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琨 李玉丹 包明穩 鄧 芬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超聲科,廣東深圳 518112
淋巴系統是人體重要的防御系統之一,在濾過淋巴液、參與機體免疫應答中起到重要作用,頸部淋巴結占全身淋巴結的2/5[1-3]。因此,準確診斷頸部異常淋巴結具有重要意義[4-7]。我院將高頻超聲檢查應用于鑒別頸部異常淋巴結的性質獲得顯著成效,并摸索出了一系列高頻超聲檢查鑒別診斷頸部異常淋巴結的經驗。本文回顧性分析138 例疑似頸部異常淋巴結體檢者的診斷學資料與臨床資料,旨在探討高頻超聲檢查在頸部異常淋巴結中的診斷價值,為臨床診治頸部異常淋巴結提供理論依據。
選取2017 年1 月~2018 年12 月在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行高頻超聲檢查并獲得病理學檢查結果的疑似頸部異常淋巴結體檢者共138 例。其中,男56 例,女82 例;年齡18 ~72 歲,平均(46.9±9.6)歲;分區:Ⅰ區8 例,Ⅱ區12 例,Ⅲ區26 例,Ⅳ區35例,Ⅴ區41 例,Ⅵ區7 例,Ⅶ區9 例[8]。
采用GE Logiq E9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9L探頭,頻率5 ~9MHz,設定濾波器的條件范圍降到最小值。使用彩色和能量多普勒模式,橫切及縱切逐一進行掃描,記錄淋巴結大小(長徑L、短徑S)、形態、邊緣、回聲等。
高頻超聲檢查結果的判定采用雙盲法,先由一名超聲科醫生對診斷學資料的性質進行判定,再由一名超聲科醫生對診斷學資料的性質進行判定,二者判定結果一致則通過,若二者判定結果不一致則交由高一級別醫生進行判定并以此產生的結果為準。
通過穿刺活檢或外科手術獲得組織標本并標記。采用免疫組化方法或組織病理學方法判斷組織標本的性質[9-11]。
所有數據均經SPSS 20.0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配對資料χ2檢驗,以[n(%)]的形式表示;檢驗水準α=0.05,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38 例疑似頸部異常淋巴結體檢者的高頻超聲檢查結果,診斷為淋巴結核29.71%(41/138)例、淋巴結轉移癌29.71%(41/138)例、淋巴結反應性增生7.24%(10/138)例、慢性淋巴結炎6.52%(9/138)例、神經鞘瘤7.24%(10/138)例、非頸部異常淋巴結19.56%(27/138)例。
138 例疑似頸部異常淋巴結體檢者的病理學檢查結果,證實為淋巴結核32.60%(45/138)例、淋巴結轉移癌27.53%(38/138)例、淋巴結反應性增生8.69%(12/138)例、慢性淋巴結炎7.24%(10/138)例、神經鞘瘤5.79%(8/138)例、非頸部異常淋巴結18.11%(25/138)例。
以病理學檢查結果為診斷“金標準”,將高頻超聲檢查結果與病理學檢查結果對照,計算高頻超聲檢查對頸部異常淋巴結的診斷效能;與之相符,并判定為異常即是真陽性,判定為正常即是真陰性;與之不符,并判定為異常即是假陽性,判定正常即是假陰性。高頻超聲檢查對頸部異常淋巴結的敏感度為93.80%(106/113)例、特異度為80.00%(20/25)例、陽性預測值為95.49%(106/111)例、陰性預測值為74.07%(20/27)例、準確度91.30%(126/138)例。見表1。

表1 二維列聯表
不同病理學類型的頸部異常淋巴結有不同表現的高頻超聲聲像圖特征。見表2。

表2 頸部異常淋巴結的高頻超聲聲像圖特征
超聲具有操作簡便、無創、重復性好等特點,可從淋巴結大小(長徑L、短徑S)、形態、邊緣、回聲等方面的聲像圖特征綜合分析頸部異常淋巴結的性質[12-15]。不同病理學類型的頸部異常淋巴結有不同的超聲聲像圖特征:淋巴結核因淋巴結內出現干酪樣壞死組織液化形成局部結核性膿腫,其聲像圖特征主要表現為L/S 值>2、少許≤2,低-中回聲強度,回聲多數不均勻,邊緣均不清晰,多有融合;淋巴結轉移癌因其細胞的浸潤,結構破壞,使其聲像圖特征主要表現為回聲質地多數不均勻,邊緣均不清晰,形態以類圓形或融合為主;淋巴結反應性增生因其空間結構不被破壞而與正常淋巴結相似,超聲主要表現為L/S 值>2,低回聲強度,回聲質地不一,邊緣均不清晰,形態以橢圓形或類圓形為主;慢性淋巴結炎的聲像圖特征主要表現為L/S 值>2,中回聲強度,回聲質地均勻,邊緣清晰,形態以橢圓形或類圓形為主;神經鞘瘤的聲像圖特征主要表現為L/S 值均>2,中回聲強度,回聲質地均勻,邊緣多數清晰,形態以橢圓形或類圓形為主。上述高頻超聲聲像圖特征能夠能夠成為診斷頸部異常淋巴結的證據,有助于判斷頸部異常淋巴結的性質,還能夠進一步為頸部異常淋巴結的治療提供依據。
為驗證高頻超聲檢查對頸部異常淋巴結的診斷效能,以病理學檢查結果為診斷“金標準”,將高頻超聲檢查結果與病理學檢查結果對照,應用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準確度等指標評價了高頻超聲檢查在頸部異常淋巴結中的診斷效能。結果顯示,高頻超聲檢查對頸部異常淋巴結的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準 確 度 分 別 為93.80%、80.00%、95.49%、74.07%、91.30%。由此可見,高頻超聲檢查鑒別診斷頸部異常淋巴結具有較高的敏感度、陽性預測值及準確度,特異度、陰性預測值稍差。
綜上所述,高頻超聲檢查對鑒別診斷頸部異常淋巴結的性質具有一定指導意義,然而最終診斷仍然有賴于病理學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