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華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馬山縣喬利鄉樂圩小學,廣西 南寧 530000)
隨著全球信息一體化的時代來臨,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多樣化,市場對人才和教育的需求也更加多元,在此前提下,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也要做出改變,以滿足在現代社會發展中小學學生的成長需求,改變以往識字教學過于單一化和統一化的情況。
在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中,教學理念是根本所在,當教學理念出現偏差,則直接影響到之后所開展的教學內容與所應用的教學方法。目前,仍有很多小學學校和語文教師只關注學生的短期學習效果,對學生的評價單一地以成績為主。在這種情況下,語文教師所設計的識字教學內容變得更加統一化和表面化,如單一而重復地讀、寫與背。很多小學學生在學習生字詞的過程中對所學字詞的了解是不夠的,在學習過程中缺少了足夠的趣味性與多元性,同時也沒有更加深層的思考與探究的空間,這也是造成多數小學學生學習積極性不足的主要原因。
情境化的教學是指情感、環境和故事流程的合理融合。根據情境所處的環境的不同可將其大致分為社會、戲劇、教學、固定四種模式,而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所運用的情境則屬于教學的“情境化”模式。情境化的教學模式并不只是把教學內容變為“故事”,而是要充分利用語文與情境化的素材,創設符合小學學生需求和教學需求的場景,從而刺激學生的學習欲望,增強其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
實踐性。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大部分屬于理論性的知識,但實踐又是學生學習所不可缺少的,小學學生不單要掌握基礎知識,更要具備一定的實際應用的能力。情境化的教學則是通過模擬實際化或生活化的場景,讓學生運用自己的所學和所想。
啟發性。情境化的教學有一個明顯的優勢,即把小學學生的情感和語文知識緊密聯系在一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是會發生變化的,沒有情感變化的學習只是知識的復制。而運用情境化的教學可啟發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認知,讓其認識到“識字”的重要意義與實際的價值。
生活性。小學學生雖然年齡較小,識字教學又相對簡單易懂,但其所學仍是為了服務生活,而情境化的教學無論是教師所設計的內容或包含的元素都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具有一定的關聯,因此,運用情境教學則可有效拉近語文與學生的距離,這是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元素。
識字是小學學生學習課文和作文寫作的基礎,因此學生的識字過程非常重要。在小學低年級的識字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文學邏輯能力得到了初步的啟發,直接影響了其未來學習更加復雜的文章的理解能力,很多小學學生的閱讀理解、寫作能力和背誦能力較弱,主要原因就在于識字過程中自身的文學水平沒有得到提高,針對這一點,情境化的課堂教學可采用以下幾個方式。
小學識字教學的情境化課堂應保證內容上的趣味化和實際化,教師則需要改變以往教學單一化和表面化的形式,把靜態的文字情景化為動態的景象或故事,以此更加便于小學學生的記憶和使用,而在此過程中學生心理層面上的學習壓力也會有效降低。
首先,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化的電教設備,通過為學生播放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圖像、視頻、音樂等來輔助教學,利用視覺和聽覺上的技術將學生代入情境中,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關于動物的識字教學過程中,可以播放這些動物的叫聲或視頻動畫,加強學生的聯想。其次,教師可以通過引導性的方式進行情境化的教學。如在丑小鴨的課文中,教師可讓學生想象丑小鴨的外貌特征,然后以此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是通過課文中哪一句話想象到的,以此增加學生的思考過程。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情境化課堂需要與實際聯系起來,令設計的情境更加生活化,從而令學生認識到語文知識的實際價值,同時也更加便于學生的理解與記憶,最后讓其可以把自己的所學應用于生活中,提高小學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進行“春夏秋冬”的相關教學時,可以讓不同的學生描述自己心中四季的特征,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描述,如春季的溫暖、紅花綠葉等,或是冬季的白雪和堆砌的雪人。通過此類的情境創設,一方面可以提高小學學生的學習專注度,另一方面又可向其他漢字進行拓展教學,從而令語文的識字教學具有更強的關聯性。
這個活動的開展需要教師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之間可以互動。比如教師可以開展成語接龍,講述成語故事,讓學生將自己或者他人講述的成語故事寫在自己的作業本上。這種方式不僅能夠使得學生認識生字詞,還能學到一些成語。此外還可以組織學生玩文字游戲,比如給學生幾種卡片,讓學生自己拼字,拼出來最多的會得到小獎勵。這個過程是學習漢字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而且能夠讓學生學到部首的知識。此外,小獎品的設置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情境導入可以提高教學效率,這就需要語文教師做好課前的準備,可以利用一個小故事、一件大家熟悉的事件或最近身邊發生的事情,引導性的話語可以設置懸念,讓小學學生擁有思考、想象和探究的空間。例如在講到與動物相關的課文時,教師可以先詢問學生家里養寵物了嗎,養了什么寵物,或者教師先展示自己的寵物圖片,讓學生回答這是什么寵物。然后則可繼續向野生動物拓展,在增加學生課堂參與度的同時,也讓其有機會在現實生活中運用自己所學的語文知識,提高學生對語文的重視度。
首先,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而言,剛剛步入小學學校,年齡、心智往往難以接受需要高度集中力的教學內容,因此可利用多元化的方式,在保障識字教學的專業性的同時,讓情境教學更加具趣味化,以此保障小學學生積極參與到識字教學中。首先可利用繪畫的方式讓學生畫出識字的內容,在教學初期可從簡單的事物開始,如《金木水火土》《彩虹》,可讓學生繪畫日常中與之相關的物體,如樹木花朵、水杯和彩虹等。在中后期則可讓學生根據《望廬山瀑布》《沙灘上的童話》繪畫瀑布和沙灘,最后可讓學生對自己的作品進行描述或解說。
其次,可利用表演的形式,讓小學學生扮演不同的名詞,如《日月水火》教學中,就可讓兩名學生分別扮演太陽和月亮,第三名學生則演出在白天和黑夜時自己的不同狀態。利用此類方法,一方面活化了小學語文的情境課堂,改變了以往學生只能靜止的學習模式,在賦予其足夠自由度的同時又沒有令教學走向發生偏差。另一方面,也培養了小學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在未來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學生可自主產生聯想,從根本上提高了教學的效果。
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法,雖然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同時需要注意一點,運用情境教學法是為了輔助語文課程,教師應避免過于注重情境的內容,而忽視了識字教學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