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軒 李 建 陸日嬌 周春霞
廣東省湛江市第一中醫醫院內一科,廣東湛江 524043
高血壓已經成為我國中老年人們?;嫉募膊。彩翘悄虿〉闹匾喜Y之一。糖尿病患者中,約有50%患者合并有高血壓疾病史,而高血壓患者中,則約有5%患者合并有糖尿病[1]。高血壓已經成為嚴重威脅中老年居民健康水平的疾病,甚至疾病越來越趨向年輕化,嚴重降低了居民整體的健康水平[2]。該疾病目前沒有徹底根治的方法,主要是以藥物控制患者的血壓。但是在服藥期間,也要配合科學的飲食、運動等習慣,才能確保血壓的穩定和平衡。延續性護理干預在高血壓病護理實踐中的應用已經得到普遍的認可,能提高患者服藥治療的依從性,顯著提高患者血壓的控制水平,顯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3-4]。本研究選取2015 年6月~2016 年6 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壓患者80 例,對延續性護理干預降低高血壓患者血壓的積極作用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選擇2015 年6 月~2016 年6 月我院就診的高血壓患者80 例為研究對象,將其中實施常規護理的40 例患者設為對照組,另外40 例給予延續性護理的設為觀察組。對照組中男23 例,女17 例,年齡48 ~78 歲,平均(65.2±5.5)歲,病程1 ~15年,平均(8.50±3.20)年;觀察組男22 例,女18 例,年齡45 ~76 歲,平均(65.5±5.0)歲,病程1 ~13年,平均(8.55±3.25)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颊呔鶡o心、腦、肝腎等功能方面的合并癥,無嚴重感染性疾病;所有患者治療前持續心電圖動態監測結果顯示舒張壓均≥90mm Hg,收縮壓≥140mm Hg。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接診患者之后,告知患者定期監測血壓,告知患者服藥期間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定期要求患者復查,告知注意事項;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如下護理干預:(1)電話回訪,出院后1 ~4 周,1 周/次;5 ~10 周,2 次/周,共電話回訪7 次。內容包括:調查患者高血壓服藥期間健康知識的掌握情況,告知堅持服藥的重要性,并且主動解釋藥物不良反應及相關注意事項,提升患者的重視程度,能主動堅持服藥;(2)出院在家,護士定期電話訪問,了解患者的護理需求和家庭現狀,更新護理干預實施計劃,并且積極與家屬溝通,讓家屬全面配合,并讓家屬負責監督患者。首先給予飲食護理,先對患者的飲食喜好進行調查,然后每天制定水果、蔬菜以及油鹽等的攝入量,主動為患者搭配飲食,甚至可以為患者制定每周飲食計劃和每月飲食計劃,讓患者尤其注意鹽的攝入,炒菜應該以清淡為主,禁止使用腌制的食物,少食內臟,咸菜等,多食用維生素、纖維素以及蔬菜水果等,根據患者的體重、年齡和病情,控制飲食和運動量。然后給予患者運動鍛煉專業指導,高血壓患者堅持有氧運動非常重要,運動幅度不能過大,強度適中,不能強行過于操練。過度訓練不僅產生不良好的效果,還會造成不利的影響。輕中度高血壓患者可以快走、跳廣場舞,關節操等;中度、重度高血壓患者可以床旁活動或者肢體活動,告知患者睡前進行被動肢體運動和按摩,降低發生體位性低血壓、意外風險的發生概率,調節患者的運動方案,促進患者病情康復。
比較護理前后兩組患者收縮壓和舒張壓水平變化;采用SF-36 量表對患者生活質量量進行評價,0 ~100 分,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質量越高[5]。
所有數據均納入到SPSS20.0 的Excel 表中,進行對比和檢驗值計算,百分數占比為例數/總例數,比較使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 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后兩組患者血壓水平明顯降低,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前后血壓水平變化比較(,mm Hg)

表1 兩組護理前后血壓水平變化比較(,mm Hg)
?
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分)
?
高血壓屬于慢性疾病,目前治療的目標主要是控制患者的血壓水平,藥物治療是首選方法,藥物的合理選擇及患者的積極配合,是穩定患者血壓水平的關鍵[6]。在我國,老齡化的進程在不斷的加速,高血壓患者也越來越多,高發病率使得高血壓疾病成了較為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也影響了老年患者出現心腦血管相關疾病發病率,極大的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而往往很多患者對高血壓疾病的潛伏期和發病期的危險評估不夠準確,很容易出現用藥不合理或者用藥依從性不高等問題[7]。這些問題導致患者出現自行停藥或者自行更換藥物等現象,降低了血壓控制的效果。延續性護理是以社區為中心開展的一種護理干預方法,從患者服藥期間的飲食、生活和運動等各方面,進行積極干預。延續性護理所有護理活動開始前,都是經過一系列的設計,根據患者不同的健康照顧場所,從醫院到患者出院回歸家庭中的每一個階段都進行護理干預,所有護理干預都根據不同的條件和水平,進行協作性和連續性護理,根據醫院、家庭的基礎環境,經過醫院制定處原計劃,幫助患者轉診,患者能順利回歸家庭中,同時,積極為患者在家庭或社區中,提供重要的指導和幫助,加強患者家庭的隨訪。通過出院后的延續性護理,對患者進行跟蹤監督和回訪,最終能全面提升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提高患者血壓控制水平,從而改善患者整體的生活質量[8-10]。
在本研究中,針對觀察組患者實施積極的護理干預,最終觀察組患者干預后的舒張壓和收縮壓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 <0.05),觀察組患者的整體生活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 <0.05)。延續性護理中,對患者的運動進行指導,定期進行家庭隨訪,檢查患者運動計劃的落實情況;提供科學的飲食配合指導,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患者出院后第2 周進行一次家庭隨訪,4 周/次,30min/次[11-13]。通過積極的延續性護理干預,最終患者的血壓控制效果理想,且患者的生活質量各項積分均較對照組得到了較好的改善(P <0.05),王力等[14-15]的研究,均對延續性護理做了一定的分析探討,也得出了與本研究類似的結論;可見,隨著高血壓患者的不斷增加,居家護理的需求和重視也越來越多,高血壓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實施延續性護理措施對臨床療效及生活質量的提升都有著重要作用。
綜上,對于高血壓患者實施積極延續性護理干預,能顯著改善患者的血壓控制水平,維持穩定,并且能提高患者整體生活質量,有積極推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