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洪法 黃志榮 米沛明 廖翠樂
廣東省清遠市婦幼保健院兒童呼吸科,廣東清遠 511500
肺炎是兒科常見病多發病[1],由于兒童氣道解剖特征、呼吸功能不成熟等原因,肺炎常惡化發展為重癥肺炎且易合并呼吸衰竭[2]。現臨床上多應用面罩吸氧或鼻導管給氧治療重癥肺炎,但仍有部分患兒無法避免氣管插管、呼吸機機械通氣,而導致住院時間長、花費高昂[3]。為尋求更為有效且經濟的治療方法,本研究對我院兒科收治的49 例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患兒分別輔以鼻塞式持續氣道正壓通氣及面罩吸氧或鼻導管給氧,并進行療效評估。
選取2016 年1 月~2018 年12 月我院兒科治療的49 例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患兒為研究對象,所有患兒均符合重癥肺炎的診斷標準[4],同時血氣分析提示存在Ⅰ型或Ⅱ型呼吸衰竭,且臨床上有呼吸困難、煩躁哭鬧、呼吸節律不規則等癥狀,可見鼻翼扇動、面色發紺、三凹征、雙肺可聞及大量水泡音、呼吸暫停等體征,排除因病情需要已行氣管插管、呼吸機機械通氣的患兒。全部患兒家長均了解本研究內容,簽署知情同意書后自愿入組參加研究。全部患兒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26 例,對照組23 例,其中Ⅰ型呼吸衰竭20 例,Ⅱ型呼吸衰竭29 例,實驗組男童12 例,女童14 例,平均年齡(1.2±0.8)歲;對照組男童11 例,女童12 例,平均年齡(1.1±0.9)歲。經統計學分析,兩組患兒的年齡、性別分布、呼吸衰竭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全部患兒在入院后均給予常規綜合治療[5],藥物上根據病情給予抗生素、血管活性藥物、化痰平喘藥物及丙種球蛋白等,治療上給予吸痰、霧化吸入、翻身拍背、保證水電解質能量等措施。實驗組給予鼻塞式持續氣道正壓通氣輔助治療,控制氧流量4 ~8L/min,氧濃度0.3 ~0.6,呼氣末正壓2 ~6cm H2O,每小時根據患兒的血氧飽和度和血氣分析結果相應調整壓力[6];對照組給予面罩吸氧輔助治療,控制氧流量于4.5 ~5.5L/min,或鼻導管流量2L/min。
療效評價標準[7]患兒臨床表現治療前后比較。顯效:癥狀上呼吸困難消失、心率降至正常,體征上三凹征消失,動脈氧分壓(PaO2)達到80%以上、肺部啰音明顯減少。有效:癥狀、體征、心率、PaO2較治療前好轉。無效:患兒癥狀、體征、心率、PaO2無變化甚至加重需要氣管插管呼吸機機械通氣。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測定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的血氣分析,主要包括酸堿值(pH)、PaO2、動脈二氧化碳分壓(PaCO2);出院時住院費用及住院時長。
應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對進行本研究結果分析,血氣分析指標、住院費用、住院時長為計量資料用()表示,組間對比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臨床療效為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χ2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1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3.9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經治療后臨床療效比較[n(%)]
實驗組及對照組患兒治療前血氣分析pH、PaO2、PaCO2等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結束后,兩組患兒血氣分析結果pH、PaO2、PaCO2均顯著好轉,實驗組血氣分析結果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經治療后血氣分析結果比較

表2 兩組患兒經治療后血氣分析結果比較
?
實驗組患兒住院費用及住院時長與對照組相比均顯著減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住院費用及住院時長比較

表3 兩組患兒住院費用及住院時長比較
?
小兒肺炎為兒科常見的呼吸道疾病,當患兒在肺炎基礎上出現難以緩解的呼吸困難、意識狀態改變、肺部啰音明顯增加及明顯的影像學改變等情況即為重癥肺炎[8]。重癥肺炎的致病源大多數為細菌及病毒[9],病情發展快且重,治療病程長,并發癥多,住院治療花費高,而如不及時治療,可能危及患兒生命。各臟器支持治療為治療關鍵,且呼吸支持治療即糾正缺氧狀態和呼吸障礙應放在首位,因此選取適合且有效的氧療方式是臨床工作中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目前臨床上傳統的呼吸支持方法為面罩吸氧及鼻導管給氧,但面罩吸氧并不能有效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及呼吸功能,于是鼻塞式持續氣道正壓通氣作為新興的小兒給氧方式開始被廣泛關注及應用。鼻塞式持續氣道正壓通氣具有無創、操作簡易、成本低等優勢,并經大量研究實驗證明可以有效改善患兒肺部通氣及換氣功能[10],在小兒重癥肺炎的治療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本研究為進一步探討鼻塞式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小兒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優勢,對比了應用鼻塞式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與應用傳統面罩吸氧及鼻導管給氧治療后患兒臨床癥狀、體征改善的情況,結果顯示鼻塞式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可以快速有效的緩解呼吸困難、心率、三凹征、肺內啰音等臨床癥狀體征,總有效率可達96.15%,顯著優于面罩吸氧治療組。由此說明鼻塞式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小兒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有明確效果,其提供呼吸末正壓,使萎陷的肺泡再次開放,使肺不張區域重新擴張,改善通氣率,從而改善患兒臨床呼吸障礙癥狀[11]。且在本次研究中,實驗組僅有一例患兒治療無效、需要進一步行氣管插管、呼吸機機械通氣,證實應用鼻塞式持續氣道正壓通氣可避免機械通氣,進而避免機械通氣時出現的肺感染、氣壓傷[12]等并發癥,與宇麗等[13]研究結果一致。同時本研究還對比了兩組患兒的血氣分析結果,實驗組pH、PaO2、PaCO2等指標較對照組顯著好轉,顯示鼻塞式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可以有效增多肺部氣體交換,擴充有效肺容積,改善肺通氣及換氣功能,從而改善低氧血癥,減少CO2潴留,糾正呼吸性酸中毒[14]。鼻塞式持續氣道正壓通氣因具備迅速緩解癥狀、改善呼吸功能、避免機械通氣等優點進而可以縮短患兒住院時長、降低住院費用[15],減輕患兒家庭經濟負擔和人力負擔,本研究中實驗組的住院時長及住院費用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 <0.05),也證實了這一結論。
綜上所述,鼻塞式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小兒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效果好,可行性高,減少機械通氣、從而減少并發癥,有縮短住院時長、減少住院費用、減輕經濟負擔的優勢,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