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偉琴
深圳市羅湖區婦幼保健院婦產科,廣東深圳 518000
子癇前期是妊娠期出現的特有并發癥,與妊娠高血壓發生發展存在密切聯系。根據孕周進行分型,其中生在孕34 周前為早發型,之后則為晚發型,前者危害遠大于后者[1]。重度子癇前期具有發病早、進展較快及圍生兒病死率高等危害,若產前對相關知識不了解,不及時診斷治療,則會誘發全身多臟器損害,形成重度子癇前期所致母體重要器官損害、胎盤缺血缺氧、胎兒生長發育受限以及胎死宮中等不良妊娠結局[2]。我院近期對重度予癇前期者予以整體護理干預,以提高分娩質量,降低孕婦后遺癥及圍生兒死亡率,現報道如下。
收集2017 年6 月~2018 年12 月在本院治療的60 例重度子癇前期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30 例。試驗組患者年齡25 ~32 歲,平均(28.9±3.1)歲,孕齡37 ~39 周,入院時平均動 脈 壓 為(126.44±13.22)mm Hg,24h 尿 蛋 白 定量為5.0 ~5.6g;對照組患者年齡24 ~31 歲,平均(28.5±3.2)歲,孕齡37 ~39 周,入院時平均動脈壓為(126.46±13.19)mm Hg,24h 尿蛋白定量為5.0 ~5.6g。兩組平均年齡、孕齡、入院時平均動脈壓及24h 尿蛋白定量等經統計學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經倫理委員會通過。
納入根據《婦產科學》[3]中重度子癇前期予以診斷的患者,均為初產婦;年齡26 ~35 歲;孕周26 ~30 周,單胎;患者本研究存在知情權并簽署相關同意書,實驗經倫理委員會監督、批準。
合并胎盤早剝、肝腎功能不全等嚴重妊娠高血壓并發癥;出血性疾病者、血液系統疾?。簧w征不穩定者。
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方案[4]。試驗組予以整體護理方案[5],操作如下:(1)健康教育:針對整個護理期間涉及到的重度子癇前期相關知識進行授教,并對常出現問題的管理方式教于患者及其家屬,讓患者對自身情況進行了解,預知預后情況,并提升自我判斷能力;(2)用藥護理:在治療期間根據依據予以適宜的藥物,對用藥途徑、濃度、劑量以及時間均準確運用,做好藥物用量、不良反應以及效果的相關記錄,以便于對合理安全用藥進行參考。將藥物治療作用和不良反應均告知患者,以提高患者依從性、護理配合度以及護理理解度,參與并確定終止妊娠時機;(3)環境和體位護理:確保孕婦所處的環境安靜、舒適、整潔、明暗適宜,限制并減少家屬探訪的次數,以幫助患者預防外界所接收到的不良情緒刺激,睡眠質量得以提高。孕婦推薦采取左側臥位,有助于降低腹主動脈及下腔靜脈的壓力,以增加回血量,改善腎血流量,改善胎兒血液循環。此外叮囑患者于中晚期妊娠時避免長時間站立、坐位,防止過度勞累,保證休息;(4)精神、社會、心理支持:患者于入院后即接受精神安慰及心理護理,護理人員熱情接待孕婦,在告知患者院內情況、項目方法以及預期療效等進行詳細講解,需要具備責任心,業務能力、溝通能力較強及工作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提供全程護理。除護理人員外,選擇一位較為親密的家屬陪伴患者,與護理人員一起鼓勵并安慰患者,使其治療信心增強。尤其是分娩階段,若患者宮頸條件成熟、病情控制良好可采取自然分娩方式,人工破膜之后予以縮宮素注射以引產。若存在宮縮且存在腹部陣痛,則協助分娩,對分娩過程進行講解以緩解患者恐懼、焦慮心理。教授患者如何進行無痛分娩的促進動作,將壓迫法、按摩法以及深呼吸法應用于分娩過程中,以緩解疼痛,促進縮短。分娩中可令其丈夫陪伴,分娩結束后母嬰在同一病房。經2d 治療后仍未良好控制病情,若存在宮內胎兒窘迫則立即妊娠終止。告知患者終止妊娠的必要性,主要強調安全性,以消除術中不安情緒,使得接受治療處于最佳狀態。產后對產婦血壓進行密切觀察,及時喚醒患者;(5)新生兒護理:重度子癇前期胎兒易存在慢性缺氧癥狀,隨分娩進展病情易加重,因此采取鎮靜劑易影響胎兒呼吸,使肌張力降低,需護理人員及時做好分娩后搶救新生兒的準備。
1.5.1 母體結局、圍生兒結局以及護理滿意度 觀察并記錄期待治療時間,腦血管意外、胎盤早剝、產后出血以及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減少(HELLP)綜合征等母體并發癥發生情況;記錄體重、新生兒Apgar 評分(阿氏評分)[6]以及新生兒生存率等圍生兒情況,其中Apgar 評分中總分數低于7 分提示新生兒輕度窒息,分數低于4 分提示新生兒重度窒息,分數在7 ~10 分間為正常新生兒。采取院內自擬護理調查表(問卷內容效度指數為0.855,Crombach’s α 表示內部一致性,總問卷Crombach’s α 系數為0.879,存在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對護理滿意度進行評價。
1.5.2 血清指標檢測 護理前后于次日清晨取孕產婦空腹靜脈血3 ~5mL,離血漿血清并分別密封保存置于-20℃保存待用,采用血流變分析儀對血漿粘度水平進行檢測;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對D-二聚體、血清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及胎盤生長因子(PLGF)進檢測,試劑盒由武漢純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應用SPSS17.0 進行評價,期待治療時間、產后2h 出血量、新生兒體重、血漿粘度、D-二聚體、IGF-1 及PLGF 水平等采用t 檢驗,以()表示,計數資料如母體并發癥、新生兒存活、護理滿意度以及Apgar 評分等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期待治療時間縮短,母體并發癥較低,產后2h 出血量較少,新生兒體重、存活率及護理滿意度較高(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母體結局、圍生兒結局以及護理滿意度比較
治療后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Apgar 評分≥7新生兒率較高(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新生兒Apgar評分比較[n(%)]
干預后兩組血漿黏度以及D-二聚體均降低,血清IGF-1 及PLGF 水平均升高(P <0.05);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血漿黏度以及D-二聚體較低,血清IGF-1 及PLGF 水平較高(P <0.05),見表3。
表3 血漿黏度、D-二聚體水平、血清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及胎盤生長因子比較

表3 血漿黏度、D-二聚體水平、血清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及胎盤生長因子比較
注:t1 為試驗組干預前后比較,t2 為對照組干預前后比較,t3 為干預后試驗組和對照組比較
?
重度子癇前期患者較正常產婦纖溶活性低,臨床表現以蛋白尿、水腫以及高血壓為主[7],易引起一系列并發癥,新生兒缺氧缺血腦病發生率、胎兒呼吸窘迫發生率及產后大出血發生率顯著提升,對孕婦、胎兒造成嚴重的危害[8]。由于發生于前期嬰結局較后期差,重度子癇前期病情兇險,若無法合理、及時處理干預,則會誘發子癇發作,不但應進行有效治療,還應采取適宜的護理干預[9]。重度子癇好發于初產婦,產婦與入院后對環境的陌生及疾病的不良認知導致對治療的不確定性和對疾病的焦慮,同時對醫護人員缺乏信任,對分娩方式不了解[10]。隨著重度子癇的進展、子癇發作,致使胎兒宮內缺氧,甚至出現窒息死亡[11]。因此采取適宜的干預方式以幫助重度子癇孕婦平安度過妊娠期,確保母嬰健康。整體護理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的干預方式,以護理程序為基本框架,系統化進行護理管理以及臨床護理,并對患者精神、文化、社會、心理以及生理等進行綜合性護理,對患者護理需求予以滿足,進而提高良好的護理服務[12]。我們通過整體干預,使患者期待治療時間有所縮短,母體并發癥顯著降低,產后2h 出血量較對照組少,新生兒體重、存活率、護理滿意度以及Apgar 評分≥7 新生兒率較高。
重度子癇前期者血脂水平,微循環系統受影響,血管內皮細胞損傷,體內凝血酶和纖溶酶活性降低,從而D-二聚體等纖維蛋白的降解產物水平增高,機體處于高凝狀態[13]。IGF-1 是一種具有調節細胞生長、增殖以及侵蝕作用的細胞因子,在妊娠中IGF-1 這種具有調節作用的細胞因子能促進胎兒各器官以及內分泌腺體發育,從而滋養細胞侵入及遷移,使新生兒新陳代謝得以調節,胎盤正常發育,妊娠和胎兒營養供應正常,IGF-1 是診斷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重要指標[14]。有研究顯示,較正常孕婦相比重度子癇前期患者IGF-1 水平低,并呈正相關。PLGF 是由合體滋養細胞及細胞滋養細胞分泌的血管內皮生長因子,重度子癇前期者處于胎盤缺血缺氧狀態,因此滋養細胞合成PLGF 水平較低,孕婦滋養細胞增殖和浸潤能力有限[15]。我們研究顯示,經整體護理干預后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血漿粘度以及D- 二聚體較低,血清IGF-1 及PLGF 水平較高,證實整體護理干預能從改善重度子癇前期患者血管內皮功能、促進胎盤滋養細胞侵入與遷移方面,以改善重度子癇前期患者病情及母嬰預后。
本試驗對我院收治60 例重度子癇前期患者母體結局、圍生兒結局、護理滿意度及血液指標進行研究,證實整體護理應用于重度子癇前期效果突出,有效降低母體并發癥發生率,改善母嬰結局,護理滿意度較高,改善相關血液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