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許 云
作為一種傳統的手工印染工藝技術,扎染主要指的是根據圖案紋樣、通過相應的扎結手法與染色技法在天然面料中形成的肌理紋樣藝術效果。圖案能夠最為直觀地體現出扎染藝術表面裝飾效果。近年來,在現代科學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的支持下,扎染的圖案設計也進行了一系列的創新,強調對現代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扎染圖案設計能夠反映現代的文化及生活理念。因此,對扎染設計圖案創新的研究有著重要的實踐意義與應用價值。
扎染時先把準備好的布料用橡皮筋扎起圖案,然后用溫水脫漿5 至10 分鐘,擰干水分,放在染缸里浸染15分鐘左右,最后沖洗、拆分、晾干。貴州純植物染料主要成分是板藍根,沒有任何人工化學染劑,染出來的布料對人體無害。點是扎染圖案設計的基礎造型,其經過扎染多表現為圓形、菱形、方形等,點的圖案造型設計普遍呈現出醒目、突出、聚集等特點,在服裝設計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類型:1.圓形點。圓形點又被稱為是魚子纈,其采用繩線在織物上形成密集系扎、捆扎,經過染色處理,在捆扎圖案中心能夠形成一個染色后的深色圓點,這也是服裝中常見的圖案造型。2.圈紋。抓住染織面料一點將其四邊聚攏面料聚攏成發散形,用線繩將其捆綁,經過染色形成一種傘形圖案。3.豆花布。豆花布主要是將類似于圓形的輔助材料放入染織面料中捆扎,染色處理后能夠達到如花蕊般的柔軟效果。4.古錢紋。古錢紋是按照相應的圖案設計對染織面料進行折疊、扎緊,呈現出古銅錢紋樣的圖案。5.具象點狀造型。除了單一方點、圓點造型外,還能夠通過縫制系扎技法表現出動物膠印、小梅花以及植物花葉等具象紋樣,按照設定的圖樣進行縫扎,經過染色便能夠呈現為具象圖案。除此之外,還包括不規則點形態、方形點等。
線的形態主要包括單一線、多根線、直線、曲線等,線在扎染圖案形態中的表現與點有著一定的相似性,其造型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幾種:1.小豆粒。采用縫扎工藝手法在紡織物上進行平縫,上下針交錯縫扎,染色后形成的圖案如豆粒。2.柳縫。首先對染織面料進行對折,然后沿面料邊緣鉸縫,得到的圖形能夠呈現出柳縫效果。3.蜈蚣狀。對折染織面料,采用縫扎技法對織物進行平縫抽扎染色,能夠得到蜈蚣圖形。4.W 形紋。對折染織面料后,采用縫扎手法按照W 形狀進行縫扎,能夠得到輕松、明快的線形。5.滿縫。采用平針針縫進行滿布縫扎染色,能夠呈現出密集感。
一般情況下,面的構成特點與點的形態有著一定的相似性,這兩者都表現為不同結構形態面體。面在織物上的比例及位置較大,因此在服裝設計中一般以底紋設計圖案呈現。面裝飾在背景裝飾或抽象造型形態中應用較多。另外采用注染、噴濺染等特色染色手法也能夠使扎染呈現出多種不同的個性造型。面的造型形態有點狀形態、線狀形態以及規律(不規律)面狀形態等造型。
在造型形態設計中,多種造型元素結合使用十分常見,在具體的操作中主要通過兩個方面應用。首先將點、線、面中任意兩種元素進行組合應用,點與線、點與面以及線與面等均能實現自由形態組合。這三種元素也可以共同組合使用,按照設計的形式美原則,合理安排點、線、面主次及強弱關系,然后再融入具有創新性的藝術設計,能夠呈現出全新的圖案設計與構成形式。
貴州扎染以古代傳統工藝為基礎,經歷代民間工匠不斷探索和總結,整理出絞、縫、扎、捆、撮、疊、縛、夾等數十種扎染手法,形成一套獨特的制作技藝。染色也從單色的簡單浸染演變成復色的多次浸染,制成的扎染品色彩斑斕,扎痕耐久,紋樣從中心向四周呈輻射狀分布,顯示出奇異的藝術效果。自貢扎染以針代筆,扎纈染色,使幾何圖案及包括人物、動物、花鳥、書法等在內的寫意圖案若隱若現地呈現在扎染品上,手法出神入化,極具地方特色。 隨著社會的變遷,紡織印花的機械化生產得到普及,大大沖擊了手工印染行業。在此情況下,自貢扎染技藝逐漸失去生存和發展的空間,藝人大量減少,生產實踐陷于停滯,現已處于瀕危狀態,如不及時加以搶救,勢必迅速走向消亡。
在計算機輔助作用下,圖案設計能打破傳統扎染設計的不合理因素。首先,計算機輔助下的扎染圖案具有一定的可視性,在進行圖形方案設計的過程中,需要收集大量的素材,并在此基礎上尋求靈感,設計出相應的圖案效果。計算機輔助下的圖案設計對設計師的設計經驗有著較高的要求,不僅要從眾多素材中總結圖形風格,收集資料素材,還要能從中得到靈感,創作出新穎、多樣的圖案效果,提升工作效率。另外,對扎染圖案設計創新能消除傳統手工繪制的弊端,提升表現速度與精度以及設計質量。
在現代計算機技術的支持下,扎染圖案設計能駕馭不同領域的資源信息,使傳統扎染圖形與現代數字化觀感圖形相結合,對圖案意境進行重新營造。另外,經過計算機處理,數字運算骨架構造能與傳統扎染圖案形態區別開,從形式上進行圖案創新。近年來,人們對服裝以及耐用消費品的審美都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因此,對現代扎染進行圖案審美創新,能夠滿足社會時尚化、個性化需求。
通過計算機輔助作用,扎染圖案設計能在更廣闊的圖案應用領域中得到展現。在計算機技術支持下,傳統扎染圖案設計被賦予更多現代化印染技術色彩,能夠產生多種新型的審美風格圖形,與此同時還能借助仿真技術幕布得到傳統扎染工藝難以表現出的圖案形態。另外,通過計算機編輯,一些簡單的、抽象的串縫效果還能被設計為玫瑰花形態,產生極大的視覺沖擊力,在高級成衣、家紡以及工藝用品行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基于當前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采用電腦應用軟件進行扎染圖案輔助設計成為一種必然趨勢。電子工具及計算機等為扎染藝術圖案設計創新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支持。設計師能通過計算機軟件的圖案處理功能,獲得豐富的圖案信息,如Photoshop 軟件,其不僅具有強大的修圖功能,還能對高像素矢量圖進行繪制,成為設計師扎染圖案創新設計中的得力助手。在采用計算機軟件進行扎染藝術設計時,可以根據扎染圖案紋樣對素材進行收集與整理,也可以采用掃描儀、數碼照相機等設備,收集扎染圖案素材。然后對圖案素材進行二次設計,扎染藝術圖案很大程度上受偶然性視覺因素影響,其對人們有著極強的吸引力。扎染工序相對復雜,所用時間長,對染織者的工藝技能有著較高的要求,一般技藝嫻熟的染織者才能確保扎染紋樣效果。而在數字化電腦軟件支持下,可以將扎染圖案紋樣收集到電腦中,對素材進行新的構圖與紋樣設計,這不僅能節省圖案制作時間,還能提升扎染圖案設計的創新性。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扎染工藝技法及圖案設計手段不斷提升,促進了服裝扎染圖案設計的創新發展,現代科學技術在染織技術中的應用,提升了扎染工藝效率,滿足了現代人多樣化的審美需求,值得廣泛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