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 杭
(重慶市育才職業教育中心 重慶 401520)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促使民航事業大力發展,航空運輸業與國民的生活緊密相連,航班的延誤不僅會造成運輸服務資源的浪費,嚴重損害消費者和運輸企業的利益,也會對社會公共秩序和空港安全構成巨大的負面影響。所以,航班延誤問題已逐漸成為企業、政府、民航管理部門、民航研究者和旅客越來越關注和重視的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也是世界民航發展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課題。
目前,航班延誤的最主要原因是天氣。惡劣天氣指很多種情況,如出發地機場天氣狀況不適合起飛;目的地的天氣狀況不能安全降落;飛行途中經過的城市有惡劣天氣等,最重要的因素是在飛越整個路線適宜的天氣條件。在飛行過程中,大氣湍流、大氣湍流、氣壓、空中急流、結冰等多種天氣現象都會對飛行安全造成影響,并且,為保證飛行安全,即使飛機是在自動降落的過程中要求飛行員在一定高度下也必須能見地面或者跑道,如果這個時候不能看到跑道或者地面,按要求也是不允許降落的。總體而言,因天氣原因造成航班延誤是人力無可抗拒的因素,也較易得到旅客的理解。
航空管制,也被稱為空中交通管制,是國家機關按照飛機飛行的控制和監督強制實施管理的統稱,也是是國家頒布的飛行規則。空中交通管制是一種手段,是各個國家管理領空的方法,一般來說都有明確的法律和法規,它的主要目的是防止飛機與飛機的碰撞或者和障礙物相撞,維持空中飛行的正常秩序。
空域是民用飛機飛行的前提條件,但因為我國的航空管制,實際使用的民航空域只有一半都不到,差不多四分之一,隨著我國民用航空不斷發展,對航空空域的需求也不斷增加,但民航可用空域已經飽和,這也是使得流量控制不斷上升的主要原因。航空管制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也將為航班延誤帶來更為嚴峻的局面。
飛機在飛行任務出現故障的時候會按照維修程序進行必要的檢查,判斷故障現象并對其進行分析,以找出問題的根源,然后進行相應的故障排除任務,假如通過更換損壞零件等故障排除后,還可能要進行一些測試,以確定是否修復好。整個排除問題的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即使是一些小問題,為確保飛行安全,當然也有一套嚴格的維護和檢查程序需要做。徹底排除隱患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延遲。如果飛機出現故障是在航空公司基地,就算存在一些比較大的毛病,修復問題的時間也是比較快的,因為在基地人員配備比較齊全并且安排事情更方便,延遲時間會短一些。如果發生故障的飛機在站外,延遲的時間則難以確定,因為缺少必要的維修設備和維修人員在當場。
因旅客自身原因導致航班延誤的情況多種多樣,比如,有些旅客不熟悉民航的登機程序,在航班登機截止時間后才辦理登機手續,或已辦理登機手續但到了登機時間還未登機;旅客所帶證件不合格或攜帶違禁物品;直達旅客在飛機中途經停期間,在不通知民航有關部門的情況下悄然離開;更有些旅客法律意識淡薄,在飛機上酗酒鬧事或謊報險情,戲稱“包里有炸彈”等。這些情況都是航空工作人員無法避免的,由于這些旅客的不適當行為,使航班延誤問題變得更加嚴重。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航班延誤,提高運行質量是航空業主要的工作之一。我認為,我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整治航班延誤:
我國目前關于航空管理制度較少,并存在諸多問題,如航空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不夠完整和系統,結構不盡合理;具體管理制度缺乏等。為加強規范民航運輸業的各種行為,我國立法機關應針對中國民航發展的實際需求,盡快根據實際修改和健全民用航空相關法律,為民航相關主管部門制定完善具體實施細節提供法律依據和保障。
我國國內大多數機場還存在應急處置水平不高這一共同問題,機場需要提高航班延誤的應急處置水平,在航班延誤特別是大面積航班延誤發生后,能夠快速制定并采取正確有效的舉措,處理好被延誤旅客的住行問題,將機場、航空公司、旅客等多個方面的損失和影響降至最低。機場也需要提高航班延誤保障能力,這便要求發揮公司高層、航班延誤信息、保障其他部門正常運行、安全預警、媒體宣傳、通關保障、航延評價為構成要素的七大聯動保障機制作用。在延誤未發生時或未造成影響時,提前判斷氣象情況及延誤具體情況,與各個部門一起預計延誤的發展趨勢和造成的影響,防患于未然,做到統一四點:調整運力、航班保障、調度指揮、服務標準,能夠做到共同應對可能發生的各類航班延誤糾紛。并盡可能做到縮短五個時間,保障其他航班能夠順利往返。這五個時間是:縮短飛機進機位時間,縮短旅客通關時間、縮短航班停場時間,排隊等待時間和登機時間。
隨著民航業的快速發展,飛機增速和跑道增速,已遠遠超過了民用空域增長的速度,民航擴容和空域使用規則有待變更,但這種變更面臨著國家層面上的軍民協調機制的缺失,舉步維艱。毫無疑問,有限的空域成為制約航班正常的一個重要因素。雖然航空公司并不能隨心所欲地控制空域流量,但可以通過科學的方法、合理的手段,對空域流量進行有效梳理,降低由于空域流量過大造成的航班延誤問題。而我國由于國防的需要,可供民航使用的空域資源相對有限。這便需要科學分配空域資源,給民眾創造更好的出行條件。有關部門應加大力度優化空域資源,逐年增加空域資源中的民航使用比例,提供更大空間改善民用空域的緊張環境,真正滿足民眾出行便利的需要。
航班正常關系社會和諧穩定,關系民航強國建設。我們應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建設先進信息系統,加強信息共享,實現協同決策,充分調動和發揮各運行保障主體的責任,使保障航班正常工作成為共同認識,統一行動、整體聯動,努力為提高我國民航航班正常性管理水平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