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瑞彩 程俏添 馮光輝 劉業嬋 姚景萍
廣東省陽江市人民醫院藥學部,廣東陽江 529566
乳腺癌是女性常見惡性腫瘤,近年來發病率逐漸上升,并趨于年輕化,嚴重威脅女性健康[1]。激素受體陽性是指孕激素受體與雌激素受體均呈陽性狀態,其中乳腺癌患者中激素受體陽性約占70%[2]。目前,針對激素受體的內分泌治療已成為對抗乳腺癌的重要臨床手段,但由于其受耐藥性的困擾,可導致腫瘤復發或進展,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和預后[3-4]。如何進一步提高內分泌治療療效,降低耐藥率,在保證療效的同時兼顧用藥的安全性,成為乳腺癌診治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他莫昔芬與來曲唑均為該病治療的常用藥物[5]。故本研究旨在考察他莫昔芬和來曲唑治療絕經后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患者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6 年1 月~2018 年1 月在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8 例,根據隨機數字表抽取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9 例。對照組年齡50 ~69 歲,平均(57.8±5.5)歲,左乳34 例,右乳15 例,浸潤性導管癌27 例,浸潤性小葉癌13 例,髓樣癌9 例;觀察組年齡50 ~68 歲,平均(59.8±5.4)歲,左乳32例,右乳17 例,浸潤性導管癌26 例,浸潤性小葉癌15 例,髓樣癌8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皆符合《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范》中關于乳腺癌的診斷標準[6];(2)均經病理及TNM 分期為Ⅰ~Ⅲ期乳腺癌;(3)絕經時間>1 年的女性;(4)孕激素受體與雌激素受體經免疫組化檢測為陽性;(5)有可測量的病灶或可評估的病灶;(6)肝腎功能正常;(7)本研究均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可以按照醫生的建議和時間進行隨訪。
排除標準:(1)曾經接受過他莫昔芬或來曲唑治療;(2)其他內分泌治療藥物清洗期不足3 個月;(3)合并其他腫瘤或已存在內臟轉移者;(4)存在研究藥物用藥禁忌。
兩組患者均經乳腺癌手術后輔助內分泌治療。對照組給予他莫昔芬治療,枸櫞酸他莫昔芬片(上海復旦復華藥業有限公司,H31021545,規格:10mg×60 片)口服,1 片/次,每日2 次。觀察組給予來曲唑治療,來曲唑片(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H20133109,規格:2.5mg×10 片)口服,1 片/次,每日1 次。兩組患者均治療12 個月,于用藥第6、12 個月來院復診。
(1)觀察兩組治療12 個月后的臨床療效;(2)于治療前及治療后第6、12 個月,采集兩組患者靜脈血5mL,采用定制版E7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深圳市庫貝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分析雌二醇(E2)水平;(3)觀察兩組治療12 個月內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
對治療前和治療12 個月后兩組患者進行影像學檢查,根據2009 年重新修訂的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RECIST1.1)[7]評估臨床療效。(1)完全緩解(CR):所有腫瘤病灶均完全消失;(2)部分緩解(PR):腫瘤病灶縮小>50%,未出現新病灶;(3)無變化(NC):腫瘤病灶縮?。?0%或增大<25%,未出現新病灶;(4)疾病進展(PD):存在一個或多個增大>25%的腫瘤病灶或出現新病灶,臨床總有效率=(CR 例數+PR 例數)/總例數×100%。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更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141,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治療前,兩組E2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第6、12 個月后,兩組E2 水平均顯著下降,且觀察組E2 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E2水平變化比較(,pg/mL)

表2 兩組治療前后E2水平變化比較(,pg/mL)
注:與治療前比較,*P <0.05,a 為治療前,b 為治療第6 個月后,c 為治療第12 個月后
?
在治療期間,兩組潮熱、嘔吐、高血脂癥的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相較之對照組,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乳腺癌已成為導致女性因癌癥死亡的第二大兇手[8]。目前,常見的治療方案有手術、化療、放療、內分泌治療等,但化療和放療具有嚴重副作用,危害女性健康[9-10]。并且絕經后乳腺癌患者年齡較大,體質較弱,也難以耐受化療。而內分泌治療可降低體內E2 水平或抑制雌激素與雌激素受體結合,耐受性好,安全性較高,已成為其重要治療手段。
來曲唑屬于芳香酶抑制劑,可抑制芳香化酶,特異性抑制雌激素的合成,并降低雌激素水平[11-12]。他莫昔芬在抗腫瘤應用中比較廣泛,其治療乳腺癌的作用機制與來曲唑相似,通過拮抗雌激素受體,抑制雌激素的水平上升[13-14]。本研究通過對他莫昔芬與來曲唑治療絕經后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患者的雌二醇E2 水平變化及臨床療效進行觀察。結果顯示,治療第6、12 個月后,相較之使用他莫昔芬治療的對照組,使用來曲唑治療的觀察組的E2 水平顯著降低。究其原因可能為:與雌激素受體對他莫昔芬和來曲唑的敏感性存在一定差別有關。另外觀察組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提示,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患者應用來曲唑治療,可通過降低患者體內的雌激素水平,減少雌激素對腫瘤生長的刺激作用,對于無內臟轉移的Ⅰ~Ⅲ期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患者的療效肯定[15],可發揮更好的抗癌效果。究其原因為,這可能是因為來曲唑的治療范圍相對較窄,所以治療效果更加顯著。在安全性方面,骨關節疼痛和高血脂癥是芳香酶抑制劑類藥物的常見不良反應[16]。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高脂血癥發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而對照組患者的潮熱、嘔吐發生率顯著高于觀察組,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來曲唑副作用較小,安全性好。同時,對于出現不良反應的患者,應根據個體特點,合理制定治療方案,如觀察組患者在服用來曲唑治療時應注意控制血脂。
綜上所述,與他莫昔芬相比,來曲唑治療絕經后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的抗腫瘤作用更強,不良反應較少,臨床療效顯著,值得合理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