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佳菡
(1.北京弗朗提爾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0;2京.中 國10科01學01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腦與認知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
十幾歲孩子好奇的天性正是科學研究動力的最佳來源。科技論文的閱讀及寫作正是打開科學之門的金鑰匙。學習撰寫科技論文的過程可以增強孩子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用孩子們的語言撰寫的科技論文可以彌補前沿科技與課本脫鉤的缺陷,從而將最前沿的科學發現傳播給年輕的聽眾,讓孩子們提前了解未來會寫入課本的知識,以及知識的獲得過程和方法。
但是,在中小學課程中只有有限的時間探索科學,而孩子天生就對自然世界充滿好奇,我們的教育應該是構建好奇的頭腦和真正科學家之間的橋梁,從而創作出適合青少年閱讀的前沿科技論文。通過對科技論文的閱讀、寫作及同行評議,可以讓孩子們更好地了解科學是什么以及科學家做什么。
科學不僅僅在實驗室里與瓶瓶罐罐打交道,科技論文的閱讀和寫作是科學家必備的基本能力。能將自己的所讀所做,像真正的科技論文一樣清晰、完整地表達出來,對孩子們的邏輯思維及寫作能力是一次極大的挑戰,也是極大的鍛煉。而參與科研論文寫作的經歷,也會幫助孩子們在未來敲開頂尖大學之門。
閱讀科技論文的過程,是跟隨科學家一起實驗一起思考的過程。青少年通過閱讀有關領域內的前沿科學研究文章,可以理解該領域在全世界范圍內的科研進展,提前了解未來會寫入課本的知識。
很少有8-15歲的年輕人有機會與科學家互動,更不用說將自己感興趣的科研論文的工作成果交給專家,并能得到反饋了。撰寫科研論文可以讓青少年得到領域內科學家一對一的專業指導,能使青少年更充分地了解科學研究是如何進行的。使“長大我要當科學家”的夢想更加具體化。因此,構建年輕人與真正的科學家交流的平臺可以讓青少年與科學家為了實現共同目標進行協作,能使青少年真正了解成為一名科學家的含義。
最前沿的科技論文往往是專業的人士用最專業的圖表和語言表達最前沿的科學發現,但這些縝密的語言和圖文只適合專家閱讀,普通大眾無法直接接觸到最前沿的科學信息。而青少年撰寫的科技論文,對同齡人及普通大眾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同時能建立一座橋梁,可以更直接地將科學家與公眾聯系起來。
發達國家已經開始了科學研究青少年化。如來自歐洲的“The Open Schools Journal for Open Science”,這是第一本歐洲同行評審科學期刊,該雜志接受歐洲小學到中學的學齡期學生在他們的老師的指導下就科學、工程和工程學各個方面撰寫的原創論文及技術,學生和教師通過各種學校項目開展科學實驗的數據被邀請發表在該期刊上。
在極其重視教育的美國,同樣對有志于科學研究的青少年給予了充分發展的土壤。其雜志“Frontiers Journal for young minds”邀請10至15歲的學生成為當前科學文章的審稿人。邀請杰出的科學家用一種可供青年讀者使用的語言介紹他們的前沿發現,然后在科學導師的幫助下由孩子們使用同齡人可以理解的語言改寫論文,并邀請同齡孩子進行同行評議。該雜志提供了由青少年改寫的由杰出科學家撰寫的科研論文,這些文章為青少年讀者量身打造。甚至在發表前50篇文章之前,該雜志的質量就被公認為美國圖書館協會2014年“兒童大網站”之一。
因此,在中國,我們急需一個可以讓年輕受眾可以訪問并閱讀的科學雜志,以建立青少年和科學家之間的橋梁,并將前沿的英文科技論文翻譯給青少年讀者,這都需要大量的編輯技能和知識,我們邀請青少年完成這個工作,也提高了他們自身的科學研究能力,批判地看待事物的能力以及寫作能力。
邀請經驗豐富的研究人員將領域內前沿熱點科技論文翻譯成青少年可以理解的中文文章,然后將文章提交給青少年科技文章寫作平臺。
平臺雜志編輯將手稿分配給報名的適齡青少年,參與寫作的青少年將文章用生動的適合同齡人閱讀的語言撰寫成稿。也可以是幾名兒童或青少年共同工作成稿。同時,具有科學研究或同行評閱經驗的年輕(或內心年輕)研究人員向其年輕作者介紹科研工作的理念,與文章相關的科學知識及科學出版的基礎知識,并對文章作者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評審意見。
文章再由編輯邀請同齡青少年進行同行評議。這些參與同行評閱的評審人的年齡介于8至15歲之間,與科學導師合作,向作者提供反饋,同齡人的反饋可以使文章變得更易于理解且適合青少年的口味。
每篇文章都必須經過青少年評審人的判斷,然后才能上線。完成的文章將以青少年為第一作者發表在青少年科技論文寫作平臺。
青少年科技論文撰寫平臺主要提供有關前沿科學的高質量、適合普通人閱讀的科技文章。研究人員有機會將他們自己最近的研究和出版物重新組織成更年輕的聽眾可以理解的語言。科學導師向參與同行評議的青少年介紹科學生活的理念,科學出版的基礎知識,鼓勵他們向作者提供建設性的評審意見。
科學導師在文章評審中積極參與,以確保所涉及的一個或多個孩子從這種對文章進行批判性閱讀的思維中獲得最大收益。雖然文章的同行評議主要由孩子來完成,但科學導師在幫助孩子們了解科學過程,同行評議以及如何以批判性的眼光看待文章方面起關鍵作用。對于青少年評論者和科學導師本身來說,這通常都是非常有益的經歷。
因此,本文認為,在我國關于青少年科技興趣的培養方式上,建議新一波后浪科學家與當今最前沿的科學家共同協作,撰寫科技論文寫作及參與同行評議,完成適合同齡孩子閱讀的展現國際最前沿科研成果的科普文章。我們應積極推進青少年科技論文撰寫平臺的建設,支持教育創新。
注釋:
① 同行評議:目前國際學術界通用的發表文章審核方式,是指在文章發表前,由編輯邀請具有專業知識或者造詣的學者,評議該文章的學術內容以及文字質量,提出意見以決定該文章是否可以發表。當前國際上關于新冠病毒的文章滿天飛,只有經過同行評議的論文方能被學術界廣泛認可,但是由于需要多名專家的評審,因此文章發表時效性較低,但是文章質量以及可信度較高,更容易被業界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