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華 陳衛診 曹正霖 黃素珍 高澤偉 鐘皇嬌 劉 凡
1.廣東省佛山市中醫院手術室,廣東佛山 528000 ;2.廣東省佛山市中醫院骨一科,廣東佛山 528000
醫院感染是指患者住院期間發生的感染,不包括入院前或入院時存在的感染。一旦發生感染,不僅會對患者的康復產生影響,還可能會導致其病情進一步加重;同時,醫院感染的發生也會增加患者自身的醫療擔負,一定程度上又會占用有限的醫療資源[1]。因此,在現代化醫院管理中,醫院感染的預防和控制是一項重要的臨床工作。近幾年,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不斷增長,老年患者的數量越來越多,特別是骨科脊柱老年手術患者是醫院感染預防和控制的重要群體。相關調查發現[2],老年骨科病房是醫院感染的高發科室,醫院感染的發生不僅會影響骨科老年手術患者的預后狀況,還會使其生活質量嚴重下降,甚至有危及患者生命的風險。所以,分析骨科脊柱老年手術患者的臨床特點,對其醫院感染發生的相關因素進行研究,進一步制定科學、合理的護理對策,對醫院感染率的良好控制具有現實的臨床意義[3]。本研究以我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脊柱手術患者為對象,通過臨床資料的回顧性分析,重點探討了骨科老年手術患者醫院感染的相關因素及護理對策。現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骨科2014 年2 月~2016 年10 月收治的老年脊柱手術患者1652 例,設為對照組。男770例,女882例;年齡60~90歲,平均(72.2±5.7)歲;合并基礎疾病:高血壓495 例,糖尿病396 例,冠心病284 例,高脂血癥125 例。同時,選取2017年2 月~2018 年10 月收治的老年脊柱手術患者426 例,設為觀察組。男204 例,女222 例;年齡60 ~90 歲,平均(71.8±6.0)歲;合并基礎疾病:高血壓122 例,糖尿病146 例,冠心病124 例,高脂血癥34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此次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對研究內容均知情同意。
1.2.1 研究方法 收集對照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對其進行回顧性調查和分析,包括性別、年齡、基礎疾病、住院時間、侵襲性操作等情況,統計老年手術患者醫院感染的發生情況,對感染部位及相關因素進行分類和總結。最后,針對分析結果提出護理對策,用于觀察組患者的護理干預,通過與對照組醫院感染發生率的對比,探討護理對策的可行性。
1.2.2 護理對策 針對骨科脊柱老年手術患者醫院感染發生的危險因素,制定科學、合理的護理對策進行干預,具體措施如下:(1)積極治療基礎疾病:骨科老年手術患者基礎疾病的存在與醫院感染的發生密切相關,治療基礎疾病,改善患者的全身狀況,也是促使其病情康復的前提條件。(2)做好一般護理:落實消毒隔離制度,限制人員流動,是預防交叉感染的關鍵;病房每日通風,定期進行消毒,為患者提供舒適、安全的住院環境,也是避免不良因素發生的重要基礎;做好口腔、皮膚護理工作,則可以進一步提升老年患者的服務質量。(3)規范診療操作:侵襲性操作時,注意動作輕柔、緩慢,選擇適宜的導管進行操作,同時強化無菌技術,保持導管清潔,及時更換和拔除受損、受污導管。(4)規范用藥:根據抗菌藥物的應用原則指導手術預防性用藥,麻醉開始時首次給藥,術中給予第2 劑,總預防用藥時間盡量不超過24h;如有感染跡象發生,及時采集標本進行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從而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依據。(5)加強手衛生:手傳播細菌造成的感染是醫院感染發生的一個重要因素,采取正確的方法洗手是預防醫院感染發生的重要環節;醫務人員應佩戴手套,醫療操作前后洗手,加強手衛生。
參照衛生部頒布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4-6]對醫院感染的發生情況進行判定,無明確潛伏期,入院48h 后出現感染,結合臨床癥狀、細菌學培養、血常規等檢查確診。
對照組1652 例老年手術患者中,發生醫院感染50 例,感染率為3.03%;其中,下呼吸道感染19 例(38.00%)、泌 尿 系 感 染13 例(26.00%)、骨牽引眼感染12 例(24.00%)、其他部位感染6 例(12.00%)。根據不同組別分析老年手術患者的臨床資料,年齡、基礎疾病、住院時間、侵襲性操作是影響骨科脊柱老年手術患者醫院感染發生的危險因素(P <0.05),性別對醫院感染的發生無明顯影響(P >0.05)。見表1。

表1 骨科脊柱老年手術患者醫院感染的單因素分析
上述各項數據進行Logistic 回歸分析,高齡、合并基礎疾病、住院時間長、施行侵襲性操作為影響骨科脊柱老年手術患者醫院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P <0.05)。見表2。

表2 Logistic回歸分析
根據對照組患者醫院感染發生的危險因素,制定科學、合理的護理對策,從積極治療基礎疾病、做好一般護理、規范診療操作、規范用藥、加強手衛生多個方面開展護理干預,并用于觀察組醫院感染控制的護理當中。最終數據顯示,觀察組醫院感染發生率為0.94%(4/426),與對照組醫院感染發生率的3.03%(50/1652)相比明顯降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832,P <0.05)。
本研究顯示,對照組1652 例患者中,有50 例發生醫院感染,感染率為3.03%;其中,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骨牽引眼感染、其他部位感染分別占38.00%、26.00%、24.00%、12.00%。由結果可知,下呼吸道感染是骨科老年手術患者醫院感染的主要類型,這是因為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種基礎疾病,循環及呼吸系統疾病和各種侵入性操作可使患者肺部出現淤血、水腫情況,支氣管黏膜水腫可為細菌的生長繁殖提供有利條件;特別是老年人吞咽功能減退、消化功能降低,食管反流、嗆咳、誤吸等現象的發生一定程度上會增加手術患者吸入性感染的幾率[7]。泌尿系感染的發生僅次于下呼吸道感染,其主要與留置尿管、尿失禁、排尿困難、尿潴留等情況有關。骨牽引眼感染的發生則與老年患者皮膚抵抗力低下、煩躁多動使骨牽引針偏移等因素相關[8]。所以,下呼吸道、泌尿道、牽引眼是骨科老年手術患者醫院感染的主要部位,應加強呼吸道及口腔護理,協助患者咳嗽、排痰,時刻保持口腔清潔,牽引眼的局部皮膚保持干燥、清潔,及時更換受污染敷料,以此才能有效避免下呼吸道、泌尿道、牽引眼等部位的感染發生。
本次通過對照組50 例發生醫院感染的骨科脊柱老年手術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發現醫院感染的存在與老年手術患者年齡、基礎疾病、住院時間、侵襲性操作等因素密切相關(P <0.05);Logistic 回歸分析顯示高齡、合并基礎疾病、住院時間長、施行侵襲性操作為骨科脊柱老年手術患者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P <0.05),與文獻報道的結果相似[9]。究其原因,主要是老年人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組織器官出現退行性病變,免疫功能低下、多臟器功能衰退可促使患者醫院感染發生幾率增加[10]。與此同時,手術患者住院時間越長,醫院感染的幾率就越高,二者呈顯著的相關性;另外,老年骨科患者的器官組織再生能力降低,骨痂生長愈合緩慢,長期住院、臥床靜養,加之原發基礎疾病的影響,容易增加醫院交叉感染的發生幾率,故醫院感染率有所升高[11]。老年骨科患者合并的基礎疾病較多,包括高血壓、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等,而老年男性患者又有尿潴留、前列腺增生等病史的存在,各類嚴重慢性疾病的發生均會增加醫院感染的發生率。侵襲性操作也是醫院感染發生的一個重要因素[12-13],留置導尿管、氣管插管等侵襲性操作會破壞機體的自然防御屏障,又會為病原菌的侵入和定植提供便利條件,為此也會促使醫院感染的發生幾率進一步升高。
針對骨科脊柱老年手術患者醫院感染發生的危險因素,制定科學、合理的護理對策進行干預,是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關鍵[14]。本研究從積極治療基礎疾病、做好一般護理、規范診療操作、規范用藥、加強手衛生等多個方面提出、制定了預防控制醫院感染發生的護理對策,并用于觀察組患者的護理干預之中。從最終的結果來看,觀察組醫院感染發生率為0.94%,低于對照組醫院感染發生率的3.03%,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與有關報道的結果相似[15],充分說明針對骨科脊柱老年手術患者醫院感染發生的危險因素制定科學、合理的護理對策,有助于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率。總之,骨科脊柱老年手術患者多合并各種基礎疾病,加之骨折損傷、臥床時間長、侵入性操作、機體抵抗力下降等原因導致患者醫院感染發生率不斷升高。醫務人員應高度重視,針對具體的危險因素積極制定科學、合理的護理防范措施對醫院感染進行控制,進一步加強對易感高危人群的監測,明確相關危險因素,從而針對性予以有效的護理干預,盡可能穩定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狀態,從而控制、減少骨科脊柱老年手術患者醫院感染的發生。
綜上所述,各種相關因素可導致骨科脊柱老年手術患者發生醫院感染,這對老年患者健康和生命的危害較大,醫務人員應引起高度重視,針對具體因素提出科學、合理的護理對策,以此預防、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