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怡
(江蘇省蘇州市勞動路實驗小學校,江蘇 蘇州 215000)
教育戲劇是指利用戲劇方式引導學生參與角色表演,展現戲劇內容,由此促使學生自主領略知識意義的教學方法,包含豐富的生生對話、思想交流活動,可促使學生進入創造性思維狀態。其中,在寫作教學中,豐富的教育戲劇表演活動則可切實調動起學生的寫作熱情,促使學生在寫作中展現自己的性格與品質,使其在作文中積極表達自身的思想、觀念,可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將寫作教學與教育戲劇整合起來,以便創設優良的寫作環境,有效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既然寫出一篇好作文需要切實喚起學生的寫作靈感,那么我們便要思考如何才能創設直觀生動的寫作情境,確保學生能夠及時回憶起生活經歷,由此產生表達欲望。對此,小學語文教師則可利用教育戲劇去創設寫作情境,針對寫作主題引導學生進行角色表演,使其在特定角色身份的表演活動中產生豐富的寫作靈感,由此優化學生的寫作思維,使其全情投入,積極構思。
就如在“習作:我來編童話”一課教學中,筆者就整理了豐富的童話類戲劇資源,比如《灰姑娘》《豌豆公主》《丑小鴨》等,鼓勵本班學生自主選擇表演對象,根據學生的選擇進行分組指導,使其在特定的表演角色中梳理故事線索,分析經典故事情節,由此確定表揚方式,積極進行戲劇表演練習活動。接著,各小組便要在課前反復練習,還需自主制作表演道具,如服飾、裝備、場景等等,由此讓表演活動變得更加真實、誘人。在寫作課上,筆者就組織了教育戲劇表演展示活動,學生需積極展現本組的表演練習成果,使用舞臺強說臺詞,輔以必要的肢體動作、背景音樂,則可切實展現各篇童話故事的具體內容。實踐證明,本班學生都很喜歡教育戲劇表演活動,能夠自發投入到教育戲劇表演活動中,順利進入習作情境。接著,待各小組完成教育戲劇表演任務之后,筆者就引導學生全面匯總了表演心得,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歸納童話故事的文體特點,解釋創作童話故事的寫作手法。這樣一來,則可無形中培養小學生的寫作思維,使其自主撰寫寫作大綱,分享自己的創意。接下來,本班學生便要自主完成編寫童話的寫作任務,積極組材、構思、寫作。實踐證明,以教育戲劇表演活動為媒介所創設的寫作情境可以切實激發出學生的寫作靈感,使其真正實現有效創作。
從本質上說,寫作是記錄個人生活、展現個人思想、再現社會文化背景的書面表達活動,而小學生的人生閱歷不足,性格單純,很少進行人生思考,而這就直接影響著小學生在寫作時所構建的作文主旨,使得作文內容十分膚淺、單薄。對此,小學語文教師便可利用教育戲劇活動去豐富學生的人生認識,不斷豐富學生的生命體驗,使其換位思考,客觀分析表演對象的行為合理性、意識慣性,由此不斷豐富學生的語言素材儲備,改善學生的思維品質。在這種狀態下,小學生也有可能確定寫深刻、高尚的作文立意,及時闡述自己的價值觀、生命觀,從而切實優化學生作文質量,使其能夠全面進行書面表達。
在小學教育階段,學生經常需要描寫現實生活中的人、事、物,分享自己的人生經歷與成長感悟,但是本班學生的性格單純,很少總結成長經驗,所以在寫作文時也難以敘述個人成長心得,導致作文的主旨思想十分淺薄。對此,筆者就嘗試通過教育戲劇表演活動去豐富學生的人生經歷,使其在特定角色的行為活動驅動下思考具體的形象特點,由此改善學生的生命體會。比如,為了引導學生通過書面寫作活動去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感激之情,使其能夠贊頌偉大的父母之恩,筆者就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這篇文章組織了教育戲劇表演活動,鼓勵學生兩兩分組,一人扮演父親,一人扮演孩子,通過表演活動展現父親對子女無私的愛與犧牲精神。如此,也可讓學生產生情感共鳴,使其認真思考自己與父親相處的過程、方式,及時組材,確定作文主題,表達深沉如山的父愛,促使學生寫出情感真摯、內容充實的好作文。
小學生的個性特點會影響他們的書面表達效果,過去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采用的是命題作文教學形式,不管學生是否及時產生了寫作靈感,又或者是否積累了相應的成長經驗,都不得不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寫作任務。這就直接打擊了小學生的寫作熱情,使其開始敷衍對待,導致小學生開始照搬現成語言素材,并不會自主構思、自主創作。對此,小學語文教師則要通過教育戲劇表演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展現個人性格,使其積極表達個人所思所想,顯現學生性格特征,由此引導學生寫作,則可使其真正做到真情表達。
就如在“習作:猜猜他是誰”一課教學中,筆者就需引導學生描繪人物形象與人物精神。為此,筆者就設計了短篇教育戲劇劇本。這個劇本是以尖酸刻薄的小攤販偷工減料、虛假銷售的行為為背景,展現了不同性格的顧客去購買商品,與小販斗智斗勇的趣味過程。這個教育戲劇劇本的內容豐富,且每一個人物都有獨特的形象特點,不管是行為、語言、神態,都很好地展現了人物性格。于是,筆者就通過抓鬮的方式確定了本班學生的表演任務,使其客觀分析表演對象的形象特點,由此設計具體的表演方式,積極展現相應的人物形象。在此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會積極展現自己的個性化特征,而他們對表演對象的形象解釋也會直接體現在表演活動中。對此,筆者尊重學生的自我創作,且鼓勵學生據此撰寫作文。由此,本班學生則可認真觀察身邊的人物形象特點,自主嘗試使用細節描寫去塑造人物形象,還要學會使用經典事例活靈活現地展現人物性格。如此,則可切實優化小學生的書面表達行為,使其積累有效寫作經驗。如此,小學生也可重新愛上寫作,意識到寫作也是進行個性創作的一種表達行為,而這就可促使學生自覺參與寫作活動,更易于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通常情況下,寫作教學發生在單元教學結束之后,且以單元話題來確定寫作主題。然而,即便如此,卻依然難以引導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因為寫作教學并不連貫,且頻率較低,無法全面豐富小學生的寫作經驗。但是,教育戲劇教學活動則可很好地突破寫作教學的時空限制,而且允許小學生從多個維度進行書面創作。比如,小學生既可以針對戲劇內容來撰寫劇本,也可根據個人表演體會寫活動感受,或者是針對某一個教育戲劇表演活動撰寫心得感悟,或者對其進行書面點評等等。如此,則可無形中豐富小學生的書面表達經驗,更易于提升小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利用教育戲劇活動去創新寫作教學形式,不斷優化學生的寫作思維,使其能夠漸漸養成良好的書面表達習慣。
在組織教育戲劇表演活動的過程中,筆者會及時引導學生進行書面創作,希望可以及時改善學生的寫作思維,使其積極展現個人寫作能力。比如,在《愛的煩惱》這一主題教育戲劇表演活動中,筆者就使用了一篇以愛為主題的詩歌進行了主題演講,向學生展現了愛的多種形式,同時鼓勵學生表達自己所得到的愛。如此,則可初步調動學生的思維意識,使其積極回想個人成長經歷。然后,筆者就告訴學生,愛是強大的、無私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消受他人的愛,所以也會由此衍生出愛的煩惱,所以學生需以6人小組合作的方式去撰寫一個以“愛的煩惱”為主題的教育戲劇劇本,設計具體的人物角色、臺詞、表演場景等。據此,本班學生則需以小組形式去撰寫戲劇劇本,初步積累寫作經驗。另外,待教育戲劇表演活動結束之后,筆者也會引導學生撰寫表演心得、感悟,由此豐富寫作活動。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活動中組織教育戲劇表演活動可以切實創新寫作教學形式,改善學生的寫作思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切實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合理利用教育戲劇活動組織寫作教學,創設直觀有趣的寫作情境,豐富學生的人生體驗,突出學生的個性特點,使其及時進行書面表達,由此改善學生的寫作思維與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