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份上旬,臨近年末,加之礦區普降大雪,煤炭外運受到影響。受產地降雪影響,港口煤炭供應進一步縮減;而下游需求持續較弱,對高價市場煤接貨意愿不強,現貨價格平穩,實際采購圍繞指數交易,部分低硫優質煤炭價格出現1~3 元/t 的上漲。隨著春節的臨近,工廠放假開工率下降,電廠耗煤量將出現明顯的下滑;而進口煤預計下周將有一批補充。屆時,接卸港口和電廠庫存都將得到有力補充,國內港口市場動力煤價又將有所回落。
上游方面,受主產區部分煤礦開始陸續停產的影響,坑口供應出現減量,外運量銳減。連日來,大秦鐵路日均發運量降至100萬t,蒙冀線日運量降至16萬t左右。臨近春節,煤礦安全檢查較為嚴格,各地區均有不同程度的減產或停產。由于臨近春節,部分煤炭長途運輸結束,煤礦的公路發運停滯;受煤礦事故影響,煤礦多以安全為主,產量較前期略有下降,整體產銷平衡,煤價以穩為主。2020年1月5日,內蒙古、陜西、山西及北方地區遭遇大范圍強降雪天氣,中短途煤炭運輸暫時停運,發煤站臺存煤減少。
需求方面,受大面積降溫等因素影響,沿海及內陸重點電廠耗煤量繼續保持高位,電廠存煤下降。截至2020年1月5日,全國重點電廠存煤7840萬t,存煤可用天數降至16d,存煤較2019年12月初減少了1710 萬t。截至2020 年1 月11 日,沿海六大電廠合計存煤1487 萬t,存煤可用天數21d,存煤較2019 年12 月初減少了218 萬t。南方城市大氣污染治理日益嚴格,下游終端部分企業停產限產嚴重,電廠負荷主要依賴民用電發力。按照往年慣例,當前還處于電廠去庫存階段。臨近春節,隨著工業企業停產放假,下游電廠耗煤負荷將出現下降,預計從下周開始,沿海六大電廠日耗將降至65 萬t 左右。盡管目前電廠庫存延續了上周的下降態勢,但從本周開始,進口煤陸續開始通關和接卸,進入國內市場,同時沿海電廠開始有計劃的采購進口煤。
臨近春節,下游企業將陸續停工放假,短期終端采購需求不強。終端電廠暫時還處于去庫狀態,在當前的耗煤預期走弱的情況下,并無太強的補庫意愿,多以溫和拉運長協煤為主,對市場煤少量采購。北方港口方面,受煤礦事故、煤車調進不足影響,港口庫存繼續保持低位;港口需求和拉運多以長協煤剛性拉運為主,市場煤貨源偏緊。上游供貨商對低硫煤的報價上浮2~5 元/t 不等,受部分優質低硫煤種出現緊缺影響,港口現貨價格出現小幅上漲。后續隨著節日的臨近和電廠日耗的下降,以及貿易商回籠資金、著急出手,將出現降價銷售和甩賣,港口市場煤價格失去重要的支撐點。預計從春節之前一周開始,港口煤價將掉頭下跌。
在港口庫存增加、電廠日耗下降、進口煤恢復通關等共同作用下,港口煤價終于失去支撐,預計從2020年1月17日左右,港口市場煤價格將進入下跌通道。
南方多數港口尚未開始通關,仍在等待海關總署的通知,預計2020 年1 月中旬進口煤將恢復通關。京唐港和曹妃甸接卸進口煤已經放開,京唐港通關時間大概60d左右,而曹妃甸通關時間大約50d左右。截至目前,海關總署尚未正式發布2020年進口煤通關計劃,針對已經排隊等候時間較長的進口煤有部分予以放行,而部分港口由于前期報關量較大,暫時不接受貿易商的報關。
原以為進入本周,電廠日耗會出現下降,但與此相反的是,沿海六大電廠日耗繼續保持在70 萬t 之間的高位。北方地區處于一年中最冷時節,而南方進入枯水期,水電運行減弱,火電壓力加大;加之距離春節還有2 周時間,大部分工業企業尚未停產放假,民用電負荷較高,助推了電廠日耗繼續保持高位。而在調進不及時的情況下,電廠庫存出現快速下降,部分電廠要趕在節前拉煤補充庫存,尤其流向特高壓輻射不到的華東張家港、江陰等地電廠拉煤煤船增多。
2020 年1 月份,神華月度長協價格出爐,5500kcal/kg煤價為555元/t,環比上漲5元/t;年度長協價格為542 元/t,同比下跌12 元/t。隨著新長協價格的執行,以及進口煤即將通關,隨后正常放開,大量涌入沿海市場。電廠將主要兌現長協煤為主,而期待已久的進口煤補庫轉化為現實,對市場煤的拉運量相對減少。
在需求轉淡和港口封航的情況下,環渤海港口存煤出現回升。此外,南方電廠和接卸港口庫存增加,下游用戶腰板挺直,對市場煤還盤價格有所降低,沿海煤市利好因素逐漸減弱,煤炭運輸將逐漸轉為平淡。預計從2020 年1 月17 日開始,煤價將承壓下行。臨近春節,沿海煤炭市場將迎來一年一次為期20d左右的平淡期,這一階段,煤炭市場供需雙弱,煤價保持低位運行。
隨著市場逐漸轉為低迷,新一年進口煤額度放開。預計下周開始,港口煤價將出現回落,此輪煤價將跌至春節到來之前,跌幅在10 元/t。春節期間,煤炭交易量減少,港口煤價將保持低位平穩。節后,工業用電開始恢復,煤炭市場形勢趨好,2020年3月初開始,港口煤價仍有望出現小幅反彈。
進入2020年1月份以來,華東地區多數港口尚未開始通關,正在等待海關總署通知,預計2020 年1 月13 日左右開始通關;華南地區方面,海關總署在廣州指導工作,新沙港正在開會研究通關事宜,目前尚未通關放行。2020年1月上旬,海關總署尚未正式下發2020年進口煤的通關安排,各地通關尚未完全放開,但較前期有所放松。各地企業正在積極溝通,部分等候通關時間較長的進口煤已有部分放行,預計下周有更多的進口煤通關發行,市場供大于求壓力將加大。
自2019年國慶之后,港口市場煤交易價格保持了一路下跌態勢,甚至在2019 年11 月份限制進口煤政策出臺后,煤價依然繼續下跌。主要原因是電廠淡季大量補庫,增加存煤,壓制了煤價上漲。5500kcal/kg 市場動力煤從2019 年國慶期間的587元/t 跌至2019 年12 月19 日的548 元/t。年終歲末,在電廠日耗猛增、部分中小電廠補庫的情況下,市場煤采購增加,拉動煤價出現反彈,但受電廠高庫存影響,市場煤漲幅只有12 元/t,仍位于貿易商盈虧平衡點以下水平。
2020 年1 月份,沿海終端電廠以去庫存為主,存煤可用天數持續維持在20d左右。雖然近期電廠一直維持高日耗,但從下周開始,進口煤陸續開始通關,而且隨著傳統用煤淡季——春節的臨近,工廠開工率下降,電廠耗煤量或將出現明顯下滑。因此,后續煤炭市場形勢不樂觀。
下游電廠庫存仍然處于高位,煤炭總體供需保持平衡偏弱態勢,市場成交量在低位徘徊,沿海各大電廠春節前不會出現大規模補庫采購行為。而即將面臨日耗下降、需求回落以及進口煤補充等利空消息,電廠補庫熱情明顯下滑。預計春節之前一周開始,沿海煤炭市場火熱氣氛逐漸散去,港口市場煤價格將出現回調。
2019 年的動力煤市場,隨著先進產能釋放,運輸通道擴能增量,供求結構進一步由“緊平衡”轉向“寬松”轉化,市場價格中樞跌破黃色區間600元/t,運行區間為550~650 元/t,尤其2019 年10 月份到2019年底,煤價從587元/t跌至548元/t。在價格方面,供求結構趨于寬松,加之進口煤繼續強勢進入國內市場,預計價格中樞將進一步下移至530~540元/t,全年運行區間在500~580元/t。
在市場供應上,去產能基本進入尾聲,新增優質產能加速投放,產量同比明顯增加,加上進口煤在國內外巨額價差推動下的大量進入,供給進一步趨向寬松。在供應領域方面,國內去產能任務基本于2018年結束,2020年作為產能置換收官年,預計生產和建設產能將達到50億t,產量也將同步增長,同比增長4.5%達到38.9 億t。在物流領域方面,隨著“公轉鐵”繼續推進,鐵路發運保持增長,但隨著浩吉鐵路的開通,以及消費區域增量的西移,“西煤東調”需求降低。
以往北煤南運大通道主要依靠大秦線、朔黃線、蒙冀線,而今后將是“三大二新”,新增加瓦日和浩吉線,且通道之間對貨源和用戶的競爭更加加劇。2020年,鐵路集團公司提出繼續增加鐵路運力供給,用好大秦、蒙冀、瓦日、浩吉等重載鐵路運輸能力,建設完善西煤東調、北煤南運和港口集疏運體系,優化運輸組織方案,推進煤炭和疏港礦石等大宗貨物“公轉鐵”運輸。按照鐵總安排,大秦線2020年貨物運量繼續保持在4.5億t,同比增加2000萬t;蒙冀線增加運量2000~2500 萬t,浩吉線增加運量2500萬t,瓦日線增加運量2000萬t。
2020年作為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攻堅年和“兩個翻番”目標的收官驗收年,宏觀逆周期調節的力度和作用也會進一步加強,預計2020年經濟增速將保持在6%左右。2020年整體經濟形勢將逐步好轉,人均能源消費水平還將繼續逐漸提高,我國煤炭消費繼續增加。
在需求領域,電力方面,發電增速預計仍將保持在4%左右,但受水電等新能源等替代影響,預計2020 年火電發電增量在1900 億kWh,對應原煤消耗約8000 萬t 左右。水泥和冶金方面,在基建托底和地產需求提振下,預計水泥需求仍將保持4%左右的增速;冶金耗煤也將小幅增加。化工方面,預計消費增量為3000 萬t。水電和新能源替代超預期,電力耗煤增速明顯下降。雖然水泥、煤化工小幅增加,但整體動力煤消費增速低于供應增速,煤炭市場仍將處于供應寬松的態勢。
進口方面,隨著國內價格中樞的回落,巨額價差優勢不再,但在進口平控同比2019 年的情況下,預計2020 年進口量雖有回落,但仍將保持在3 億t左右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