楊 惠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平山小學,廣西 桂林 541000)
中華古詩文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誦讀古詩文對于提升人的境界、豐富人的內涵、開闊人的胸襟、凈化人的靈魂、啟迪人的智慧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從2019年下半年起,語文學科開始在全國范圍內統一使用統編教材,有一個變化非常明顯,就是傳統文化的篇目增加了,大大加重了古詩文在教材中的比例。據統計,小學一年級就有古詩文,在小學6個年級12冊書里,有優秀古詩文120多篇,平均每個年級20篇左右,約占課文總數的30%。另外,統編教材編寫理念突出德育為魂,能力為重,基礎為先,創新為上。最重要的一點是強調立德樹人,卻又避免做表面文章,努力做到潤物無聲。在2011年版的語文課程標準中,課程總目標第二點明確提到,要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而作為當代小學生,僅僅靠課本中有限的古詩詞來提高語文素養還是遠遠不夠的,課外加強積累很有必要。
目前,全國各地都涌起一股誦讀經典風,誦讀中華經典詩詞,在我國教育界日趨如火如荼。誦讀經典詩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倡導和極力推動。然而看起來熱熱鬧鬧,大多總讓人覺得形式單一,多為講形式,沒有將經典誦讀常態化、體系化,沒有將誦讀經典有機整合到學生的品行教育與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之中去。其實經典的誦讀教學不求全面理解,只求有益、有效,應追求少而精,細而扎實,不搞形式,不搞一陣風,更重要的是讀經典活動要進行家校共建,老師、學生、家長形成共識,營造誦讀氛圍。
所以,綜合以上情況,“每周一詩”這一形式具有多重意義:
1.心理學意義:心理學家研究得出,一個人的記憶力是從零歲開始的,六至十三歲,是一生中記憶力發展的黃金時代。在這個時期,我們提倡“每周一詩”誦讀經典,就是讓兒童在黃金時代不失時機地記住終身受益的東西。
2.語文學習意義:在經典誦讀中發展記憶,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營造優秀文化氛圍,努力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全面提升師生文化素養,習得語言,提高語文素養。
3.立德樹人意義:通過研究,在城鄉接合部學校,使師生接受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和濡染,提升素質,改變氣質,豐富思想,從而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圍。
4.現實意義:平山小學有兩個突出的特點,一是人數多,目前共有62個教學班達到3000人以上,為桂林市學生人數最多的學校,各班實施課外經典閱讀效果良莠不齊;二是地處城鄉接合部,外來務工子女多達1300多人,比例超過了40%,相當一部分家庭相對對傳統文化不夠重視。而通過全校性的實踐活動,有助于真正改善這些現狀。
學校每周按類別給學生推薦一首詩詞,通過各種方式發給師生和家長學習。一般一個學年為一個主題類別,如春夏秋冬篇、梅蘭竹菊篇、日月星辰篇等等??紤]到放假等因素,一個學期共推薦10—12首。學生一方面充分利用每天早讀、上課前幾分鐘和放學隊的“零散時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集體高聲誦讀,引導學生有規律地記憶詩詞;另一方面通過各種方式的運用,如低年級給詩歌配畫、中年級給詩歌編故事、高年級編寫小報積累同類型詩歌等等,從而增長知識,提高語文素養,學習做人的道理,塑造美好的品德。這樣開展的優勢主要體現在:
1.分門別類:語文課程標準推薦課外背誦古詩文篇目、《小學生必備古詩》等書中,分類歸納詩詞,形成系統,形成本校誦讀經典校本教材,從而方便學生有規律有主題地識記古詩。
2.總結歸納:總結在學生人數眾多、外來務工子女比例較重的學校提升學生語文素養行之有效的策略。
3.立德樹人: 在經典中鍛造學生品質,進而提升老師、家長重視經典誦讀的意識,切實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在誦讀經典中,著重進行道德教育、日常行為習慣、禮儀常規教育,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養成良好的道德素養和真善美的秉性,為學生終身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我校通過開展“每周一詩”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營造學校濃厚中國傳統文化氛圍。其有效性和創新型主要體現在:
1.有主題:推薦課外積累詩詞的書目非常多,但將適合小學生積累的古詩詞分為“四季之詩篇”“梅蘭竹菊篇“日月星辰篇”“勤奮篇”“思鄉篇”“立志篇”等分類記憶卻非常少。通過“每周一詩”這一形式,更符合小學生記憶規律,也更利于學生的理解運用,也方便老師、家長對學生的指導。
2.有層次:全校師生每周共讀一首詩,而且各年段提出明確要求,低年段要求會背,中年段要求會理解,高年段要求會運用,在營造良好氛圍的同時,也體現了不同年段的能力要求。
3.有檢測:通過每周一晨讀的齊背抽背,每學期的“每周一詩”競賽、手抄報評比、朗誦比賽評比等,評選出“每周一詩之星”學生和“經典誦讀優秀班級”,激發了學生積極性。
4.有趣味:讓學生充分體會到了參與學習的興趣與成功的喜悅,優化了孩子們的心理素質。在這些強調全員參與,不設門檻的活動中,不論是優等生還是后進生都一樣獲得成功的喜悅,樹立了學習的信心,展示了自我的風采。
5.有意義:每周一詩,追求立德樹人,意義深遠??陀^因素是,我校有相當一部分孩子生活在不愛閱讀不誦經典的家庭。這一活動主張家長多參與,并歡迎在期末“每周一詩”會演邀請家長參與表演,弘揚祖國優秀文化,有效激發學生愛家庭、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對于提升我校家校文化氛圍有著深遠的意義。
總之,以“每周一詩”為契機,通過小手拉大手活動,尋求家長的支持與參與。在全校人數達到3000以上,外來務工子女比例超過40%的平山小學,堅持以“每周一詩”活動為載體,每周開展讀詩、吟詩和誦詩活動,有規律分類別地積累古詩,對于營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圍也是很有裨益的。并且將經典誦讀與語文學科教學有機滲透,有效補充,引領教師實施國學經典誦讀教育的實踐能力和研究意識,通過以“每周一詩”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策略研究課題作為引領,最終全面提升師生的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