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澤豐
(湖南省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湖南 湘潭411100)
在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中,實現連接預制裝配式建筑的主要方式是預制構件,并且此連接方式直接決定著建筑的連接質量,還會直接影響建筑的竣工質量。在應用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時,主要采取的連接方式是螺栓連接,能夠實現預制構件間的緊密連接要求,并且在保證緊密連接的同時,能夠滿足建筑施工技術要求。在實際安裝作業中,為了滿足方便鋼筋插入的需求,需要在建筑下層板中預留出一定的空間,然后再應用螺栓連接剪力墻,目的是能夠保障剪力墻與其他部分達到整體性要求。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選擇施工技術時,需要將剪力墻與主體工程的整體連接充分考慮在內,第一步應確定連接位置,為螺栓應用達到緊密連接的要求提供有效的保障,從而保證預制裝配式建筑的溝洫施工作業質量,避免發生墻體移動的問題發生。
成型的建筑中需要具備窗體,可以實現建筑的通風要求、透光要求、遮擋要求。在選擇預制裝配式建筑的窗體時需要綜合考量建筑設計要求,包括設計尺寸、數量、朝向等。在實際施工時,安裝窗體時需要應用螺栓固定模式,要提前在窗體預留出螺栓的位置,當窗體運輸至施工現場后,根據設計要求中的窗體位置進行連接構件的工作。在初步連接時,需要調整窗體的方向,并針對特定的孔隙完成窗體連接工作的后續作業,從而在滿足窗體施工與應用需求的同時,能夠保證建筑的整體施工質量。
在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作業時,安裝預制疊合板施工作業也是廣泛應用的施工技術,與其他技術相比較,可有效防止在安裝預制裝配式建筑時產生尺寸誤差的問題,通過嚴格控制施工中的安裝方向,從而高效完成裝配工作。在進行安裝時,第一步應采取校對、調整疊合板方向與位置的工作,目的是保證安裝位置與方向達到精確度的要求。第二步開展保護工作,對搬運、安裝等多個環節進行保護,避免脆弱的疊合板受到外力作用或者是在安裝中意外發生損壞問題,影響安裝質量與進度。另外,還需要注重疊合板全裝前的吊板安裝,需要在選擇吊裝方式時應根據整個建筑的施工材料、建筑特點進行合理化的選擇,可滿足吊裝緊密性要求,減少意外事故的發生。在安裝疊合板時,還應該將臨時支架設置在板底部,能夠為疊合板安裝工作約束出有效的范圍,保障安裝穩固性能。此外,如果預制裝配式建筑還需要進行雙層結構疊合板的安裝工作,需要設立雙層支架,還要在安裝結束后嚴格控制安裝范圍,注重混凝土澆筑后的養護工作。只有混凝土質量達到標準要求后,才能進行支架的拆除工作,保證施工質量。
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設中廣泛應用了框架結構,因為此結構具有使用簡單、運輸方便、質量輕等優勢,并且在高層建筑建設中,還能夠與建設方向相符合。此結構的關鍵環節是預制疊合板、預制疊合梁,這兩個部分均是在工廠內直接制造后運輸至施工現場,在施工現場進行簡單澆筑工作、焊接工作。為了滿足施工質量要求,需要設計中注意如下問題:首先,結構要求。結構的整體應滿足平整規則,內部的支撐結構需要具備充足的強度與韌性,能夠滿足結構在應用過程中具備較強的承載力。同時,各梁柱中軸線必須在同一個水平面中。其次,框架要求。在處理梁與柱間交接部位時,應采用剛接點模式,并且框架基礎必須達到強度要求、剛度要求、穩定性要求,應用的混凝土強度等級需要在C30 以上。最后,焊接要求。在焊接內部構件時需要合理化選擇焊接方式,可根據構件所在的環境及承載力選擇焊縫形式。而在設計承載力時,需要分別計算剪力、彎矩、扭矩等作用。
目前,預制裝配式建筑的高度不斷提升,對建筑垂直精度的要求也逐漸提高。為了滿足垂直精度的要求,科技人員研發出高精度測垂傳感尺,能夠改變以往人工操作的方式,通過無線傳輸功能能夠實現施工人員與測量人員進行遠程測量垂直度、實時監控垂直度的目的,在突破現場操作的同時,還有效降低了環境對垂直度測試工作的影響。高精度測垂傳感尺是利用無線傳輸功能與智能設備進行有效連接后,從而實現遠程監控的目的。另外,高精度測垂傳感尺具有的精度可達到1/1000 以上,施工精確度大大提升。
在預制裝配式建筑裝配時,最重要的關鍵性環節是預制構件的裝配工作,需要運用合理化的支撐結構與裝配方法,才能保證預制構件裝配質量。應用臨時斜支撐結構能有效調節和固定構件,可實現施工安全與質量的要求。在實際施工時,在連接支撐桿件與連接件時,要采用掛鉤與圓環的連接方式,可有效保障安裝速度與施工質量。另外,在安裝過程中需要應用固定端頭與連接桿件,完成施工后可以將兩者進行拆卸并應用于下次建設中,具有重復使用的優勢,大大降低施工成本。
在裝配施工作業中,以往應用的防護體系采取的是腳手架搭設,或者是采用墻體外掛懸挑式圍欄。在搭建腳手架時需要使用大量的鋼材材料,并且還需要在建筑預制墻板上進行孔洞的預留,在耗費大量成本的同時也影響建筑的整體美觀與質量。因此,科技人員開發出無腳手架多功能防護體系,此體系是在傳統腳手架基礎上進行設計的,屬于多功能施工圍欄,可利用預埋螺栓有效固定,并且在實際施工時無需進行墻體二次開孔,可有效保護建筑的整體性。另外,在實際施工時,通過圍欄連接鋼片還可以準確定位下階段的墻體安裝位置,從而保證了墻體安裝的精準度。站在施工角度,新型無腳手架具有材料質量輕、安裝拆卸方便、重復利用的優勢。通過應用新型無腳手架,可有效節約材料成本、提升施工效率,滿足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要求。
在建筑工程建設中,腳手架施工一直是廣泛應用的施工方式,由于傳統腳手架無法保證安裝質量與安全性能,并且在受到荷載力時還具有變異性大的缺陷,在施工現場的安裝過程具有時間長影響施工效率的不足。因此,針對這些不足國外創建出施工升降平臺技術,并且已經廣泛應用于工程建設中。國內建筑市場已經開始注重施工升降平臺的應用,但是由于我國相應的建設規范并未建筑,導致此升降平臺未在國內有效推廣。施工升降平臺與傳統腳手架相比較具有較大的優勢,可有效代替鋼、竹、木腳手架的功能。
綜上所述,預制裝配式結構已經成為建筑行業的主要發展方向,在研究與開發相關工藝時,需要同時研究配套技術與裝備。通過研發出預制裝配式結構新型裝備,不只會促進裝配式建筑施工工藝的水平,還為裝配式建筑的發展提出新思路,從而有效推動建筑產業化的快速進步,為我國經濟發展作出更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