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琦 孫移
(江陰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江陰 214405)
近年來隨著國際經濟形勢的深刻變化,我國經濟亦面臨著嚴重挑戰。通過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科技創新和供給側改革等一系列舉措,以提升經濟發展驅動力,對提振經濟,深化發展具有重要作用。2014年李克強總理正式提出“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戰略目標,創新創業成為舉國上下全體參與的新形勢。因此,融合創新創業教育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已經成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環節之一,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也成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重要任務。因此,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學院專業教育之中,既是深入落實創新型國家戰略的總體要求,同時也是提升高職院校畢業生核心競爭力的有效手段。
本文從創新創業的基本內涵出發,研究當前高職院校學生職業能力提升中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以創新創業教育為突破口,開展各種形式的實踐活動提升學生職業能力。
我國高職院校層面的雙創教育(即創新創業)最早源于教育部2002年開展的創業創新9校試點,隨著多年的摸索發展,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
創新創業的本質,即在高職教育階段的價值所在,是在面臨國內外環境下,學生創新意識、實踐能力以及職業素養存在一定的缺陷,為行之有效地解決這類問題,打造富有創新精神和職業能力的綜合型人才,全面提升其專業競爭力,適應社會發展和崗位需求。因此,兩者之間既相互促進又存在的制約關系,表現出辯證統一性。從最終的實踐結果來看,創新作為一種思維方式,只是能提高創業成功的概率,而創業實踐才是決定創新思維的成功與否。
從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來看,創新是企業對人才訴求的重要表現之一,通過其實踐過程提高生產率,因此,唯有創新思維結合于實踐才能提升企業的業務效能。也就是說在專業教育中融入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能夠在培養學生專業職業能力的同時,有效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
對其意義而言,源于全球對知識經濟熱潮的興起與發展,創新教育就其本質而言是對高職院校的教育功能重新定位,突出其應用性和創新性,側重培養學生的獨立創造性思維范式和團隊協作能力,創業教育則更加強調應用于這種獨立式思維模式進行實踐分工,創造經濟效益。
近年來,盡管我國陸續出臺了一系列關于推進創業創新教育政策綱領,不斷豐富積累了許多階段性成效,然而從總體發展趨勢來看,就如何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還需要從頂層設計、方案實施與科學管理等多個環節加以不斷深化推進,目前關于創新創業教育在提升高職學生職業技能能力方面還存在明顯的理念障礙和資源障礙,具體主要表現在:
多數高職院校開設的關于創新創業的課程,由于開設時間較短,相關教學經驗不足,教學內容、方式以及后續管理有待總結完善。很多教師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認知存在明顯不足。對此,學生方面也表現出同樣的困惑,盡管多數同學都知道創業這一概念,但是也僅僅局限于字面含義,對創新創業教育的基本內涵、發展脈絡以及專業內容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理解誤區,表示對創新創業教育毫無系統性認識。此外,大部分高職院校在課程設置時大部分選擇在公共必修課程部分開設創新創業課程,側重于創新創業政策理念、案例分析等普及性知識,偏重于教師授課,學生參與度較低,教學模式相對單一,實踐指導環節明顯不足,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提升。
相當一部分學校的教學管理機構都認為,創新創業是學生在畢業后才開始的活動,在校期間主要目標是學好專業知識與技能,等畢業后積累了足夠的經驗和資金再學習相關知識也不遲。因此,很多學校在創新創業教育的資金投入有限,相關管理部門對應用型創業教育的投入不足。目前大部分大學生創業只能自籌經費,加之相關老師專注教學活動,對于創新創業實踐訓練所知甚少、缺乏實際經驗,學生缺乏創新創業方面教師的指導,導致其創新創業熱情不高,且實際應用推廣能力較差,商業應用價值不高。
未來的時代勢必是“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知識經濟驅動的創新性時代,為更好適應時代發展需求,學生的實踐能力與職業素養提升是當前我國高職院校教育發展所亟待解決的關鍵議題之一。依托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體系建設與改革的不斷深化,其實踐環節是目前側重研究總結的重點。實踐教學的突破口,需對一門課程進行不斷調研、反思、總結,抓出其中存在的弊端,并在不斷實踐中加以完善。進而變革整個培養體系的有效嘗試,推動整個系統的改進。創新是觀念、技術上的綜合創新,結合“互聯網+”時代,讓學生更好地學、做互通,從實質上改善學生職業技能提高。
高職院校在創新創業教育中通過培訓轉變教師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以及適應國家社會發展需求為出發點,強化相關老師專業業務能力,師資建設是實現創新創業教育與現有專業教育培養模式相融合,且發揮良好“化學反應”的關鍵所在。
通過專業實踐項目實施,轉變教師、學生的現有觀念,層層推進,不斷確保讓學生和教師都能真正領會創新創業,提升職業實踐能力,進而實現培養適應國家發展所需的創新型、應用型人才的總體要求。通過構建團隊組建方面的課程、完善項目科學化管理和獎懲機制,加強指導教師培訓等,通過項目持續推進學生職業能力提升。
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的高素質專業技術技能型人才。具體教學實施中首先應該轉變教師觀念,建設創新創業型教師隊伍,將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融入專業教育,通過專業訓練和專業實踐等活動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以改變當前高職學生職業能力較為薄弱局面,為實現我國新一輪經濟社會發展戰略部署提供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