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勇 熊禮寬 麥光興 沈 楷 羅茗月 嚴澤浩
深圳市寶安區婦幼保健院中心實驗室 (深圳出生缺陷重點實驗室),廣東深圳 518102
人巨細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亦稱涎病毒,因其能夠導致被感染細胞腫大且形成核內包涵體故而得名。其感染廣泛,據報道我國的孕婦抗體陽性率可高達95%[1]。HCMV 通過垂直傳播、圍產期接觸等方式可引起胎兒的宮內感染和嬰幼兒的圍生期和產后感染。盡管HCMV 多引起無癥狀感染,但對免疫力低下人群如嬰幼兒、艾滋病患者、免疫抑制患者卻可能引發嚴重疾病,如聽力缺陷、神經系統發育延遲等[2-3]。目前HCMV 的實驗室診斷最常使用的直接證據主要是HCMV DNA的檢出[4-5]。因HCMV DNA 可以在人體的多種體液樣本中檢出且有各自的一些特點,因此本研究通過對孕婦乳汁、羊水及嬰幼兒痰液、尿液和血液中HCMV DNA 的檢測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和總結,以便為臨床選擇、組合各種體液樣本行HCMV 檢測工作提出改進的建議。

表1 不同樣本HCMV DNA檢出率比較
選 取2017 年1 月~2018 年6 月 在 深 圳 市寶安區婦幼保健院行HCMV DNA 檢測的病例共4524 例,其中孕婦1089 例,年齡18 ~47 歲,平均(28.6±9.7)歲;男患兒2169 例,女患兒1227 例,年齡0 ~12 個月,平均(2.48±1.59)個月。
乳汁、尿液樣本由患兒家長采集2mL 以上于帶蓋無菌杯;住院患兒痰液由醫護人員使用吸痰器采集痰液于帶蓋無菌杯;外周血樣本采集2mL 于EDTA-K2 抗凝管或干燥管;羊水樣本采集于15mL無菌離心管。所有樣本立即送檢或置于4℃保存。血清樣本需3000r/min 離心10min 分離血清備用。
HCMV 檢測采用廣州中山大學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人巨細胞病毒核酸定量檢測試劑盒(PCR-熒光法)及美國ThermoFisher 公司ABI 7500 型實時熒光定量PCR 系統進行檢測。操作均按照廠家說明書進行操作,HCMV DNA 按照廠家試劑盒說明書中規定以載量≥500 拷貝數/mL 為陽性。
采用SPSS17.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的檢出率以百分率表示。按照不同特征分組間的HCMV DNA 檢出率比較采用χ2檢驗。
將孕婦分為18 ~34 歲組及35 歲以上組,其HCMV DNA 檢出率分別為7.65%(75/980)及5.17%(6/116),兩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933,P=0.452);男性及女性新生兒的檢出率分別為47.58%(315/662)及47.13%(205/435),差 異 無統計學意義(χ2=0.022,P=0.902);1 歲以內男性及女性的嬰幼兒的檢出率分別為42.69%(616/1443)及44.98%(345/767),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07,P=0.321)。
痰液、尿液、乳汁、血清及羊水的HCMV DNA 檢 出 率 分 別 為48.77%(398/816),33.48%(627/1873),77.36%(492/636),12.06%(116/962),0.42%(1/237)。而各種樣本的檢出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選取20 例同時抽取了痰液、尿液、母親乳汁及血清樣本行HCMV DNA 檢測的病例,對檢出率進行比較,見圖1??梢娡徊±难宓腄NA 載量比其他體液更低,而痰液和尿液的載量更高。另外母親乳汁是否檢出HCMV DNA 并不決定嬰幼兒的體液樣本是否能檢出。

圖1 20例樣本的痰液、尿液、母親乳汁、血清的HCMV DNA結果直方圖
按照感染時間將HCMV 感染分為宮內感染(羊水檢測HCMV DNA 陽性)、先天感染(出生后14 天及以內)、出生圍生期感染(出生后3 ~ 12 周)、生后感染(出生后12 周)進行HCMV DNA,其檢出率不斷升高,分別為0.4%(1/237),13.5%(7/52),35.1%(692/1972),49.0%(385/786)[1]。且不同時期的檢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有癥狀成年患者的HCMV DNA 檢出率為9.5%(2/21),無癥狀成年患者為10.1%(86/855),兩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06,P=1.000)。有癥狀兒童患者檢出率為43.2%(1032/2388),無癥狀兒童患者為48.5%(175/361),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3.523,P=0.069)。但兒童的HCMV DNA 檢出率明顯高于成人(χ2=331.716,P <0.001)。

表2 不同感染時間HCMV DNA檢出率比較
選取了12 例診斷為HCMV 感染且進行抗病毒治療的患者的血清樣本進行治療效果進行監測。其中1 例抗病毒治療1 月后轉陰1 月后再次檢出HCMV DNA,繼續治療1 月后再次轉陰;其余11 例樣本轉陰時間為0.4 ~4 個月不等,平均為(1.35±0.76)個月。
巨細胞在我國的感染及其廣泛,且HCMV 的原發感染多發生于嬰幼兒時期[6]。本文中HCMV DNA 在孕婦的總體檢出率為7.39%,且與孕婦是否高齡無關(參照產前診斷35 歲)。而新生兒及1 歲以內嬰幼兒的檢出率分別為47.40%及43.48%,且并無性別差異。嬰幼兒的檢出率較高,可能與其自身生理性免疫力較為低下及母源性的感染有關。
乳汁的檢出率高達77.36%,但孕婦其他體液樣本的檢出率僅為6.58%,且大多數為無癥狀感染者。從本文20 例同步測定了多種體液的病例來看,母親乳汁是否檢出HCMV DNA 并不決定嬰幼兒的體液樣本是否能檢出,國外的研究報道的經母親乳汁傳播的HCMV 比率不到20%[7]。目前經處理的目前乳汁可消除病毒感染性,降低母乳喂養兒的先天感染率[8]。
唾液腺和腎臟是HCMV 感染者常見的排毒部位,本文中痰液和尿液的檢出率分別高達48.77%及33.48%,但這類受檢者往往并無臨床癥狀,因此這些樣本中的病毒學證據在作為HCMV 感染的臨床診斷依據時應當更謹慎[1]。兩者之中痰液的檢出率更高,可能與本文中很多病例都是因肺炎行HCMV DNA 及其他呼吸道易感病原體檢查有關,這部分病例的痰液中如果混入唾液可能會造成檢出率偏高[9]。因此對懷疑肺炎患者應盡可能采用吸痰器采集痰液,以保證結果檢測準確性。但值得注意的是,痰液和尿液的DNA 載量也相對其他體液更高,有研究顯示持續性的高CMV DNA 拷貝數與嬰幼兒的聽力缺陷和神經系統損傷有關[10]。
血液并非HCMV 感染者的常規排毒部位,血清中HCMV 出現最晚,且其DNA 載量往往也與疾病的播散性和嚴重度有關[1]。本文中血清的檢出率最低,且對于同一病例而言,其DNA 載量也比其他體液更低。將血清或者血漿作為HCMV 治療監測的一項指標較為敏感,且可以定量,亦不容易出現血清特異性抗體的假性結果問題,參考意義較大[5,11]。本文中DNA 載量最快由陽性轉陰病例僅12d,慢的可長達4 月,因此治療效果因人而異[12]。且有病例的HCMV 感染出現了反復,這可能與HCMV 本身具有的生物學特性有關,即易持續性感染,經治療后也僅是潛伏,卻不能根除[1]。
羊水的HCMV DNA 檢出率非常低,僅為0.42%,因此宮內感染可能并非嬰幼兒原發感染的主要途徑。這與嬰幼兒的高檢出率不相符合,因此無論羊水中是否檢出HCMV DNA,在出生后都應當采集嬰幼兒的直接樣本進行復查以證實[1]。
本研究還發現隨著出生時間增加,HCMV DNA的檢出率是不斷增加的。從先天感染期間的13.5%增加到了生后感染期間的49.0%。這可能與HCMV的感染途徑增加有關,因此做好HCMV 的感染的一般預防、HCMV 感染性母乳的處理,以及有必要時的藥物性預防很重要[13-14]。
總之,多體液樣本的同步檢測、合理化選擇和組合對于HCMV 的防治有重要的意義。同時,本文還試就回顧性分析的結果提出幾條樣本采集和送檢建議,以便為臨床的HCMV 檢測提供更好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