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娣芬 曹文豪 馬清華
(西京學院 陜西·西安 710123)
高校黨建工作進學生公寓是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時代要求,也是新時期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選擇。學生公寓作為學生聚集的重要場所之一,思想碰撞產生的作用往往也可以在一定范圍內起到積極影響。作為黨務工作者如何運用新的方式開辟教室之外的思政陣地——學生公寓,擔當黨員培養和發展的新戰場,積極宣傳黨的方針政策,黨的先進理論,黨的特色創新成果,讓黨的思想教育和鮮明旗幟扎根基層,鞏固黨的基層組織戰斗堡壘,從而把正面教育轉變為側面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學生公寓從溫馨和諧的住宿轉換為學生思想鍛造的基地,拓展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基地、新平臺、新動力、新發展,打造黨的思政建設的新空間、開拓黨的思想教育的新領域、構建黨的發展模式新思路,開創高校黨建工作在學生公寓扎實推進的新局面。
學生公寓作為學生課堂外的公共場所,在培養學生成人成材、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遠大理想方面起著積極的推進作用,同時也承擔著學生思想教育的作用。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以黨的基層建設為抓手,緊跟新時代黨建工作,創新工作方式,凝練典型做法,豐富組織活動內容,抓好基層促黨建,夯實基礎育英才。把黨的教育政策方針與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結合是十分必要的。
學生公寓黨建文化是推動公寓文化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實現文化育人、環境育人、服務育人和管理育人的新途徑。公寓黨建文化的推進有利于學生在文化育人、環境育人、服務育人和管理育人沿著正確的方向繼續發展,同時還可以催生公寓文化向縱深的方向延伸,實現學生自我管理的功用。通過院系集中所在整棟樓的學生黨員、重點發展對象以及入黨積極分子,重點團結樓層宿舍的學生黨員、重點發展對象以及入黨積極分子開展系列活動,諸如公寓嘉年華、文明公寓評選、學生黨員公寓先鋒崗、志愿服務文明崗等凝聚學生的向心力,把黨員發展的流程細化到學生公寓生活的方方面面。積極引導所在公寓樓、樓層以及宿舍學生黨員、重點發展對象以及入黨積極分子的模范引領示范作用。通過公寓黨建文化和黨員活動的開展確保黨的教育在公寓內外開花結果,堅持正確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方向、堅定正確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陣地、堅決擁護正確的社會主義主流方向。積極營造“環境優美、志存高遠、文明謙讓、思想開明、勇于進步、胸懷寬闊、心有祖國、情系人民”的公寓文化氛圍。全力培養品行高尚、素質全面、知識豐富、情操有為、守法有節的新時代大學生,從而內化于行、外化于心影響身邊志趣相投的同學,延伸至整個學生公寓黨建文化育人功能全過程。
《禮記·大學》有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大學除了正常的教育教學,還應積極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素養,將自己的個人奮斗目標同家國情懷、國家需要緊密結合。
(1)抓好學習培訓。在大學有效的時間內組織黨員學習培訓,通過加深對黨課的研究,讓黨員的學習思想更加深入。有組織的進行報告會的專題講解,讓黨員之間多加交流。而且黨員應該學會自主學習,黨員的學習內容要多樣化,把思想融匯貫通,在日常生活中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促進黨員的發展。而且,在大學期間可以不定期的開展讀書學習活動,采用這樣的方式可以增加學生之間交流的機會,通過各類活動的舉辦充分帶動黨員的積極性,這對黨員在行動上和思想上都會有很大的影響。除此之外,黨員干部應該加強對黨員在思想認知上的轉變,讓黨員明白黨建工作的重要性。
(2)加強實踐鍛煉。黨員參加黨建工作可以提升對黨員思想的認知,黨員在校內要不定期的組織活動,只有敢于實踐才能提升黨員的實踐能力,加深對本職崗位的理解。除此之外,還應該組織年輕黨員加強實踐鍛煉。
(3)嚴格組織生活。認真執行“三會一課”制度,堅持和完善民主評議黨員制度,定期組織黨員開會,對近段時間的工作安排做工作總結。而且黨員干部還應該組織黨員加快黨建工作的開展,發展黨員和預備黨員,讓他們了解黨員的日常工作,同時聽取人民群眾的建議。
(4)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預見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大力宣傳優秀黨員先進事跡,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導作用。完善大學生行為準則,從身邊的事情做起,從具體的事情做起,著力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著力加強黨員思想政治建設。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體現了環境的重要性。學生公寓黨建工作的成功與否,與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結合現代科學精神,豐富教育內容,諸如通過公寓內黑板報、文化墻、LED 顯示屏等形式。
(1)注重理論認知與實踐相結合。入黨積極分子、重點培養對象以及學生黨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首要前提是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高明辨是非,決斷選擇的能力。形成人心思善、思進、思誠、思愛的氛圍,形成做好事、善事的風氣。
(2)發揮主導作用與率先垂范相結合。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內在要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保障,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進程中,入黨積極分子、重點培養對象以及學生黨員在日常管理和服務之中。
(3)推進內強素質與外樹形象相結合。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一定的素質支撐。沒有較高和過硬的素質,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可能長久和徹底。入黨積極分子、重點培養對象以及學生黨員通過全方位、多渠道、長時段的滲透性教育,使學生在多元化價值觀沖突中,注重以服務育人、管理育人和環境育人,努力做到使學生入耳入腦入心,從而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有利于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走近學生。
高校后勤管理趨向于社會化管理,主要職責體現在學生住宿、餐飲供應、動力保障和校園綠化等。學生公寓內住宿環境、人性服務、日常工作和教育管理在運行上還缺乏一定的教育性和約束性。尤其在黨員、重點培養對象以及入黨積極分子管理上,還不能納入日常考核,僅停留在公寓表現突出推薦的層面,黨員、重點培養對象以及入黨積極分子在班級、院系起的作用還不能全面了解。在公寓學生看來,大學階段開展黨建工作的主要負責人是學校領導,在對學生公寓發展黨員時不能清楚地認識自己的工作職責,從而導致自己工作落實不到位。所以“誰管理、誰負責、誰考核”的問題界限還需明確。而且在大學生公寓內部,學生宿舍一般按照專業班級進行劃分,所以在推薦入黨積極分子黨校學習、確定重點培養對象的人選和名額等黨建工作,應該由院系主要負責,學生的積極性也不能充分調動。雖然每年公寓都有黨校學習名額,具體的考核還不完善。與院系考核還存在差距,大學階段的黨員隊伍建設,更多的工作只重視培訓和學習黨的章程,隨后開展黨員考核。但是這一過程往往會忽視公寓學生黨建工作開展的重要性,進而忽略了建立學生公寓黨員培養、教育和管理的長效機制。
學校的黨建工作的大多由院系黨組織和輔導員聯合培養考察,由于大學生日常需要進行大學課程的學習,每個學院還會不定期的開展活動,所以對學生黨員建設的時間十分有限,再加上學生在思想層面上不能正確認知黨建工作的內容。所以在學生公寓開展黨建工作存在一定難度。除此之外,很多輔導員的精力投入和開展工作形式大于內容,考察培養工作也就達不到預期的教育效果,再加上考察管理的機構組織很難區分,采取何種形式教育培養不明確,出現交叉現象主體地位不明確。
雖然在學生公寓對黨員的培養、重點培養對象和入黨積極分子考察有一定的考察考核的辦法,主要的考察考核在院系和班級,跟蹤培養和日常考察考核還存在不連貫,考察考核有所偏差的情況,發展的質量無法保證,再加上公寓管理人員對黨建工作的內容安排不能清楚地領悟,很多工作人員缺乏工作經驗,往往存在工作的協調和組織存在一定的問題。而且在學生公寓內實際的黨員數量極其有限,在開展黨建工作時往往出現人手不夠的問題,除此之外黨員對黨的政策、黨的教育以及黨的基礎知識的學習還不夠深入,在黨員的培養、教育和管理跟進薄弱,存在工作能力上的短缺,尤其是大學生公寓人數較多,一旦黨建工作開展出現問題,對后續黨員的發展十分不利。
學生入黨積極分子、重點考察對象以及正式黨員前期考察、中期考評和后期考核的過程評價不一,再加上院系對學生入黨積極分子、重點考察對象以及正式黨員在日常管理有據可循,有章可依,基本貫穿了全過程。而學生公寓則僅僅是學生公寓內的考核標準,存在片面性。在評價時就會出現一定的差距,造成考核的有失公允。
大學生公寓是學生之間接觸最多的場所之一,可以有效的利用學生公寓開展黨建工作。但是要想發揮黨建工作中學生的作用,營造必要的育教環境就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要加大黨建工作的宣傳力度。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完善,可以搶占新媒體等網絡陣地,采用這樣的方式可以提高黨建工作的宣傳效率,同時有利于公寓內部黨建工作的有序開展。
其次,在每棟公寓樓建立一個統一的學生黨員活動室,每周或者每月固定一個日子,進行黨的教育或者黨日教育活動。如果涉及的院系多,可以交互學習,互通互評,共同提升黨的教育實效,共同構建學生黨組織的模范作用。再次,通過系列活動讓學生入黨積極分子、重點考察對象以及正式黨員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同時由所在院系、班級延伸到學生公寓,從而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三觀教育融合到學生黨建工作。諸如“文明公寓”“文明宿舍”的創建。
最后,建立一套長效運行機制和制度體系,推行黨員示范崗掛牌機制和學生公寓黨建工作的監督機制,使公寓黨員接受監督的同時讓同宿舍、同樓層、同公寓一起生活的同學在無形中感受到思想上的變化,這樣不但可以提升現有黨員的思想,也為發展大學生黨員起到促進作用。
大學生公寓黨建工作的開展需要制定合理有效的方案,只有采用合理的引導方式才能保障工作的正常開展。為此,強化學校層面有政策、書院方面有方案、公寓方面有落實的三位一體育人環境。通過基礎條件好、框架可復制的院系、班級在學生公寓黨建先行一步、多進一步,提前搭建平臺,進行試點逐步完善,形成“一院一品”特色黨建項目進行推廣,進而形成三級協同教育體制,更好的發揮黨建引領作用。
首先,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機制形成全員育人格局。完善“黨委統一領導、多方參與、上下聯動、黨政齊抓共管”的大思政格局。
其次,構建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探索全過程育人模式。配齊建強思政工作隊伍,構建由專職思想政治工作人員和黨務工作人員組成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長效工作機制,基本形成全員育人格局。利用馬克思主義學院,在公寓樓內通過網絡實施同上一堂思想政治理論課,充分發揮思政課堂主渠道作用,形成網上線下思政課教育新嘗試。
再次,豐富思想政治校園文化體系創新全方位育人載體。堅持立德樹人的中心任務,緊緊圍繞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積極探索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路徑。打造黨建主導、文化引領、協同育人、素質提升、暖心服務的協同育人模塊,在高校要加大思想育人教育工作的開展,只有堅持服務育人的工作理念,才能提升大學生黨建工作的開展。高校教師也應當充分發揮自己的工作職責,加強課堂教學的任務性。輔導員的思想引領骨干作用,以及其他管理服務人員的配合支撐作用,每位教職員工找準自身在教育、管理、服務學生中的準確定位,把教育學生作為自己崗位職責內的首要任務。利用后勤新媒體搭建“微思政”網絡載體,組建學生宿舍黨員工作聯絡站,開展“公寓黨建服務平臺,共同成長做黨的貼心人”活動,加強公寓黨員思想教育宣傳。加大對學生黨建工作的指導安排,讓他們明白大學生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在大學生公寓開展黨建工作十分有必要。形成“人人都是參與者,人人都做教育事”的黨建培養教育新常態。
要加強學生公寓的黨建建設。首先,要強化黨的宗旨意識,加強學生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培養,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服務社會、服務祖國的遠大志向。其次,要把學校發展歷程中關鍵的時間節點和事件融入到日常教育,把“三個一切”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發展過程中形成的西京文化基因相結合。再次,將黨的紅色基因和學校濃厚的文化底蘊在公寓建設中逐步延伸、逐漸滲透,傳承文化,傳播文明,同學生的成人成材相結合,在大學階段建立起一支文化素質高、服從指揮的專業化模范黨員隊伍,這為提升黨員干部的文化素質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學生公寓作為學生關系最密切的地點之一,新形勢下大學生公寓黨建工作的實現途徑是十分有必要的。采用這樣的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大學生黨建工作的安排,也是實現管理育人、環境育人、服務育人、文化育人的公寓育人教育的有效途徑之一,同時黨的有生力量在基層培養、在基層成長、在基層鍛煉,達到學生在公寓黨建、學校黨建工作中的教育管理和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