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廣洲
(南京蘇翔志遠建設有限公司, 江蘇 南京 210000)
高密度砼(表觀密度在2600kg/m3以上的砼,下文簡稱重砼)廣泛應用于核電站、醫院或放射化學裝置的防護結構,用于生物防護,屏蔽射線對工作人員的傷害。重砼成型質量,是確保建筑使用安全的基本保障。
本文結合工程實踐,針對重砼在施工中塌落度不易控制、易離析,砼成型效果不好等問題,通過采取優選原材料和科學配合比,采用特殊的施工機具,深化模板支設方案等相關技術措施,確保重砼成型質量,保證了結構砼的表觀密度、構件尺寸符合設計要求,達到防輻射效果。
重砼采用赤鐵礦石(Fe2O3,表觀密度5.0~5.3t/m3)或密度大,含結合水多的重晶石(主要成分為BaSO4·2H2O,表觀密度4.3~4.7t/m3)碎石、重晶石砂等作為粗細骨料,以普通水泥作為膠凝材料、水、外加劑按設計配合比攪拌而成防輻射砼,砼表觀密度大,對X射線和γ射線防護性能好;其中重晶石骨料中有大量的結合水,氫元素含量較多,能有效防護中子流。重砼與鋼筋骨架成型后共同形成具有防輻射性能的鋼筋砼結構。
重砼粗細骨料的特殊性,在保證砼強度的同時還要保證重砼有良好的泵送性,以及在運輸和澆筑過程中重砼不發生離析現象,就需要試驗室條件科學合理的根據實際條件進行配合比設計。
以重砼強度C25,密度3600kg/m3,砼塌落度為14±2cm為例進行配比設計:
水灰比控制在0.4~0.5之間。
重砼骨料全部使用重晶石(表觀密度>4300kg/m3,碎石粒徑為4.75~26.5mm,砂粒徑為0.15~4.75mm),使骨料的密度比較均勻,可以有效的減少砼離析現象發生。
由于水灰比較小,重砼的流動性較弱,為滿足重砼的泵送要求,解決在試配中發現砼塌落度太小達不到泵送要求的問題,在砼內摻入部分重晶石石粉(粒徑:0.08~0.15mm)。
在砼內加入緩凝減水劑,適當延長砼的初凝時間(4~6h),以及骨料需預先澆水濕潤,減少拌和后骨料吸水,以減少重砼運輸中塌落度的損失。
攪拌站一次性備足原材料,進場后分類堆放,按規定取樣送檢,粗、細骨料每200m3取樣一次,進行級配分析和表觀密度檢測合格方可使用。
重砼原材料技術參數:
重晶石粗細骨料均為,表觀密度>4300kg/m3,其中BaSO4含量>90%,內含石膏或黃鐵礦的硫化物及硫酸化合物≤7%,碎石含泥量≤1%。
粗骨料(重晶石碎石)粒徑:4.75~26.5mm
細骨料(重晶石砂)粒徑:0.15~4.75mm
摻合料(重晶石石粉) 粒徑:0.08~0.15mm
P.O42.5R硅酸鹽水泥
重晶石砼配合比設計(砼強度C25,密度3600kg/m3)

采用3m3的雙臥軸強制式HZS180型攪拌樓,每次攪拌1.5m3,攪拌站應定時校驗自動計量裝置,控制投料誤差在規定的范圍內。
考慮到重砼的容重,攪拌機的裝料率應為攪拌普通砼裝料的三分之二。加料順序為:礦砂、礦石、水泥、石粉、最后加入水、外加劑。由于重晶石的強度較低,性脆,所以攪拌時間不宜過長,每罐重砼攪拌時間應控制在40~50s。按規定留設試塊。
砼運輸采用裝載9m3的AH5261GJB砼運輸車(24t),每車運量6m3。
運輸距離優選至最短,控制在45 min內。采用專車運輸供應:每車裝料時,罐體要高速攪拌,運輸途中低速攪拌,防止砼離析,裝載運輸量為普通砼的60~65%。
由于重砼容重大,泵車待機時間長將會造成泵管堵塞,因此在砼澆筑前要與攪拌站積極協調,合理安排攪拌樓(備用一座)、泵車(備用一臺)和砼運輸車輛,確保砼供應速度維持砼連續施工;還應考慮備用的運輸路線和停水、停電及設備故障等應急措施。
為保證重砼泵送成功,應根據實際條件在現場進行泵送試驗,并根據試驗結果對各項指標進行調整,以滿足現場重砼澆筑的需要。
①施工工藝:鋼筋制安、模板支設→重砼拌制→運輸→現場泵送→澆搗→拆模、養護。
②模板體系質量控制
重砼結構模板支撐系統荷載應考慮支模體系、重砼自重、泵送重砼堆載、施工荷載和震動器的振動荷載等,確定方案后再進行支模系統驗算。應注意在荷載計算中,荷載標準值均應按實際情況計算確定,其中新澆砼自重必須按實配重砼的密度取值,以滿足砼模板及支撐體系的安全施工。
為確保重砼頂板模板的首層支撐體系的穩定性,防止支撐結構局部失穩,地基處理,除應夯實地面外提前澆筑墊層砼,采用通長槽鋼作為支撐的墊板,同時增加縱橫剪刀撐和斜撐數量,確保模板支撐架體系的整體剛度。
重砼澆筑前,除常規檢查外,還應對模板的支撐體系重點進行檢查。
由于重砼的密度(>2600kg/m3)比普通砼大,砼的澆筑側壓力遠大于普通砼,高于2.5m的重砼墻體應分次澆筑,模板高度在1.5~1.8米高度范圍內,水平施工縫設置為50mm的臺階(圖1)。

圖1:重砼墻板施工高度控制示意圖
為保證重砼在澆筑中墻板不變形,達到砼澆筑完成后射線不泄露,模板加固均應采用止水對拉螺栓,墻板兩側預埋木塊。砼成型模板拆除后將木塊鑿除,螺栓割除,凹槽用高標號砂漿補平(圖2)。

圖2:重砼墻板對拉螺栓設置示意圖
主防護墻、板上不得預留孔洞和線管,副防護墻、板必須采用斜線穿墻(圖3);預留洞口寬度≥50cm時,洞口周邊預埋不銹鋼板;所有預留套管均出墻面15cm。

重砼骨料重易離析。采用功率較大的輸送泵,盡量使砼沿水平輸送,泵送主管控制在50m以內。嚴控重砼質量,進場每車砼必須經目測無離析,實測坍落度符合要求后,方可澆筑。
重砼必須采用高頻振搗器振搗,振搗額率為200 Hz 12000轉/分。
澆筑重砼墻板時,粗骨料在重力作用下,克服粘著力后的下落動能大,速度較砂漿快,易形成砼離析。采用重砼自高處傾落高度在2m以內,應沿斜槽、串筒緩沖下料。
施工人員要控制好插入間距、快插慢拔,振搗時間在15~25s以內,重砼表面出現泛漿時為宜,避免振搗棒觸碰各種預埋件及管件。振搗時要特別注意孔、洞底模板下部重砼振搗密實,避免出現蜂窩、麻面,露筋及漏漿現象。
墻板砼澆筑應分層厚度<30cm,振搗棒間距<30cm,上下層澆筑振搗應在砼初凝前完成。
重砼應連續澆筑,不得留設水平施工縫;必須留設時,應在墻板中部設置鉛板進行加強處理(埋設方式同止水鋼板),施工中重砼墻板應留臺階、凹凸或波浪形的施工縫,高低差>5cm;嚴禁留設平縫,以確保防輻射效果。
施工縫已澆筑重砼的抗壓強度≧1.2N/mm2。施工前對結合層鑿毛、清洗,提前24h澆水濕潤。水平施工縫先鋪設10~15mm同重砼配合比的重晶石砂漿。
澆筑完成后12h內應澆水養護,養護≧10天。
取樣人員應在現場完成砼坍落度、試塊取樣、入模溫度的檢測。重砼施工現場專人監督檢查,避免砼出現氣泡、離析、低容重等缺陷。
重砼質量檢測還需測量: 濕容重48 h,干容重28 d;28 d砼抗壓強度;結構尺寸進行驗收。
對于重砼的施工,目前現場普遍采用的辦法是自拌砼后用機械進行配合澆筑,不僅施工成本高,施工周期長,且不易保證砼的成型質量。
核動力研究院某車間建筑面積1422.68m2,為一層框架結構,其中X射線檢查室結構全部設計為重砼結構,砼強度等級C25,密度要求≥3600kg/m3,該工程頂板厚55cm,墻板厚分別為50、66、75cm,墻體高度5,1m,分三次澆筑完成。
在該項目的施工過程中,項目部聯合商品砼攪拌站進行技術攻關,成功的解決了重晶石砼的配制、運輸、泵送、澆搗、養護和細部處理等施工問題,砼成型質量美觀,不僅縮短施工周期,而且創造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實測該項目砼尺寸偏差均在規范允許范圍內,重砼28d平均強度達28.3MPa,干密度3625 kg/m3。
經測算,若本工程采用自拌重砼施工,成本將高達7000元/m3左右,調整施工方法后,成本降至5000元/m3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