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進花
深圳市龍崗區中醫院眼科,廣東深圳 518172
兒童弱視是臨床常見的眼科疾病,且其發病率正逐年上升,對患兒視覺功能、視力的影響極大,不僅影響患兒的學習生活,還加重患兒及家屬的心理負擔,因此早診斷、早治療對患兒的預后極其重要[1]。目前其主要治療方法為針對弱視的綜合訓練[2-3],大量的臨床研究[4]表明,其訓練依從性的好壞直接影響患兒訓練的效果及預后,依從性低的患兒往往臨床療效差。國內有研究[5]發現弱視患兒行弱視綜合訓練完全依從率為0,能達到訓練時間要求的患兒僅14.36%,能科學遮蔽的患兒僅18.78%,說明國內患兒進行弱視訓練的依從性極低。因此怎樣提高患兒訓練依從性是保證患兒臨床療效的關鍵,而強化護理干預可促進家屬對患兒監督及指導。本研究旨在探討強化護理干預在提高弱視患兒訓練依從性中的作用。
選取2017 年1 月~2018 年1 月我院弱視患兒76 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38 例)和觀察組(38 例)。對照組男21 例,女17 例;平均年齡(5.8±1.4)歲;弱視原因:屈光不正18 例、屈光參差8 例、斜視12 例;觀察組男22 例,女16 例;平均年齡(6.0±1.4)歲;弱視原因:屈光不正20 例、屈光參差7 例、斜視11 例。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臨床試驗倫理準則,家屬知情同意,且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兩組患兒均進行弱視綜合訓練,先矯正屈光不正,予以遮蔽療法、精細作業訓練、視覺恢復訓練等。觀察組弱視綜合訓練再強化護理干預:(1)建立患兒信息檔案:登記患兒年齡、性別、住址及聯系電話;詳細記錄患兒病史、診斷、弱視原因及程度等;追蹤隨訪患兒復查時間、治療方法、視力、視覺功能等情況。(2)進行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導:專科護士對患兒家屬詳細講解關于兒童弱視的相關知識(包括疾病的原因、臨床表現、治療方法等),現場指導患兒家屬怎樣監督及幫助患兒家庭訓練(如撿彈珠、 穿珠珠等精細訓練方法)。對患兒家屬進行心理疏導,幫助家屬消除不良心理,增強信心幫助患兒訓練。(3)跟蹤記錄患兒弱視訓練內容及完成情況:指導及幫助患兒家屬記錄患兒訓練完成情況,如科學用眼、科學戴鏡、精細訓練、規律遮蔽等完成時間及次數。(4)按時隨訪:每2 周由所管的專科護士進行電話回訪一次,每4 周可進行家訪一次,動態了解患兒弱視訓練情況、視覺功能及視力恢復情況,對患兒及家屬存在的疑惑進行耐心講解及指導。要求患兒家屬督促患兒進行定期復查視覺功能及視力情況,并做好詳細的記錄。
視力恢復到0.9,定期隨訪3 年,視力不再下降,即基本治愈;視力檢測進步2 行或以上,即進步;視力下降、不變或只進步1 行,即無效。總有效率=(總例數-無效例數)/總例數×100%。
強化護理干預6 個月后,記錄兩組患兒能科學用眼、堅持戴鏡、規律訓練、科學遮蔽的例數;記錄患兒最佳矯正視力;判斷患兒視覺功能情況:最佳矯正視力0.6 ~0.8 為輕度弱視,0.2 ~0.5 為中度弱視,≤0.15 為重度弱視。
統計學處理軟件采用SPSS19.0,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分別以()、(%)表示;兩組間計量資料、計數資料、等級資料分別采用t 檢驗、χ2檢驗及秩和檢驗。以P <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臨床療效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145,P=0.041),見表1。
觀察組患兒科學用眼、堅持戴鏡、規律訓練、科學遮蔽等依從性較對照組顯著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護理干預前,采用秩和檢驗分析,兩組患兒視覺功能分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Z=1.087,P=0.231);護理干預后,對照組患兒與干預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3.145,P=0.034),觀察組患兒與干預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5.677,P=0.000);干預后,兩組患兒視覺功能分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2.787,P=0.045)。見表3。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

表2 兩組患兒依從性比較[n(%)]

表3 兩組患兒視覺功能的比較
兒童弱視如若治療不及時,會導致患兒視力持續下降、視功能受損,對患兒的學習及心理帶來極大的影響。綜合訓練療法目前已比較成熟,其臨床療效顯著優于單一療法[6-8]。綜合訓練治療包括科學用眼,避免長時間用眼致眼睛疲勞;堅持戴鏡矯正屈光不正,呈現清晰物像于視網膜;規律訓練促進視力恢復;合理遮蔽健眼可改善因健眼對弱視眼的抑制作用[9]。在綜合訓練基礎上強化護理干預,強化進行精細訓練及多媒體訓練,可刺激視覺敏感性,促進視覺功能正常的發育,從而提高視力,可明顯提高療效。本研究結果顯示,在綜合訓練上強化護理干預能明顯提高臨床療效(P <0.05),與國內研究[10]得到相似結果。
弱視綜合訓練療法的臨床療效取決于患兒的依從性[11]。有研究[12]發現患兒弱視綜合訓練療法的依從性較差。因為弱視患兒絕大部分年齡較小,不能堅持戴鏡及遮蔽眼睛,容易對訓練產生厭倦心理;另外患兒家屬對弱視不能正確的認識疾病的嚴重性,缺乏耐心,不能長期堅持督促、幫助患兒堅持訓練;還有醫護人員僅在離院時予以口頭醫囑,無法進行后期的督促及指導,也降低了患兒訓練的依從性。而綜合訓練上強化護理干預可在患兒離院后再進行一系列的干預措施。(1)建立詳細的患兒信息檔案,方便后期的聯系隨訪;(2)進行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導。通過發放健康教育手冊并詳細講解使患兒家屬全面認識兒童弱視的嚴重性及治療方法等;現場指導患兒家屬怎樣監督及幫助患兒家庭訓練(如撿彈珠、 穿珠珠等精細訓練方法);對患兒家屬進行心理疏導,讓患兒及家屬主動配合治療;(3)督促患兒家屬記錄弱視訓練內容及完成情況;(4)定期進行電話隨訪及家訪,可促進交流,并能及時督促患兒進行訓練。從而提高患兒弱視訓練的依從性[13-14],隨著患兒訓練依從性的提高,進而其視力得到矯正,視覺功能進一步改善。本研究亦發現觀察組患兒的科學用眼、堅持戴鏡、規律訓練、科學遮蔽等依從性顯著高于對照組(P <0.05);且在護理干預后,兩組患兒視覺功能分級有統計學差異(P <0.05)。國內有研究[15]結果提示優質的護理能提高患兒弱視訓練的依從性,改善視覺功能。
綜上所述,強化護理干預綜合訓練能提高患兒訓練效果及訓練依從性,并能改善患兒視覺功能及視力。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