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成
(遼寧省北票市北四家動物衛生監督所 122129)
家畜日射病發生在較強日照的炎熱夏季中,家畜受到長時間強日光直射時引起腦及腦膜充血和腦實質的急性病變而導致一系列的神經系統功能障礙[1];而熱射病則是家畜所處的外界環境氣溫過高,且濕度大,動物機體新陳代謝旺盛,產熱多于散熱而導致體內積熱,進一步導致嚴重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本文對日射病和熱射病的病因、發病機理、臨床病癥及防治進行闡述,為廣大養殖者提供參考。
炎熱季節,在炎熱季節和強烈陽光下,當家畜頭部受到強烈陽光輻射,常可引起日射病。而熱射病常由于圈舍擁擠,通風不良或在悶熱、溫度高、濕度大的環境中長時間停留,或用密閉不通風而悶熱的車、船等交通工具長途運輸等因素引起發病。
日射病主要是由于頭部長時間被強烈日光照射,導致頭部血管擴張,腦組織及腦膜充血,頭部溫度及體溫均升高而導致。另外,由于紫外線照射家畜頭部引起光化反應,導致顱內壓升高,中樞神經調節功能失常,最終使動物機體中毒、呼吸淺表、心力衰竭、痙攣甚至昏迷。重病家畜突然暈倒,迅速死亡[2]。
健康動物產熱與散熱保持一定平衡。熱射病是由于環境溫度高,濕度大,通風不良,動物機體體溫調節中樞異常,存在散熱障礙,無汗,產熱大于散熱,體內物質代謝加強,氧化產物大量蓄積,導致酸中毒。同時因為熱應激,反射性地引起機體大量出汗,致使脫水,水鹽代謝紊亂,組織缺氧,腦脊髓與體液間的滲透壓急劇變化,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對內臟的調節作用,心臟等臟器代謝機能衰竭,心臟停搏、最終導致窒息[3]。
(1)日射病發病初表現為精神不佳,四肢無力,步態不穩,發病中后期,體溫略有升高,臨床表現為各中樞系統機能障礙。該病臨床發病急,有的突然倒地,四肢做游泳狀運動。心力衰竭,可看到淺表靜脈怒張,脈搏微弱,呼吸急促,結膜發紺,瞳孔由開始的散大變為縮小,皮膚干燥。皮膚、角膜、肛門等反射減退或消失。還可見痙攣或抽搐,常常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2)熱射病。與日射病相似,突然發病,體溫急劇上升,體溫可增加2~3℃。當體溫升高到一定程度時動物表現為沉郁,全身大汗;體溫升高可能導致短暫的興奮現象,很快轉為抑制。呼吸急迫。持續的體溫升高將導致動物昏迷,知覺喪失,聽診第一心音微弱、第二心音消失,血壓下降,結膜高度發紺。因嚴重脫水而發生靜脈塌陷,血液黏稠。肌肉劇烈痙攣或抽搐(熱痙攣),迅速死亡[4]。
臨床上根據該病的流行特點、臨床癥狀及病理變化很容易作出診斷。該病常在高溫、強日照的夏季發病,發病時體溫急劇升高、倒地昏迷等為主要特征;但應注意與肺水腫、肺充血、心力衰竭、腦充血等疾病加以區別。
在炎熱季節放牧時,盡量避免在高溫天氣和強烈陽光下,最好在早晚進行放牧,給予充足的飲水。長途運輸時避免過于擁擠,做好各項防暑和急救準備工作,以便采取急救措施。家畜圈舍應保持通風,避免潮濕擁擠,做好降濕、降溫等措施。
本病發病急、病程短,應及時搶救,否則容易死亡;其治療原則是消除病因,降溫、強心利尿,鎮靜安神,補充體液并糾正水和電解質的平衡,以防酸中毒。另外要加強護理,促進機體散熱、緩解心肺機能障礙。采用降溫、輸液、預防肺水腫、強心等綜合的治療措施。
降溫療法即立即將病畜轉移至蔭涼通風處,保持安靜。用冷水或井水噴灑全身,或用冷鹽水灌腸,口服1%冷鹽水。或在頭頸部、腋下和腹內側放置冰袋,或用酒精擦拭體表,通過酒精蒸發吸熱來促進身體散熱。對心功能不全的家畜,可使用強心劑,如20%安鈉咖。為防止肺水腫,靜脈輸液時應注意補液速度,也可靜脈注射地塞米松用于防止肺水腫。根據實際情況,如果家畜出現酸中毒,可以靜脈注射碳酸氫鈉注射液。
如果家畜體質較好可采用放血法。牛可采用靜脈放血1000~2000ml,豬、羊100~300ml。臨床上常把放血療法與輸液療法結合應用,按上述放血后可靜脈注射5%碳酸氫鈉注射液500ml、復方氯化鈉注射液4000ml 及10%安鈉咖注射液30ml。對于發病較輕的病例還可采用中獸醫療法,采用清暑香薷湯灌服。
臨床上中暑通常指日射病、熱射病,均是由于光、熱、濕等因素對動物機體的影響。熱射病還常導致熱痙攣,熱痙攣是由于大量出汗,導致體內鈉丟失過多,引起嚴重的肌肉痙攣性收縮,劇烈疼痛,但動物體溫仍然正常,意識清楚,仍有渴感,其治療參考熱射病的治療。家畜體弱,應激,代謝紊亂,衛生差,出汗過多,飲水不足等也易促使本病的發生。
在臨床病例中日射病和熱射病常同時存在,而且比較難區分。由于牛、羊中樞神經系統機能障礙,故都有明顯的神經癥狀,或精神沉郁,或興奮不安。如果不及時采取治療措施將導致家畜死亡。日射病和熱射病病情發展迅速,各養殖場(戶)需提高預防意識,若發病需及時救治,以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