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平安,張艷娟,趙先勇,曹 柯
(焦作市畜牧工作站,河南 焦作 454150)
自2018年以來,在環保禁養限養政策、全國非洲豬瘟疫情的巨大沖擊下,焦作市生豬產業陷入困境,生豬存欄、出欄量大幅減少,生豬養殖企業普遍虧損,甚至有些因運營困難而倒閉。今年下半年,生豬養殖行業利好政策不斷,國家層面提出穩定生豬生產和豬肉保供穩價措施,環保解禁,對該市生豬復產起到了一定推動作用。該市目前已逐漸進入生豬生產恢復期,生豬存欄量開始增加,一些規模養殖場實現成功復養。現將近日座談調研總結的4種生豬復產典型案例分析如下。
1.1.1 基本情況
武陟縣壯大養豬專業合作社,地處武陟縣謝旗營鎮謝旗營村,為2018年8月份新建的育肥豬場,2019年8月1號從駐馬店某繁育場開始進豬,共進6批次,目前存欄育肥豬2 900頭,最大的豬約105 kg,最小的豬約25 kg,生產平穩。
1.1.2 主要做法
1.1.2.1 重消毒隔離預防
一是新建豬場周圍500 m以內沒有養殖戶;二是場區門口周圍采用生石灰消毒隔離;三是嚴禁人員車輛隨意進入場區,必須進場的要嚴格消毒程序;四是場區門口、生產區門口設消毒池、消毒間、更衣間等;五是對圈舍、場區定期消毒;六是衛生間排污改道,確保排污不經過生產區;七是生產區人員駐場,減少與外界接觸。
1.1.2.2 嚴把豬仔進場關
一是對從駐馬店自繁場進豬車輛入場前進行兩次以上消毒。二是豬進場后先進入隔離觀察圈,觀察一段時間,再轉入生產育肥圈。三是對卸豬后的車輛嚴格清洗消毒。
1.1.2.3 嚴把飼料入場關
除了拉料車進場前對車輛的嚴格消毒外,進場還要對車輛采取熏蒸消毒,預防病原帶入。
1.2.1 基本情況
武陟縣天利牧業公司,2014年建場,位于武陟縣喬廟鎮黃村。分兩個場區,一個母豬繁育場,一個育肥場,共占地5.3 hm2。2018年疫情發生前該場存欄1.4萬頭,其中母豬800頭。后受疫情影響最低存欄300頭,包括美系原種豬、二元豬、育肥豬等。復產后現存欄豬1 800頭、存欄母豬180頭、育肥豬1 500頭。
1.2.2 典型措施
1.2.2.1 注重消毒滅源
一是利用無人機對場區、場外300 m范圍內開展定期消毒。二是每周對場內圈舍開展人工消毒2~3 次。三是凡工作人員、車輛入場的須嚴格消毒。四是嚴格飼料外包裝消毒。五是嚴格控制場內面、菜、油等生活用品消毒。六是生豬只出不進,嚴格按程序消毒及處理病死豬。
1.2.2.2 采用秘制中藥治療
疫情嚴重時,該場購買安徽亳州秘制的中藥粉劑,疫情期間按照500 kg 飼料添加10 kg 中藥的辦法,用藥3 d后豬健康狀況明顯好轉,疫情過后采用500 kg 飼料用6~7 kg辦法預防,豬死亡率明顯降低。
1.3.1 基本情況
溫縣誼發牧業有限公司,位于溫縣南張羌鎮農場,占地超過5.3 hm2。主要飼喂母豬和商品代仔豬,進行異地育肥。疫情發生前,該場存欄商品代仔豬4 000余頭,成年母豬1 200余頭。受疫情影響,存欄母豬或病死,或低價出售,全面停產6 個月。場區改造和凈化后,重新復產。目前存欄母豬700余頭,商品代仔豬3 000余頭。
1.3.2 復產前采取的措施
①場區內土地下挖8~10 cm,以除去土壤中可能潛在的病毒,再用非場區內土壤回填壓平;②場區內能夠硬化的地方全部硬化,不能硬化的地方全部整平,圈舍外圍加裝防護網,以防鼠類、鳥類可能攜帶來的病毒;③對圈舍地面,墻面使用70℃高溫烘干消毒;④生活區、辦公區、生產區分離,凈區、灰區、污區分離,生活區、辦公區人員嚴禁進入生產區,人員在不同區域間活動,須嚴格按照程序;⑤生活區、生產區排污管道分離,避免交叉感染。
1.3.3 復產后采取的措施
①嚴格按照消毒規程,對進出車輛、外購飼料等進行二次消毒,同時增加對圈舍、墻壁、道路的消毒頻次;②杜絕外來車輛、外來人員的進入;③要求本場工作人員盡量不要外出,如外出,返場員工需經嚴格洗澡消毒,并隔離24 h后方可進入生產區。
1.4.1 基本情況
陽光畜牧專業合作社位于修武縣五里源鄉東板橋村,占地1.9 hm2,最大存欄規模可達3 000頭。目前存欄母豬100余頭、商品豬700余頭。該場周邊無大規模豬場。
1.4.2 采取措施
①減少存欄規模,降低養殖密度,規避養殖低峰;②嚴格按照消毒規程,對進出車輛(尤其對收豬車輛嚴控,要求收豬車輛空車,同時來豬場前嚴格清洗消毒半小時后,方可駛往養豬場,再進行第二次消毒,停留半個小時后,方可在收豬臺收豬)、外購飼料等進行二次消毒,同時增加對圈舍、墻壁、道路的消毒頻次;③杜絕外來車輛、外來人員的進入;④要求本場工作人員盡量不要外出,如外出,返場員工需經嚴格洗澡消毒,并隔離24 h 后方可進入生產區;⑤加喂提高免疫力的中草藥,提高豬的抗病力;⑥為盡量避免與外界接觸,對正常死亡豬(不是由非洲豬瘟引起的死亡)進行暫時冷凍處理,定期與無害化廠聯系集中處理。
豬場是一個復雜的場所,感染各種病毒的風險極高。豬場環境的健康、安全和環保直接關系著生豬的健康狀況。在當前非洲豬瘟疫情的嚴峻形勢下,豬場要想復產成功,必須要構建起嚴密的生物安全防控體系。實現生豬復養第一步就是要對豬場進行全面徹底的清理、清洗、消毒和隔離,抓好場外周邊、場區門口、生產區門口、圈舍、衛生間、出入車輛及人員、調入豬仔、飼料及外包裝、場內生活用品等的消毒隔離工作,從源頭上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一旦消毒、隔離工作不徹底,有的細節沒有做到位,復養就可能功虧一簣。豬場尤其要抓好綜合防控,按照“嚴管理、守規范、全消毒、管車輛、滅鼠蠅、重監測”的原則,杜絕病毒進入,生活區與生產區避免交叉、生產區內減少交叉感染,高效驅蟲與滅鼠蚊蠅,建立完善的病原監測制度,實現精細化管理。安全無疫情是豬場的生命線,在每個環節加強生物安全防控,是豬場持續健康發展最有效且唯一的方法。
在規模化養豬場中,部分養殖業主開創新思路,逐漸用中草藥劑代替抗生素藥物防治豬病,成本低廉,副作用小,效果顯著。武陟縣天利牧業公司、修武縣陽光畜牧專業合作社均采用飼料添加中草藥的方法提高豬的抵抗力,減少病死率。中草藥劑富含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等,添加到飼料中可有效補充必需的營養需求,提高豬的生長性能和抗病能力。有研究表明,中獸醫藥能有效阻斷非洲豬瘟病毒的傳播,并在實踐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河南省商丘市職校一教師及其團隊通過大量工作,找到了防控非洲豬瘟病毒傳播的有效中獸醫藥組方,試驗表明,在非洲豬瘟抗原陽性的豬身上應用該組方后,1周可產生較強的抗體,2~3 周即可徹底清除非洲豬瘟病毒,且防治效果可重復。因此,養殖場生豬復產,推廣綠色環保的中草藥添加劑,在提高豬的生長性能、免疫力以及防控疾病等方面可發揮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