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宇燕 邱玉蘭 盧月新
深圳市龍崗區婦幼保健院,廣東深圳 518172
人乳頭瘤狀病毒(HPV)為乳頭瘤空泡病毒A 屬,感染后可導致人體皮膚黏膜鱗狀上皮增殖。HPV 類型較多,目前研究發現HPV 感染與宮頸癌變存在密切關聯,且高危型HPV 是宮頸癌發生的高危因素,因此加強對HPV 陽性患者的早期診治,促進HPV 轉陰在宮頸癌防控中具有重要意義[1-2]。HPV 感染患者確診后常出現不同程度的負面情緒,影響生活質量,且HPV 感染治療時間較長,患者行為狀況也會影響治療效果。因此在HPV 陽性患者治療期間需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以改善患者身心狀態。本研究在婦科門診108 例HPV 陽性患者(2017 年1 月~2018 年10 月)治療期間,對54 例患者實施了護理干預,現報道如下。
將婦科門診2017 年1 月~2018 年10 月收治的108 例HPV 陽性患者按計算機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一般組(n=54)、干預組(n=54),一般組:年齡22 ~47 歲,平均(34.4±10.6)歲;學歷狀況:初中及以下21 例,高中及中專18 例,大專及以上15 例;干預組:年齡22 ~48 歲,平均(34.5±10.2)歲;學歷狀況:初中及以下20 例,高中及中專19例,大專及以上15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本課題經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意識清晰者;實施婦科檢查、細胞學檢查等確診為HPV 感染者,患者HPV-DNA 結果為陽性;初診患者;患者及家屬了解研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一般資料完整者;可進行正常言語溝通及用藥者。排除標準:孕產婦;哺乳者;陰道感染及其他感染性疾病者;其他嚴重組織、器官、系統病變者;存在宮頸手術史及嚴重宮頸病變者;中途退出研究或失訪者;無法自行填寫量表者;精神障礙者。
對一般組進行一般護理:在患者疾病確診后,為患者發放HPV 感染相關疾病知識宣傳手冊,并告知患者用藥方案、用藥注意事項,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性生活習慣,性生活時注意戴避孕套,戒煙戒酒,定期入院復查。
對干預組實施護理干預:(1)強化健康宣教:在患者疾病確診后,可及時邀請患者及家屬參與醫院組織的HPV 感染知識講座,并在知識講座后,采取疾病知識宣傳手冊輔助宣教,對患者及家屬進行一對一宣教,在一對一溝通過程中維持放松、安靜、隱私的環境,向患者詳細介紹病情,介紹高危型HPV 感染與宮頸癌的關系、高危型HPV 具體類型、HPV 感染的途徑、HPV 感染高危因素、HPV 感染發生率、治療手段、預后等,提升患者重視,并耐心回答患者的疾病疑問,改善患者整體認知,引導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逐漸糾正不良生活行為。(2)心理疏導:在患者確診后加強對患者的心理安撫,與患者溝通過程中保持言語溫和,尊重患者,積極引導患者表達內心想法,傾聽患者心理傾訴,告知患者HPV 感染較為常見,且通過規范化治療可治愈,向患者介紹治療成功病例,避免患者過度恐慌;告知其負面情緒對疾病控制效果的影響,引導患者進行情緒發泄,并可通過傾聽喜愛的音樂、看視頻來轉移注意力,緩解負面情緒,保持舒暢心態,積極配合治療。(3)強化用藥指導:耐心向患者介紹用藥知識,告知患者堅持用藥、按醫囑用藥的重要性,詳細介紹濫用藥物、擅自停藥的危害,并可引導患者家屬監督患者用藥,做好用藥記錄。(4)尋求社會支持:在院內定期組織病友會,邀請治愈患者分享疾病控制經驗,引導病友之間進行相互鼓勵,提升患者康復信心。
(1)評價患者心理狀態狀況,使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 評價患者干預前后焦慮和抑郁情緒狀況,當SAS >50 分時提示患者存在焦慮,SDS >53 分時提示患者存在抑郁[3]。
(2)分析患者用藥依從性狀況。隨訪6 個月后,使用Morisky 藥物依從性量表評定,涉及用藥的四個問題,包括存在忘用藥經歷、自覺癥狀改善時停藥、有時不按時用藥、自覺癥狀加重時停藥,當四種狀況均未出現時表示依從性良好[4]。
(3)分析患者生活質量狀況,使用諾丁漢健康量表(NHP),評價內容包括睡眠、精力、情感反應、疼痛、社會生活、軀體活動,總分換算為100 分,總分越高患者生活質量越差[5]。
(4)分析患者疾病歸轉狀況。隨訪6 個月,調查患者HPV 轉陰狀況。
干預組干預后SAS、SDS 評分與一般組組間對比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負面情緒變化比較(,分)

表1 兩組患者負面情緒變化比較(,分)
注:與干預前比較,*P <0.05
?
干預組用藥依從性良好48 例,一般組為32 例。干預組用藥依從性良好率88.9%顯著高于一般組59.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2.343,P=0.000 <0.05)。
干預組干預后NHP 評分與一般組組間對比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P <0.05
?
干預組隨訪6 個月HPV 轉陰42 例,一般組為28 例。干預組隨訪6 個月HPV 轉陰率77.8%顯著高于一般組51.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958,P=0.005 <0.05)。
HPV 感染與宮頸癌之間存在密切關聯,目前HPV 感染檢測已經成為宮頸癌篩查中的重點項目,隨著醫療技術逐漸進步,細胞學檢查技術、HPVDNA 檢查技術均獲得顯著發展,HPV 感染檢出率也明顯增高,為HPV 感染的早期治療及宮頸癌防治提供了基礎[6-8]。HPV 感染多在育齡期女性中發生,相關調查結果發現HPV 感染患者普遍存在認知不足狀況,且患者確診后心理壓力較大,存在較為明顯的負面情緒,影響患者治療依從性,也影響疾病治療效果[9-12]。
本研究中干預組干預后SAS、SDS、NHP 評分與一般組組間對比更低,干預組負面情緒及生活質量改善更顯著,負面情緒是影響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而負面情緒的出現與認知不足、擔憂預后相關。在干預組中,針對患者負面情緒狀況,對患者實施了知識宣教及心理疏導,通過強化健康宣教可提升患者對HPV 感染知識的認知,促進患者正確看待疾病,重視治療,配合治療,提升依從性及自護能力;通過心理疏導可針對性緩解患者心理負擔,減輕負面情緒對病情及治療依從性的影響,從而有效減輕負面情緒,減輕心理負擔,改善生活質量。HPV 感染病情影響因素較多,其中用藥依從性對患者病情控制效果影響較大,用藥不依從將直接影響治療效果。本研究中干預組用藥依從性良好率88.9%、隨訪6 個月HPV 轉陰率77.8%顯著高于一般組59.3%、51.9%,干預組不僅具備良好的用藥依從性,且病情控制效果更好,分析原因是護理干預中通過強化用藥指導可促進患者重視用藥,提升用藥依從性,保證用藥效果,提升病情控制效果;且在干預中可通過宣教、心理疏導、尋求社會支持等過程提升患者認知,提升患者主觀能動性及康復信心,促進患者配合治療,從而改善病情控制效果[13-15]。
綜上,對HPV 陽性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可改善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提升用藥依從性,促進HPV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