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貝貝 向慧珍,2 雷 丹
1.吉首大學醫學院,湖南吉首 416000;2.湖南省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婦科,湖南懷化 418000
近年來,隨著我國“二孩”政策的放開,剖宮產率逐年升高,剖宮產瘢痕部位妊娠(CSP)也越來越多,嚴重影響孕婦的身心健康,誤診或未及時治療均可危及孕婦生命,目前,CSP 尚無明確的診斷標準及治療指南,值得醫學者繼續研究探討,本文從CSP的定義與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及診斷、臨床分型、治療方案對CSP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
CSP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異位妊娠[1],是指受精卵著床于既往子宮切口瘢痕處[2],是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3]。若繼續妊娠可導致子宮破裂、陰道大出血,甚至危及孕婦生命[3],因此CSP 不容忽視,及時終止妊娠對預防CSP 患者發生危重并發癥具有重要意義[4]。
CSP的發病率在整個世界呈上升趨勢,尤其在中國[5-6]。WHO 調查顯示,我國近年來的剖宮產率高達46.2%[7],我國“二孩”政策的開放進一步使得剖宮產率升高,CSP的發生率也相應呈上升趨勢。有關CSP的報道越來越多,自1978年首次報道CSP 病例[8],2001年有18例英文文獻報道[9],2002年隨后的6年中報道了近200例[10]。CSP的發病率約1:2216?1:1800[11],占異位妊娠的6.1%[12]。因此,臨床工作者應加強對CSP的重視。
CSP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多數學者認為剖宮產導致子宮內膜及肌層連續性中斷,切口愈合不良,形成微小裂隙,再次妊娠時受精卵易種植于裂隙處,即形成CSP[2]。此處底蛻膜發育不良或缺損,滋養細胞可直接侵入肌層,絨毛植入或穿透子宮肌層,加之此處缺少肌纖維,瘢痕組織不能有效收縮,導致子宮大出血[9]。研究顯示,剖宮產時雙層縫合子宮比單層縫合可相對優化子宮瘢痕的愈合[13]。蛻膜整合素β3和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在CSP 發病中可能也起著重要作用,CSP的發生可能與子宮內膜容受性有關[14]。
相關研究顯示,CSP的發生和剖宮產次數、與前次剖宮產的時間間隔有關[15],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向陽等[2]認為CSP 與手術方式、縫合方式、機體抵抗力、傷口感染等有關聯。筆者認為上述因素均與CSP的發生有關,但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哪些因素具有較大的影響力。
CSP的臨床表現如下,①停經:多數患者均有停經史;②不規則陰道流血:CSP的首發癥狀一般為不規則陰道流血,發生時間可早可晚,瘢痕部位未破裂時,癥狀輕[3],易被誤診為流產;③腹痛:妊娠中晚期,可因子宮破裂出現劇烈腹痛甚至休克[16];④清宮術中出血多:由于誤診行清宮術導致大出血者高達80%[12]。且隨著孕囊的增長,子宮破裂及大出血的風險也增高,因此建議早診斷、早治療,盡可能在孕早期終止妊娠。
CSP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的病史及臨床表現、血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值及影像學等檢查。
既往有剖宮產史,現有停經,伴或不伴腹痛或不規則陰道流血等;血hCG值升高,較正常宮內妊娠無明顯區別[3],B 超示:宮腔及宮頸內未見妊娠囊;子宮切口瘢痕處可見妊娠囊;妊娠囊與膀胱之間子宮肌層變薄或連續性中斷;妊娠囊或周邊血流信號豐富,系高速(峰值流速>20 cm/s)低阻(RI<0.5)血流圖;附件區未探及包塊[10]。
因超聲具有無創、可反復操作的優點,故超聲的普及及三維超聲的引入提高了CSP的早期檢出率及精確度,彩色多普勒超聲(TVCDU)可進一步了解局部血流情況,TVCDU的敏感性高達86.4%[17],其具有高度精確性,因此有望成為診斷CSP的“金標準”[18]。
磁共振成像(MRI)具有很好的軟組織對比度,可確定孕囊位置及孕囊植入的深度[1],還可通過圖像觀察異位妊娠的特異性表現,這是陰道彩超(TVS)所不能及的,但因其價格昂貴,一般在B 超有疑問時才補充MRI 檢查。
腹腔鏡及宮腔鏡也可用于CSP的診斷,因其具有創性,臨床少有應用。血hCG值較高者提示絨毛活性強,宮腔鏡檢查需謹慎,但需與先兆流產、宮頸妊娠及滋養細胞腫瘤等鑒別[9]。
2000年Vial 等根據受精卵的種植情況將CSP 分成2型[10]:①內生型:妊娠囊種植于瘢痕處,較為表淺,且向子宮頸或子宮腔內生長,隨著妊娠囊的發育有子宮破裂、大出血風險;②外生型:絨毛于瘢痕缺陷處肌層內深深種植,向膀胱方向生長,此型在孕早期即可發生子宮破裂[19]。
近年來,隨著對CSP的深入研究,向陽[3]歸納國內外學者的建議,將CSP 分為如下3型。Ⅰ型:瘢痕處宮腔內胚胎型,孕囊大部分位于剖宮產瘢痕上方的子宮下段宮腔內,可見胚胎,絨毛下局部肌層薄,孕囊周圍血流豐富;Ⅱ型:瘢痕處肌層內孕囊型,孕囊生長于子宮前壁下段瘢痕處肌層,可見孕囊變形,胚胎結構模糊,孕囊周圍局部肌層血流信號豐富;Ⅲ型:包塊型或實性混合回聲包塊,孕囊附著于瘢痕處,局部肌層缺如或變薄,與正常肌層分界不清,局部血流信號極豐富可探及高速低阻血流頻普。
CSP 患者若繼續妊娠,則有子宮破裂及大出血,甚至死亡的風險,一旦確診,建議及早終止妊娠。治療CSP的目的是清除妊娠組織,預防子宮破裂及大出血[20]。但目前尚無規范化的統一治療方案[3],瘢痕肌層厚度及CSP的類型等被認為是預測CSP 結果的潛在指標[21]。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治療方法:藥物治療、清宮術、子宮動脈栓塞治療、手術治療及其聯合等[22]。每種方法均有各自的優缺點,聯合治療在某些情況下會有更好的效果。而治療方法的選擇多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分型、孕齡、血流信號及血hCG值等綜合考慮,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包括患者對未來生育的愿望。相關文獻顯示,孕齡>8周及孕囊直徑>4 cm是CSP 保守治療失敗的主要危險因素[23]。成功的治療可理解為不需要額外的治療;二次治療最主要的原因為陰道大出血和術后血HCG值高水平[4]。無論選擇哪種治療方法,減輕臨床癥狀、清除孕囊、降低血hCG值是保證CSP 解除的必要條件。
藥物治療適用于生命體征平穩、孕齡<8周、血hCG<5000 U/L、無子宮破裂征兆的CSP[3,24]。有學者認為藥物治療成功率為71%?80%[15],藥物治療的患者中約6%需行子宮切除術挽救生命[10]。
藥物主要有米非司酮、甲氨蝶呤(MTX)等。藥物治療有子宮破裂及大出血風險,用藥前應全面評估瘢痕肌層厚度,指導患者的個體化用藥方案[25]。①MTX:化療藥物,一種非常有效的葉酸拮抗劑,致使絨毛壞死、胚胎死亡。可全身用藥或局部用藥,此藥物對肝腎功能有輕度損害,因此用藥前行肝腎功能檢查,肝腎功能缺陷者禁用,治療期間定期監測,MTX 治療CSP的安全性、有效性已有國際報道[9],有文獻稱其療效為59%?80%[24]。②米非司酮:孕激素拮抗劑,主要使底蛻膜壞死、胚胎死亡。藥物治療需要較長時間,治療期間均應密切觀察患者有無陰道流血、腹痛等不適,血HCG值下降情況及B 超監測包塊縮小、血流變化情況,評估治療效果,必要時需緊急手術治療。
張麗娟等[26]的研究顯示,對于包塊<5 cm的CSP患者可優先考慮藥物等保守治療,必要時再聯合其他治療方法。若無出血等不適,可不用清宮,待妊娠物自行排出,定期隨診[16]。藥物治療雖然療效有限,時間較長,但是治療費用低,且在基層醫院較實用[27]。
手術方法有多種,如清宮術、病灶切除術、子宮切除術以及聯合治療等。
5.2.1 清宮術 清宮術是傳統而簡單的治療方法,由于子宮瘢痕處肌層薄弱且收縮差,盲目的單純清宮易導致大出血,甚至子宮穿孔,且難以徹底清除妊娠物,其治療總有效率<70%[25],故有學者將其列為禁忌證[9],尤其是Ⅱ、Ⅲ型CSP 患者,不建議行單純的清宮術。有學者認為,孕齡≤7周,肌層≥3.5 mm,且病灶凸向宮腔的患者,可行B 超引導下清宮術[10],相對盲清宮具有定位準確、并發癥少的優點。若清宮過程中出現大出血,可行宮腔填塞壓迫止血,無效者則有切除子宮的風險。
5.2.2 腹腔鏡及宮腔鏡治療 腹腔鏡及宮腔鏡治療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開腹行病灶切除,宮腔鏡適用于病灶凸向宮腔且陰道流血不多、血hCG值較低的CSP患者[18],有文獻報道稱宮腔鏡對于孕囊直徑<30 mm、孕齡<7周的早期Ⅱ型CSP 確切有效[28],宮腔鏡具有直接可視化、定位準確、時間短、創傷小等優點;而腹腔鏡適用于病灶凸向膀胱的Ⅲ型CSP 患者,腹腔鏡手術是其首選治療方法[3],具有手術時間短、患者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等優點,同時行瘢痕修補術,減少了CSP的復發率。若兩者治療過程中出現大出血,則立即改為開腹手術。
5.2.3 開腹病灶切除術及全子宮切除術 開腹病灶切除術為傳統的手術方式,一般是藥物治療及腹腔鏡手術失敗后大出血的補救方式。開腹病灶切除術被認為是最可靠的處理方法,在清除妊娠組織的同時,也去除了與宮腔相連的腔隙及竇道,不但減少了CSP 復發率,且血hCG值下降快;但對患者的創傷大,住院時間長。當孕囊或不均勻腫塊直徑≥4.9 cm 時,臨床醫生更傾向采用開腹手術徹底切除妊娠組織[17]。若子宮破裂、失血性休克且患者無生育要求,則行全子宮切除術挽救患者生命。
目前聯合治療已成為治療CSP的主力軍,包括藥物殺胚后行清宮術、雙側子宮動脈栓塞(UAE)后行清宮術、宮腹腔聯合治療等,要綜合分析考慮,針對不同患者選擇最適宜她們的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后,當血hCG 降至1000 U/L 以下,再行清宮術可大大提高其安全有效性[24]。
UAE 為近年來新開展的技術,是減少CSP 出血的有效方法,清宮術前行UAE,可降低清宮術中及術后大出血的風險。UAE 可快速、準確地栓塞,不失為病情危重且有生育要求患者的首選[18]。其原理為明顯降低子宮血流灌注,明膠海綿顆粒一過性地堵塞雙側子宮動脈及部分分支,致使瘢痕處妊娠組織缺血而壞死脫落,48 h 內行清宮術,可達到較好的清除效果,降低大出血的風險,相關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UAE 后清宮比藥物后清宮更安全有效[24]。UAE 宜用于妊娠≥8周、孕囊直徑≥6 cm、血HCG值高、病灶近子宮漿膜層或血運豐富、清宮術中及術后大出血概率高及保留子宮意愿強烈的患者。但UAE 有2%?10%導致閉經的風險[7]。
相關研究顯示,UAE 聯合宮腔鏡,治愈率高達98.5%,且無明顯嚴重并發癥[25]。
另有學者認為,陰道超聲引導下行孕囊吸取及MTX的局部注射為CSP的一線治療方法[29]。
近年來,CSP的發病率呈明顯上升的趨勢,通常首發臨床表現為陰道流血和/或腹痛,但約1/3的患者無明顯臨床癥狀,易漏診,TVS 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CSP的檢出率。雖然目前尚無統一的治療方案,但及早診斷及治療是預防子宮破裂及大出血等危重并發癥的關鍵。在基于分型的臨床診斷基礎上,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從而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可避免過度治療及治療不當導致的并發癥。另一方面,臨床工作者應嚴格把握剖宮產指征,降低剖宮產率,從源頭上降低CSP的發生率,同時加強對有剖宮產史孕婦的早期篩查,做到及早發現,及早終止妊娠。CSP 保守治療后再次妊娠者臨床上已不少見,但是再次CSP的發生率為5%?25%[2]。對于無生育要求的女性,進行健康避孕宣教,避免非意愿再次妊娠。CSP 保守治療后對以后妊娠的風險尚缺乏充足的臨床隨診資料,還需進一步評估、研究。
筆者認為根據超聲檢查對CSP 進行分型診斷很有必要,可以較好地評估CSP 終止妊娠時的出血風險,基于不同的CSP 分型,選擇適宜患者的治療方式,可為臨床治療提供一定的指導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