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 芳
廣州市花都區第二人民醫院,廣東廣州 510850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間常見并發癥,多數患者因胰島信號受損導致血管內皮細胞遭到破壞,增加了并發妊娠高血壓的風險,合并兩種并發癥者治療難度大大增加[1]。臨床研究表明,妊娠期糖尿病并發妊娠高血壓容易出現尿路感染、羊水量異常增加、胎兒窒息、早產等多種不良母嬰預后[2]。因此妊娠期糖尿病并發妊娠高血壓的臨床治療備受人們的關注。飲食控制和健康運動是控制患者血糖,改善母嬰結局的常用手段[3],但也有專家認為[4]采取針對性藥物干預控制血糖血壓能夠進一步提升母嬰預后。本研究即對妊娠期糖尿病并發妊娠高血壓的治療經驗進行總結,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7 年6 月~2018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100 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并發妊娠高血壓患者進行研究。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50 例和對照組50 例。觀察組年齡22 ~38 歲,平均(30.6±4.3)歲,孕周33 ~38 周,平均(35.58±1.47)周,產婦類型:初產婦32 例、經產婦18 例;對照組年齡22 ~38歲,平均(30.5±4.5)歲,孕周33 ~38 周,平均(35.52±1.52)周,產婦類型:初產婦31 例、經產婦19 例。兩組患者的年齡、孕周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
納入標準:(1)符合《2014 年美國糖尿病學會糖尿病醫學診治標準》[5]中妊娠糖尿病相關診斷標準及《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診治指南(2015)》[6]中妊娠高血壓相關診斷標準;(2)胎兒發育正常;(3)年齡≤38 歲;(4)無意識或交流障礙;(5)孕產婦和(或)家屬知情同意,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妊娠期合并癥者;(2)妊娠前即存在糖尿病或高血壓;(3)有血液系統或免疫系統疾病者;(4)合并惡性腫瘤或嚴重感染者;(5)依從性很差或中途退出本研究者。
對照組接受物理干預治療:(1)飲食控制。根據患者體重、血糖血脂水平等綜合評估結果擬定飲食控制計劃,嚴格控制每日鹽分(2.8 ~4.5g/d)和營養物質(高纖維、高蛋白、高維生物食物為主)攝入。血脂過高或體重過重者減少脂肪攝入。食物攝入量則按照少食多餐原則。(2)健康運動指導。根據患者體質制定健康運動計劃,每日保證30 ~60min 的有氧運動(散步、健身操),注意避免進行劇烈運動,運動時要保持心率穩定,運動量適宜。
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給予藥物治療:飯前給予甘精胰島素注射液(商品名:來得時,德國 Sanofi-Aventis Deutschland GmbH 公司,S20090053)皮下注射;飯后口服硝苯地平緩釋片(滇虹藥業集團玉溪生物制藥有限公司,H53022058),首劑量為20mg/次,根據病情控制情況逐漸增加劑量至40 ~60mg;硫酸鎂注射液(江蘇正大天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H32022858)10g 加入至500mL 葡萄糖注射液(安徽際中制藥有限公司,H34022775)中靜脈滴注,病情嚴重時酌情使用鎮靜劑;適當給予鐵劑、葉酸口服。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2 周后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h 血糖(2h PG)]、血壓[收縮壓(SBP)、舒張壓(DBP)]、蛋白尿檢測結果、相關并發癥(胎膜早破、產后出血、羊水過多、酮癥酸中毒、早產、子癇、重度子癇前期、產后感染)情況以及新生兒相關并發癥(窒息、高膽紅素血癥、低血糖、胎兒窘迫)情況。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 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2 周后FPG、2h PG、SBP、DBP、蛋白尿檢測結果均低于同組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觀察組患者治療2 周后FPG、2h PG、SBP、DBP、蛋白尿檢測結果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2周后血糖、血壓、蛋白尿檢測結果比較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2周后血糖、血壓、蛋白尿檢測結果比較
?
觀察組患者相關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相關并發癥情況比較[n(%)]
觀察組新生兒相關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兩組新生兒相關并發癥情況比較[n(%)]
調查研究顯示,近幾年居民生活環境、工作壓力、不良生活習慣、妊娠期營養過剩等多種不良因素導致國內妊娠期女性并發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幾率越來越高,已經成為了影響產婦預后的常見并發癥[7]。臨床研究表明,妊娠期性激素分泌增加會產生明顯的胰島素抵抗作用,機體需增加胰島素分泌量以維持正常糖代謝,由于女性個體差異明顯,部分孕婦妊娠期胰島代償能力不足容易引發糖代謝異常[8]。而妊娠期糖尿病又會因血壓中高血糖特征導致機體多系統受損,進而引發血管病變,引起高血壓綜合征[9]。國內部分研究報道也指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因胰島代償能力不足和內皮細胞受損容易影響全身血管,從而增加高血壓的發生風險[10]。因此,妊娠期糖尿病并發妊娠高血壓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要。飲食控制和健康運動指導組成的物理干預方案是防控妊娠期糖尿病并發妊娠高血壓的主要手段,65%~80%的妊娠期糖尿病并發妊娠高血壓孕婦接受此方案干預后血糖、血壓能夠得到明顯改善,且不會對胎兒的正常生長發育產生影響[11]。大量文獻報道也指出,通過合理控制飲食和健康運動指導能夠維持機體營養均衡、提升免疫功能,有利于改善其血壓、血脂、血糖等指標,操作也十分簡單,臨床應用較廣[12-13]。本研究中對照組患者治療2 周后FPG、2h PG、SBP、DBP、蛋白尿檢測結果均低于同組治療前,也證實了這一點。有專家認為,單純依靠物理干預效果有限,采取藥物進一步控制血糖、血壓有利于減少母嬰不良預后發生風險[14]。但也有專家妊娠妊娠期用藥對胎兒生長發育的影響尚存在一定爭議[15]。本院在此方面積累了一定經驗,在物理干預的同時配合使用胰島素、硝苯地平緩釋片、硫酸鎂注射液等提高血糖、血壓控制效果。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2 周后FPG、2h PG、SBP、DBP、蛋白尿檢測結果均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患者及新生兒相關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可見采取必要的藥物控制血糖、血壓有利于提升母嬰預后。
綜上所述,物理干預配合藥物治療妊娠合并糖尿病并發妊娠高血壓療效顯著,可明顯提高血壓、血糖控制效果,改善母嬰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