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軍
江蘇省如皋市第三人民醫院中醫科,江蘇如皋 226531
慢性萎縮性胃炎在中醫角度歸屬于“痞滿”“胃脘痛”等范疇,其病發多與勞倦過度、素體虛弱、飲食不節等相關,至氣血生化乏源,胃受損,臨床以納差、胃脘隱痛、乏力等虛弱證候為表現,久之則導致胃陰虧虛、陰液虧損、胃絡濡養喪失,而造成胃黏膜腺體萎縮的情況[1]。大量臨床實踐和研究表明,中醫辨證論治可扶正祛邪、調理陰陽,通過提高機體免疫力、降低炎性反應等方式,保護胃黏膜、阻止胃炎病情發展[2-3]。
幽門螺桿菌(Hp)陽性慢性萎縮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具有易反復發作、病程長、病情遷延不愈等特點,若治療不及時、不恰當,易引起胃出血、胃潰瘍等并發癥,嚴重者可演變成胃癌,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4]。目前,國際國內的專家共識均推薦四聯用藥方案即:鉍制劑+質子泵抑制劑+兩種抗生素用于治療Hp 陽性CAG[5-6]。
本研究2016 年6 月~2018 年6 月采用本院獨特配方的養陰益胃湯聯合含鉍制劑四聯用藥治療辨證為胃陰虧虛型Hp 陽性 CAG 患者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6 年6 月~2018 年6 月我院收治的CAG 患者120 例,符合《慢性胃炎的中西醫結合診治方案》中的相關診斷標準。納入標準:辨證為胃陰虧虛型,證見胃痛隱隱、噯氣反酸、口燥咽干、大便干燥、舌紅少津、脈細數,均有食欲不振、噯氣反酸、惡心及疼痛等癥狀;經胃鏡及相關病理檢查確認;均經14C 尿素呼氣試驗檢測為 Hp 陽性;無其他胃部疾病如胃潰瘍、胃癌等。患者均知曉本次研究,且自愿參與;本研究已得到倫理委員會準許。排除標準:胃鏡檢查禁忌者;胃黏膜嚴重不典型增生或疑似癌變者;對本研究使用藥物存在禁忌證者;合并重度胃、十二指腸潰瘍者;合并心肝肺腎等臟器功能不全者;有精神病史不能規范用藥者;既往有胃腸手術史者。將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進行分組,共分為兩組,每組60 例,觀察組男37 例,女23 例;年齡40 ~77 歲,平均(55.1±7.2)歲;病程0.8 ~8年,平均(3.54±0.62)年。對照組男36 例,女24 例;年齡42 ~76 歲,平均(54.9±7.6)歲;病程0.5 ~9年,平均(3.62±0.73)年。兩組病程、年齡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
對照組采用含鉍制劑四聯用藥方案,具體為:奧美拉唑腸溶膠囊(常州四藥制藥有限公司,H10950086,20mg×14 粒)20mg+ 膠 體 果 膠 鉍 膠囊(浙江昂利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H20056517,100mg×48 粒)100mg+阿莫西林膠囊(珠海聯邦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H20003263,0.5g×24粒)1.0g+克拉霉素膠囊(江蘇祥瑞藥業有限公司,H20065091,0.25g×6 粒)0.5g,口服,2 次/d;實驗組采用含鉍制劑四聯用藥方案聯合養陰益胃湯治療,養陰益胃湯具體配方是:北沙參15g,細生地15g,麥冬15g,元胡10g,當歸10g,白芍10g,黨參15g,山藥20g,炒白術20g,甘草5g。用水400mL 煎上藥,取汁200mL,口服,100mL/次,早晚各服一次。1 個療程為4 周,持續治療3 個療程。
臨床獲益觀察指標包括臨床療效、消化道臨床癥狀、炎癥因子、免疫指標、Hp 根除率。
臨床療效:經胃鏡檢查,胃黏膜炎癥得到顯著改善,同時病理見腺體萎縮、腸上皮化生及異型增生已經正常或消失,即治愈;若經病理與胃鏡檢查,患者腺體萎縮,腸上皮化生及異型增生均已恢復,胃黏膜炎癥得到一定好轉,即顯效;若經病理與胃鏡檢查,患者腺體從重轉中度,或從中轉輕度,胃黏膜病變區域已縮小>1/2,即有效;若上述指標均未達標,即無效[7]。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相關癥狀評分比較
?
消化道臨床癥狀:上腹疼痛、惡心嘔吐、飽脹、反酸噯氣,根據患者對上述癥狀的感受程度自述分為重度3 分、中度2 分、輕度1 分、無癥狀0 分。
炎癥因子:治療前后測定IL-6、TNF-α、CRP。
免疫指標:治療前后測定CD3、CD4、CD8。
Hp 根除率:治療前后采用14C 尿素呼氣試驗檢測所有患者 Hp 根除情況,若測量結果顯示陰性則表明 Hp 已根除,Hp 根除率=Hp 已根除例數/總例數×100%[8]。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3.0 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經治療后有54 例患者治療有效,實驗組有55 例患者治療有效,兩組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經過含鉍制劑的經典四聯方案治療后大部分患者獲得了臨床獲益,臨床有效率高達90.83%,因此含鉍制劑的經典四聯方案對慢性萎縮性胃炎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兩組之間治療有效率對比分析顯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兩組患者經治療后主要胃腸道癥狀包括上腹疼痛、惡心嘔吐、飽脹、反酸噯氣都得到顯著改善。實驗組在惡心嘔吐和反酸噯氣兩個消化道癥狀的改善程度上顯著優于對照組,提示養陰益胃湯在修復胃腸黏膜、促進胃腸道創面修復愈合、減少細菌繁殖上的顯著性優勢,給患者帶來了緩解惡心嘔吐和反酸噯氣的顯著獲益。見表2。
兩組患者經治療后主要炎癥因子指標:IL-6、TNF-α、CRP 的水平都得到改善。同時,實驗組在三個炎癥因子水平的改善程度上都顯著優于對照組,這顯示了養陰益胃湯在抑制炎性反應和氧化應激、降低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的IL-6、TNF-α 和CRP 水平,緩解炎性反應上的顯著性優勢。見表3。
對照組患者經治療后包括CD3、CD4、CD8 在內的主要免疫指標水平沒有顯著的改變。而實驗組的三個免疫指標水平在經過聯合養陰益胃湯治療后均得到了顯著改善,兩組之間的對比顯示出了統計學差異。這表明了養陰益胃湯顯著增強巨噬細胞活化因子,有效活化溶菌酶,增強機體細胞的免疫能力,改善機體免疫狀態,減少免疫性損傷,促進慢性萎縮性胃炎創面修復愈合上的顯著性優勢。見表4。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免疫指標水平比較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免疫指標水平比較
?
對照組患者中有43 例患者14C 尿素呼氣實驗結果為陰性,Hp 根除率為71.67%(43/60),研究組中有52 例患者14C 尿素呼氣實驗結果為陰性,Hp根除率為86.67%(52/60),實驗組的Hp 根除率明顯高于對照組(χ2=4.093,P=0.043 <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Hp根除情況比較
含有鉍制劑的經典四聯方案目前是胃腸道炎癥和胃十二指腸潰瘍的標準治療方案,能夠有效清除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改善胃腸道黏膜損傷,有效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9-11]。本研究采用的奧美拉唑+膠體果膠鉍+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的四聯方案是目前臨床上普遍采用的四聯方案,也是療效非常確切的含鉍制劑的PPI 方案,在本研究中對照組和實驗組均取得了超過90%的治療有效率,整體有效率達到了90.83%。Hp 轉陰率實驗組達86.67%,對照組也達71.67%。提示兩組患者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治療基本取得了成功,這也證明了奧美拉唑+膠體果膠鉍+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的經典四聯方案在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上的確切療效。實驗組在對照組經典四聯方案的基礎之上加用養陰益胃湯口服治療,早、晚各服100mL,在改善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惡心嘔吐和反酸噯氣兩個消化道癥狀表現、Hp 清除、炎癥因子水平、免疫指標水平上獲得了顯著性的臨床獲益。
祖國傳統醫學認為“慢性萎縮性胃炎”屬于“胃脘痛、痞滿、嘈雜”等范疇,多由于外感邪氣、飲食不節、情志失調等原因傷及脾胃,或脾胃素虛、內外之邪相乘、脾失運化、水濕停聚、郁而化熱致濕熱內蕰;濕熱久羈,耗傷津液,漸至胃陰虧虛,胃失濡養,胃痛隱隱,噯氣反酸,陰虛則生內熱,陰液耗傷,故見口燥咽干,大便干燥,舌紅少津,脈細數。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 病久則氣血化生乏源致氣血雙虧[12-14]。本研究觀察患者均為胃陰虧虛型,該病的病位在胃,病性以虛主,病機關鍵為胃陰虧耗,胃失濡養。治療為養陰益胃,和中止痛。本院的養陰益胃湯具體配方是:北沙參15g、細生地15g、麥冬15g、元胡10g、當歸10g、白芍10g、黨參15g、山藥20g、炒白術20g、甘草5g。本方中北沙參、細生地、麥冬可養胃生津潤燥,濡養胃絡,促進萎縮腺體的恢復;當歸、黨參益氣活血,可使胃黏膜血運改善,對胃壁屏障功能加以修復, 逆轉不典型增生,恢復胃黏膜功能;元胡、白芍疏肝行氣,緩急止痛,抑殺幽門螺旋桿菌,治療Hp 感染;黨參、山藥、炒白術、甘草益氣健脾,可輔佐健胃養胃,同時增強機體免疫力,促進炎癥改善,減輕腺體萎縮。以上諸藥合用,使內熱逐漸消退,陰液得以恢復,中氣變得旺盛,胃絡調和順暢,同時增強機體免疫力,有效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15-16]。治療后實驗組IL-6、TNF-α 和CRP 的水平顯著降低,相較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顯示聯用養陰益胃湯后可有效提高患者黏膜恢復速度,有效改善黏膜血流量,刺激胃黏膜黏液分泌,對胃黏膜有保護作用,有利于提高用藥安全性。
因此,養陰益胃湯+奧美拉唑+膠體果膠鉍+阿莫西林+ 克拉霉素的中西醫聯合治療方案對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效果顯著,可促使Hp 根除,有效降低炎癥因子水平、消化道刺激反應癥狀表現并提高免疫指標水平,安全性高,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