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艷華
(福建省漳州市東山縣文昌中學,福建 漳州 363400)
對初中學生而言,寫作學習和訓練無疑是學習過程中的一大“攔路虎”,不少學生都在學習過程中感到力不從心,找不到有效的學習方法,提不起足夠興趣,寫作水平久久不能得到有效提升。從很大程度上來說,是由于初中作文教學有效性不足而導致的這些問題,因此有必要探索提高作文教學有效性的路徑。
部分初中學生欠缺寫作興趣,不愿意主動進行寫作學習和訓練,甚至存在對作文教學有所抵觸的情緒,嚴重影響教學有效性。導致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學生缺乏參與作文教學的興趣,同時在寫作訓練過程中無法得到持續有效的正向反饋,逐漸失去寫作意愿,甚至會產生畏懼寫作的情緒。一方面,教師沒有通過科學有效的方式激發學生興趣;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中沒有重視對學生自信心的樹立,使得學生興趣逐漸淡化,不愿意主動進行寫作練習。
寫作最關鍵的一點在于反映真實情感,但是目前不少初中學生都陷入了堆砌辭藻、濫用修辭的怪圈,使得教學有效性難以得到有效提升。首先,辭藻和修辭對初中學生而言具有較大的吸引力,部分初中學生藝術審美水平較低,往往只能欣賞最表面的辭藻與修辭,這就導致他們在寫作時更加偏愛堆砌辭藻、濫用修辭,影響真情實感表達。其次,辭藻和修辭能夠令作文看起來更加工整,同時也是極其重要的加分項,不少學生過分追求作文分數,對辭藻和修辭有一種近乎偏執的追求,希望通過這些來提高作文分數,反而忽視了情感表達。最后,教師在教學中忽視對表達真情實感的有效引導,導致大量學生對寫作中的情感表達有所忽視。
當前初中作文教學存在較強的局限性,其中較為關鍵的一點表現便是教學內容刻板。一方面,教師在教學中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完全基于教學目標、個人經驗對教學內容進行規劃,忽視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索意愿,在設置教學內容方面較為刻板,并沒有給予學生過多的自由操作空間。另一方面,教師過分強調針對性教學,以中考常見的作文題材、體裁作為教學重點,總是圍繞部分題材、體裁展開教學,要求學生進行寫作訓練。這樣不但會使得學生逐漸失去寫作訓練興趣,更會嚴重限制學生作文水平提升以及綜合發展。
目前初中作文教學方式過于死板的問題依舊存在。常見的教學方式是教師通過教材等先確定教學方向,然后再規定寫作題目,展示范文,引導學生學習寫作方法與技巧,然后再讓學生進行寫作訓練,最后再進行評價分析。這樣一個流程下來,雖然可以中規中矩地完成教學任務,但是實際教學效果卻并不能達到預期,過于死板的教學方式讓整個作文教學過程顯得死氣沉沉,學生缺乏創新、創造動力和意愿,同時學生也難以靈活運用它們所學習的寫作知識、技能與技巧。
評價既是反映教學情況的基礎,也是促進教學改善的關鍵,在教學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但是目前初中作文教學評價卻沒有充分發揮作用,主要體現在評價簡單停留在分數層面,即部分教師僅對學生寫作練習作品打出分數,配上簡單評語,并沒有全面指出學生寫作特點、優勢與不足之處。這就導致學生對教師作出的評價“看完就完”,并不能從中得到足夠收獲,不利于學生寫作水平的有效提升。
激發學生寫作興趣,促使學生主動進行寫作訓練,能夠從根本上改善作文教學有效性不足的現象。只有學生主動參與到作文教學活動中,積極配合教師,自主進行嘗試、探索與鉆研,那么作文教學才可能取得效果。否則學生如果不愿意學的話,即便教師再怎么努力教也沒有作用。故而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探索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方式,而且要從各個方面進行嘗試,令學生產生新穎感覺,同時增強學生寫作自信,促使他們更加主動、踴躍地長期保持作文學習勢頭。例如在教學《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時,教師順便展開寫景記敘文的寫作教學。教師以想象力為核心,向學生展示大量本地冬天的圖片,并讓學生根據回憶,以本地某個區域冬天的風景為素材進行寫作練習。雖然學生現在并沒有實時觀看風景,但是通過回憶與適當想象,反而讓整個寫作過程變得更加有趣,有效激發了學生興趣,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作文中表達真情實感是每一位學生都應當具備的基本寫作素養,對此教師一定要對學生進行合理引導,改變學生喜歡大量堆砌辭藻、濫用修辭的壞毛病。首先,教師需要從思想意識方面著手,讓學生明白并非辭藻堆砌越多、修辭使用越多就能取得好的作文分數,反而會導致作文失去內涵與思想,嚴重影響分數。而且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也需要以實際行動表明這一觀點,對堆砌辭藻、濫用修辭的作文打出低分,徹底改變學生錯誤思想觀念。其次,教師需要著重提升學生藝術審美水平,帶領學生感受優秀文章的深厚情感,讓學生從寫作技巧、要領層面摒棄過分堆砌辭藻、濫用修辭的壞習慣。例如在教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教師對課文第二段進行改寫,將魯迅先生樸實真切的原文改寫為大量運用修辭和華麗辭藻的段落,并帶領學生對原文和改寫的文段進行對比,讓學生明白簡樸語言中透露的童真與童趣,強化學生在寫作中表達真情實感的意愿和能力。
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應當重點從兩方面對教學內容加以優化:其一是提供合適的素材,讓學生在不斷積累中提高寫作水平;其二是凸顯寫作方法與技巧,提高學生寫作知識和技能水平。因而教師可以將教材內容作為基礎與核心,同時充分踐行以生為本理念,充分考慮學生實際情況,尤其要考慮學生興趣愛好和生活經驗,針對性地進行內容延伸與拓展,以優質內容引導學生更加有效地進行作文學習、寫作訓練,提高學生寫作水平。例如在教學《藤野先生》時,教師以教材為基礎進行教學內容延伸與拓展,一面根據學生興趣愛好搜集大量描寫人物的優秀文章,一面對課文中的寫作方法、技巧進行分析研究。學生在學習《藤野先生》這篇課文后,再結合其他素材進行研究,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對比課文與其他素材,總結常見的記人記敘文寫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寫作水平。
在初中作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積極創新與完善教學方式,盡量以更加多樣化且生動有趣的方式展開教學。一方面是為了有效吸引學生興趣,另一方面是為了降低教學難度、提高教學效率。常見的寫作教學方法包括操練片段、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相結合、情景教學、合作教學、續寫訓練等,教師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靈活運用。如在教學《桃花源記》時,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圖片及生動語言構建相應的教學情境,讓學生仿佛置身于美麗平和的桃花源之中,帶領學生對課文進行深刻理解與把握。然后教師讓學生從“既出”這一部分進行續寫,鼓勵學生自由想象,讓學生自行續寫后續故事發展,激發學生想象力,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寫作中提高寫作水平。
教師需要在教學中構建和實踐科學有效的評價機制,充分發揮評價作用,不斷改善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促進教學有效性提升。首先,教師需要充分尊重學生主體性,積極引入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等機制,強化評價客觀性。其次,教師需要構建全過程評價機制,在作文教學的全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合理評價,充分保障評價的全面性與真實性。最后,教師需要重點從學生寫作特點、技巧、缺點三方面展開評價,幫助學生更加清楚地認識到自身寫作的優勢與不足,從而促進學生有效提高寫作水平。例如在教學《敬業與樂業》時,教師指導學生以“學生的敬業”為題材進行寫作訓練,并對學生作文進行詳細評價。然后教師帶領全班欣賞部分學生的優秀作文,同時以不指名的方式帶領全班找出部分較差作文的缺陷與不足,鼓勵學生提出修改意見,讓全班共同進行評價和研究。
綜上可知,提高初中作文教學有效性需要以準確把握教學中的問題與不足為重要前提。教師應當全面了解當前教學中的種種缺陷與不足,既要通過反思了解教學問題,也要積極聽取學生意見,找出問題的原因所在,采取合理措施加以應對,促進作文教學有效性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