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恒,黃炎坤,劉 健,睢富根,吉進卿,徐澤君,韓占兵*
(1.河南牧業經濟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6;2.河南省畜牧總站)
鴕鳥屬鳥綱、鴕形目、鴕鳥科、鴕鳥屬、鴕鳥種,是現存鳥類中體型最大、最重者。在生物學分類上,鴕鳥分為五個亞種:北非亞種、東非亞種、索馬里亞種、南非亞種、敘利亞亞種。南非是馴養鴕鳥最早的國家,已有150多年的歷史,最初馴養的目的是對其羽毛(裝飾品)的需求。后來隨著對鴕鳥肉、蛋、皮革的利用與開發,鴕鳥養殖逐漸擴散到其他國家,鴕鳥成為世界特種經濟動物的重要組成部分。鴕鳥養殖在我國屬于新興產業,1998年,河南金鷺特種養殖股份有限公司以每只6 萬元的價格從納米比亞引進240 只種鴕鳥,開辟了中原地區鴕鳥養殖的先河。
鴕鳥為大型禽類,早期生長速度快,12~14 月齡非洲黑鴕鳥體質量可達100 kg 左右,為成年體質量的90%以上,出肉率約為活重的38%。鴕鳥腿部肌肉發達,是其主要產肉的部位,80%的肉來源于此。鴕鳥肉屬于紅肉,外觀與牛肉相似,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低熱量等特點,而且肌肉細嫩,口感鮮美。據中國鴕鳥養殖開發協會最新測定,鴕鳥肉中蛋白質含量高達21.8%,脂肪含量僅1.9%,膽固醇含量也只有48.0 mg/kg。由于鴕鳥以食草為主,其肉中鈉含量較低,每100 g 鴕鳥肉中鈉含量僅為43 mg,低于雞肉(77 mg)和牛肉(63 mg),符合現代人對低鈉飲食的需要。鴕鳥肉中鐵含量較為豐富,每100 g鴕鳥肉中鐵含量為2.3 mg,高于雞肉(0.9 mg)和牛肉(2.2 mg),特別適合孕婦和貧血者食用。鴕鳥肉由于上述優勢,具有較高的市場價位,非洲市場為20 美元/千克,歐洲高達40美元/千克。國內鴕鳥肉的價格為60~80元/千克,由于生產數量較少,產品供不應求。鴕鳥肉的加工制品一般有鴕鳥肉干、鴕鳥肉脯、鴕鳥肉脆片、臘香鴕鳥肉軟罐頭、意大利式干臘腸等。
鴕鳥皮是鴕鳥養殖的主要產品之一,加工后的鴕鳥皮革屬世界名貴皮革,主要用于時裝工業,加工成皮包、皮鞋、皮帶、高檔轎車的內裝飾材料,價格不菲。南非一直把鴕鳥皮作為主要鴕鳥產品來開發。我國也已經掌握鴕鳥皮革的鞣制工藝,有批量出口。鴕鳥皮革具有美觀、柔軟、耐用、透氣性好等優點。由于鴕鳥皮革的優勢,需求量很大。國內每張生皮收購價為800~1 300元。
鴕鳥蛋為鳥蛋之王,重量在1.5 kg 左右,最大的近2 kg。鴕鳥蛋蛋白質含量高達22.5%,遠超雞蛋(蛋白質含量14.7%),鈣、鐵含量也超過雞蛋。鴕鳥蛋口感細膩,味道鮮美獨特,無腥味,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鴕鳥蛋可以直接進行炒、蒸、煮等,也適合加工成蛋糕、蛋撻,也有公司用來加工松花蛋。鴕鳥蛋蛋殼較厚(2 mm),并且具有象牙般光澤,完整的蛋殼可進行雕刻、繪畫,是加工高檔工藝品很好的原料,碎蛋殼還可以做成貼畫。由于鴕鳥為開放式飼養,產蛋受季節影響較大,食用鮮蛋每枚價格150~200元,春節市場價高達300元。完整的蛋殼收購價60元左右,加工后的工藝品可以賣到600~800元。
鴕鳥羽毛與其他家禽的羽毛構造不同,羽軸粗硬,不具鉤槽,不形成羽片,多為羽絨,質地細軟舒適,手感極好,有很好的保溫性能,是服裝工業的上好配料,也廣泛用于高規格展柜裝飾與慶典禮儀。鴕鳥羽毛不產生靜電,可以制成毛撣,用于家庭與精密儀器的除塵。鴕鳥長到6個月就可以拔毛,以后每隔9 個月拔1 次,每只可年產羽毛1 kg。目前鴕鳥體羽收購價格為每千克40~150 元,白色翼羽價格更高。用翼羽加工好的絨條國際市場每千克價格高達2 000美元,用于女性時裝中裙擺的裝飾。
鴕鳥體型巨大,外貌獨特,體態優美,羽毛光亮,具有非常高的觀賞價值,初次見到極具視覺沖擊力。鴕鳥養殖可以和休閑旅游相結合,建設鴕鳥文化觀賞園,開展豐富多彩的觀光旅游活動。例如,河南金鷺鴕鳥園就是以鴕鳥養殖、觀光、餐飲、產品加工銷售為一體的觀光產業園,開發的與鴕鳥相關的娛樂項目有騎鴕鳥比賽、踩鴕鳥蛋比賽、鴕鳥喂食等。通過發展旅游業,提高了鴕鳥相關產業的知名度,也帶動了金鷺公司鴕鳥養殖加工業的蓬勃發展,該公司成為我國鴕鳥肉出口基地。
鴕鳥油是生產高級化妝護膚用品的原料,鴕鳥角膜、內臟、鴕鳥鞭、鴕鳥骨等都具有醫用和藥用價值,有待人類的開發利用。鴕鳥眼角膜的組織與人體眼角膜組織相近,可用作人體眼角膜的替代品等。
鴕鳥小腸較長,盲腸發達,消化粗纖維的能力強,是典型的草食性禽類。3月齡以下對粗纖維的利用率低。
鴕鳥引入我國后表現出很強的適應性。在-30~45 ℃能夠生存,但對繁殖不利。對房舍建筑要求低,投資少,白天露天生活。
母鳥2~2.5歲達性成熟,開始產蛋。4歲后達到產蛋高峰,年產蛋80枚,優秀個體160枚。
同群鴕鳥中一般不表現采食等級制度,只要有空間,鴕鳥間極少表現采食的攻擊行為。
雌鴕鳥2.5歲左右開始產蛋,性成熟比雄鴕鳥早,在生產中進行配對繁殖時,雄鳥應比雌鳥大半歲以上。當雄鳥性成熟時,體軀、翅膀的羽毛為黑色,而翅尖里面和尾端羽毛為白色。在繁殖季節,雄鴕鳥的喙、眼瞼、跗跖骨皮及泄殖腔周圍都變紅色,顏色越紅表示發情越旺盛,休產季節會變成淡紅色,雌鴕鳥全為灰褐色。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大多數養殖場鴕鳥的雌雄配比為2∶1。一只雄鴕鳥一般每天交配4~6次。
在中原地區,鴕鳥的繁殖季節為3~10 月份,3~6 月份為繁殖高峰期,11 月份進入休產期。鴕鳥產蛋規律不是很明顯,鴕鳥在一個產蛋周期里是2 d 產一枚蛋,連續產8~15 枚蛋,休息10~15 d 左右,又繼續開始產蛋。鴕鳥產蛋大多數是在每天14∶00~18∶00之間產蛋。第1年產蛋量約8~20枚,第2年10~30枚,第3年20~45枚,以后逐年增加,在產蛋高峰時,達到80~120枚,有效繁殖年限為30~40年。鴕鳥蛋重在1 200~1 700 g,鴕鳥蛋為卵圓形,米黃色或乳白色。
鴕鳥的肉用性能同樣受選育程度的影響,如從國外引進的高產配套系其商品鴕鳥生長速度較快;而未經選育的鴕鳥生長速度則較慢,15 周齡的公鴕鳥體質量能夠達到2.3 kg,母鴕鳥達到1.5 kg。鴕鳥的體質量存在性別差異,6周齡以后相同日齡母鴕鳥的體質量僅有公鴕鳥的60%左右。鴕鳥在4 周齡前的生長速度較慢,之后加快,8~12 周齡是增重最快的階段。
河南省地處中原,在傳統的畜禽養殖類型中鴕鳥較少,飼養歷史、飼養規模和消費量都較小。目前,河南省有鴕鳥養殖場100多家,主要分布于鄭州周邊及黃河以北地區,存欄鴕鳥10 000多只。河南金鷺特種養殖股份有限公司是北方最大的鴕鳥場,現有規范化鴕鳥欄舍120 多個,一座年孵化能力達25 000枚的現代化孵化室、一座年屠宰加工能力達10 000 只的屠宰場、500 m2產品展廳和配備現代化設備的實驗室。存欄鴕鳥近8 000 只,其中種鳥890 只,年生產鳥蛋20 000 多枚,年孵化鴕鳥10 000 多只,年出欄數8 000 多只,年出口創匯3 000 多萬元人民幣。以“重點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出口創匯基地+農戶”的產業化模式,發揮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具有較強的輻射帶動效應。鴕鳥產品主要遠銷日本、韓國、歐美等國家和地區,金鷺鴕鳥宴榮獲河南省烹飪比賽金獎,金鷺鴕鳥蛋殼藝術品已經被省收藏家協會列為名牌產品,多個國家部委及省市機關把金鷺鴕鳥蛋殼藝術品確定為指定禮品,其鴕鳥系列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了一席之地。河南金鷺特種養殖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鴕鳥養殖開發協會副會長單位,國內最大的鴕鳥養殖示范基地,國內唯一一家鴕鳥產品出口創匯企業,出口鴕鳥肉質量安全示范區單位。
由于鴕鳥養殖規模相對較小,中原地區群眾對這種禽類不了解,鴕鳥的價格顯著高于其他禽類,一些消費者不愿花高價錢食用,這就限制了鴕鳥的消費量,造成本省內的消費市場偏小。這是河南省鴕鳥養殖規模偏小的重要原因。
除了河南金鷺鴕鳥園的鴕鳥宴享譽全省外,在其他地方很少見到鴕鳥加工烹飪產品,缺乏大規模、大面積的宣傳,了解鴕鳥加工烹調技術的人還是小眾范圍。在傳統的消費習慣方面缺少對鴕鳥加工烹調的研究,做出的熟食風味吸引不了消費者。
在河南金鷺鴕鳥養殖公司的養殖基地示范作用下,已發展省內中小鴕鳥養殖企業116家,規模都偏小。
由于鴕鳥的養殖量較小,在涉農高校和科研院所中對其品種選育、環境控制、飼料配方設計、飼養管理、衛生防疫等方面的研究相對較少。
鴕鳥適宜在河南省廣大農村地區飼養,鴕鳥喜干旱、耐高溫、抗寒冷、耐粗飼、繁殖快、抗病力強、適應性廣、飼養成本低、飼養技術簡單易學。河南省地處黃河中下游,氣候干旱,有大量的沙荒地資源和豐富的飼料、飼草資源;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具有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因此,在河南省發展鴕鳥養殖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優勢。
鴕鳥的適應性很強,繁殖力強,抗病力強,是草食動物,具有耐粗飼、適應性強等諸多優點,符合國家發展“節糧型”草食動物這一產業政策。鴕鳥作為特禽品種,不與農業爭耕地,不與人口爭糧食。鴕鳥可以在自然環境中正常生產、繁殖,對生存的地理條件要求較低,不必占用耕地,可以充分利用沙荒、丘陵、坡地和干旱地區。對鴕鳥養殖地周圍環境不會造成污染,鴕鳥以露天圍欄飼養為主,投資少、建場快,且飼養多以青飼料為主。因此,發展鴕鳥產業有利于充分利用河南省的飼草資源。發展飼草業有利于開發河南省大片的沙荒地,改良非耕地;有利于農業產品結構的調整,形成地區新的經濟增長點;有利于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幫助農民脫貧致富;有利于相關產業的建設,安置剩余勞動力;有利于市場繁榮,豐富人們的“菜籃子”,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此外,鴕鳥的繁殖能力很強、生長速度快、價值高、二次開發產品價值更高,投資小,見效快。一家農戶代養鴕鳥100只,10個月可實現凈利潤56 000 元左右,每飼養一只鴕鳥獲利560 元左右,具有很高的經濟效益。
鴕鳥渾身是寶,鴕鳥肉是高蛋白(含有21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低脂肪、低膽固醇、低能量、口感鮮嫩的優質紅肉,是人類理想的健康食品,將成為人類21世紀主體肉食之一。鴕鳥皮具有較高的抗張強度和抗撕裂強度,皮張上毛孔突起形成鉚釘狀圖案的特殊花紋,十分美觀。鴕鳥皮革質輕、柔軟,耐用,有良好的通透性,可用于制作衣服、鞋、公文包、表帶、皮帶等,華貴典雅,經久耐用,價格昂貴;鴕鳥蛋既是營養價值極高的食品,還可在蛋殼上繪畫、雕刻,制成精美的工藝品;鴕鳥毛是制作高檔裝飾品的原料,其油可制造高檔化妝品,其血、骨、臟器是生物制藥的最佳原材料。
鴕鳥產品消費區域逐步擴大,并漸漸被大眾認識,消費區域及消費市場不斷擴大,覆蓋面越來越廣。鴕鳥肉出口量每年遞增,表明國外鴕鳥市場潛力巨大。質鮮味美、營養豐富的鴕鳥肉就成為國際市場上的搶手貨。日本、美國汽車制造商每年需要20 多萬張鴕鳥皮裝飾轎車,在美國、日本等國家,人們以使用鴕鳥皮具為高貴和時尚,而目前,我國鴕鳥存欄量僅幾萬只,河南省則更少,因此,鴕鳥產品供求矛盾十分突出,鴕鳥養殖產業發展潛力巨大。
一只母鴕鳥每年的繁殖能力相當于15~20頭母牛,一只成年鴕鳥每天食草菜葉5 kg,飼料1.5 kg(米糠占30%),飼養成本低于牛、羊等常規畜禽品種。在退耕還林還草中,豐富的草資源和農作物秸稈資源為進一步擴大鴕鳥養殖區域提供了飼料保障。一定程度上促使“把沙荒地變成樹和草,把草變成肉,把肉變成錢”的夢想在更大范圍內得以實現,而這一愿望的實現也為河南省進一步開發資源,合理利用資源找到了突破口。因此,鴕鳥養殖既不會給生態環境帶來危害,又可優化資源利用,是一項兼具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養殖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