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姚 廣德市桃州鎮鳳井幼兒園

幼兒是學習的主體,他們的發展也必須在客觀存在著的、具有一定意義的環境下發展。環境對人生存和發展的影響,就年齡而言一般是成反比的,年齡越小受環境的影響就越深刻。因此,環境教育是幼兒教育工作需要不斷研究的重要課題。《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是孩子生活的第一場所,孩子的健康一直是家長、老師和熱愛教育事業的人們最為關注的一個問題。對于幼兒,家庭所給予的影響是更多、更大的,不良的家庭環境會給幼兒帶來很多的負面影響,父母的態度、教育方式以及家庭環境中的人際關系都會直接影響幼兒的健康成長。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言行深深地影響孩子的行為,孩子總是通過父母的言行來認識和評價周圍的世界,所以家長的行為與子女的行為常常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系。父母在家讀書看報,經常帶孩子去圖書館,子女大多自動模仿,勤奮好學,成績優異;父母公正誠實,信守諾言,孩子也不會撒謊;而那些把自己的業余時間都沉湎娛樂、電視或生活瑣事中,對孩子放任自流,聽之任之,孩子基本很難發展的好。因此,父母應擠出時間多和孩子在一起,談談心、看看書、講講故事,傾聽孩子的心聲,分享他們成功的喜悅。在孩子遇到困難時,要鼓勵他們尋求解決的辦法,耐心培養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努力創設和諧的家庭環境,讓幼兒感覺家的溫馨,加深孩子對父母的信賴和尊敬。也有利于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質,采用正確的教育方式及給予幼兒適度的關愛,加強幼兒心理健康的教育,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心理學家懷特指出:“在促進幼兒早期教育方面,最有效做法就是創設良好的環境。”幼兒園是幼兒成長的重要場所,創設一個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對促進幼兒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幼兒園應該因地制宜地為幼兒創設游戲條件。
戶外活動對于幼兒來講,總是充滿了誘惑和刺激,因為空間廣闊,意味著更多的自由和快樂。在游戲場地中,我們安置的是一些固定的常規運動設施,如滑滑梯、秋千、翹翹板等;另外我們會提供豐富的可變性材料,如:廢舊紙箱做的小推車、平衡木、可移動的輪胎等,大大增加了想象性、合作性、裝扮性,提高了游戲的層次,為幼兒提供了更豐富的游戲經驗;此外還會利用木材、繩鎖、輪胎、磚塊等工具進行創造性的活動,使幼兒能在游戲中大膽地探索不同的玩法。

室內游戲通常是幼兒教育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滿足和鼓勵幼兒經常開展游戲,在室內設立游戲活動區,特別是室內設置一些較穩定的游戲區,如:玩娃娃家、醫院,在游戲中幼兒經常與同伴交談,認真扮演的表現自己的角色,使社會交往的能力得到良好的發展。可見,理想的幼兒園室內環境布置,能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和發展。一般將幼兒園室內的常規游戲區分為建構區、美工區、角色區、益智區、科學區、閱讀區等。

自然環境中孕育的無數奧秘是孩子最好的科學教育課堂,在投向自然懷抱的過程中,我們特意開辟了種植區,每個班都有一塊自己的土地。教師組織孩子們從討論研究種什么——如何種——動手種植——養護——到收獲。他們的探究是自主的,他們的收獲是豐碩的。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幼兒觀察、動手、討論開始對植物的生長有了很多了解。這有利于幼兒對自然現象形成科學的認知,從而促進幼兒科學素養的提高。
有許多的家長從事著科學或在科學活動中可利用性比較強的工作,我們可以抓住他們的專業特點,利用其資源,開展相關科學活動。在家長來園授課活動中,中二班開展《保護水資源》主題活動,家長通過PPT向孩子們介紹了我縣的飲水資源盧村水庫,借取他的職業便利,拍攝了很多自然水廠關于水質凈化的流程圖供幼兒們觀看、學習。小班的家長帶來了衛生保健活動《七步洗手法》,還準備了很多醫療物品。大一班家長的《流行性感冒的預防》活動,通過課件讓孩子們直觀的了解了好的衛生習慣可以讓我們更健康的道理。

早期閱讀,顧名思義,就是指學前期兒童的閱讀。一談到閱讀,家長們首先想到可能就是看書、識字。其實,對于學前期幼兒來說,閱讀是一個相當寬泛的概念。而對于幼兒來說,除文字外,圖畫、成人的語言都是他們的閱讀材料,都是他們文字閱讀的基礎。成人閱讀主要依靠視覺,而對于幼兒來說,他們觸摸書籍、聽成人講故事、自己復述故事、發表自己對故事的意見都屬于閱讀的范疇。可以說,所有有助于幼兒學習閱讀的活動行為,我們都可以稱之為閱讀。每個班級為孩子創設閱讀區,提供大量繪本書籍。同時也將繪本閱讀延伸到家庭中,讓幼兒、家長、教師三者之間產生互動的關系,能較好地提升幼兒自主學習的水平。幼兒在家講述繪本故事,家長再將閱讀的經驗傳授給幼兒,然后教師通過各種途徑與家長進行互動,引導家長提升指導幼兒自主閱讀繪本的能力和水平,指導家長選擇適合幼兒閱讀的繪本。

美的環境創設,不但能培養幼兒感受美、觀察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還直接關系到幼兒認知和情感等方面的發展。因此,幼兒園為幼兒提供一個富于美感的環境,讓幼兒感到自己是生活在一個清新美麗的世界中,這對于幼兒形成樂觀、自信、勇敢的個性品質,形成對集體的熱愛,促進其社會性發展都是大有益處的。對于每一個教育主題的環境布置,除了用它豐富的主題內容來教育幼兒外,也努力營造出具有造型美、色彩美、藝術美和富有童趣的美的氛圍來感染幼兒。在教室內,由師生共同制作完成的組合粘貼畫作品,讓孩子們體驗到了表現美、創造美的樂趣,也感受到了合作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

社會環境是幼兒密切接觸的一個生動有趣的大課堂,是達成園內外教育力量整合的最佳途徑。我縣借助開展創建全國文明縣城活動的大環境,引導幼兒學習文明禮儀規范,增強文明禮儀意識,養成文明禮儀習慣。街道上的每個警察叔叔都提醒著孩子遵守交通規則。穿紅馬甲的志愿者助力維護周邊環境干凈整齊,為我們的孩子做了好榜樣。全園師生和家長在“黨的陽光育幼苗,文明禮儀伴我行”展板上鄭重簽名,共同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共同講文明、守禮儀。社會的力量使我們的教育更豐富、更充實,也更貼近生活,更具說服力。孩子們走出校園,使幼兒了解社會,進而理解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感受奉獻與索取的關系,感受愛與被愛的幸福,感受社會的發展與變化,激發孩子對生活、對生命、對家鄉、對祖國的熱愛。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們應該充分認識環境對幼兒成長的影響,充分地利用環境中的一切有效資源進行幼兒教育,孩子的美好未來是家長的期望,只有將孩子置身于充滿愛的環境中,他們才會充滿自信地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