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頌芬
(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江埔街禾倉小學 廣東廣州 510900)
家校合作的目的是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提升參與感,家長和教師共同為孩子的英語學習提供保障,在家校合作的學習模式下,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1]。在農村小學,師資力量不夠完善,教學條件相對落后,學習環境較差,但農村小學的學生離家較近,因此可通過家校合作的學習模式,家長與學校共同合作,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在農村小學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培養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有:學生自身性格因素、詞匯量較少、相應的英語課外閱讀資料較少以及家長輔導不夠等問題,因此,針對農村小學英語閱讀能力培養不到位的問題,應結合家校合作的學習模式,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由于小學生年齡小,接觸英語的時間較短,因此,適應能力、學習能力以及自我調節能力較差,所以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容易產生放棄或者得過且過的心理,而在農村教學條件相對較差的環境下,英語教師有時照顧不了班上所有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此,家校合作學習就成了重中之重的學習模式[2]。針對這樣的問題,教師應該重視家校合作,讓家長監督,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從而提高效率,教師也應掌握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養小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態度。在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考慮班上學生實際情況,提出相關問題,讓學生自行思考后或者讓學生回家和父母討論后回答給教師,教師加以點撥引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學習能力,加強家校合作學習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例如,教科版(廣州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單詞中有:green綠色、purple紫色、black黑色、orange橙色以及brown褐色等表示顏色的英語單詞,英語教師可以在教學課堂中引導學生學習顏色單詞,讓學生發揮想象,描述生活中各種事物的顏色,然后帶領學生大聲朗讀英語單詞,最后留作業讓學生回去制作相應顏色卡片,并通過父母監督,會背會讀,下次英語課上提問并默寫。這樣,學生回家會制作相關顏色卡片,通過家長的監督學會顏色,記住顏色單詞的發音閱讀,還會默寫。通過家校合作能夠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提升英語學習效率,課下自己動手制作,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由于農村英語教學相關課外資料較少,因此,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教材,充分解讀教材,引導學生學習英語,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首先讓學生充分預習,其次利用教材閱讀模塊合理安排學生學習閱讀,最后安排學生角色扮演,通過自己的方式還原課本內容,充分利用教材的同時為學生創造閱讀條件,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及英語學習水平。
例如,教科版(廣州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教材中第二單元英語對話為“Good evening, Dad”“ Good evening, Ben, How are you”“Fine”“Good night,Ben”“Good night,Mum and Dad”等相對簡單的英語對話,教師可以通過上述對話內容引導學生分組合作練習,每組兩個人,進行對話練習,并要求學生課下回家在父母監督下練習對話,爭取背過閱讀對話,也可適當增加內容。教師通過布置課下作業,讓學生分組合作閱讀,并通過家長監督背誦,不僅能提升學生英語閱讀能力,還能提高家校合作學習模式的效率,充分利用教材引導學生鍛煉英語閱讀能力。
古有名言“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又有“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就告訴我們多練習的重要性,英語閱讀同樣如此。學生應明白閱讀的重要性,教師在學生日常學習中,應為學生提供英語閱讀練習機會,只有多練習,才能讓學生查漏補缺,有針對性地進行英語閱讀鍛煉,只有將英語閱讀融于實踐過程,才能提高英語閱讀能力,提高英語學習水平。在家校合作的學習模式下,農村小學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也應重視練習與閱讀相結合,教師引導閱讀,家長監督練習,穩步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
例如,教科版(廣州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學習中,有句子“It’s over there,next to the library”和“It is opposite the playground”,前者意思為:在那邊,圖書館旁邊,后者意思為:它在操場對面。這兩個句子中有生詞,對此,教師應反復領讀,反復講解,留課下作業,讓學生在父母監督下多練習,邊練習邊閱讀,直到能背誦及默寫。通過家校合作的學習模式,通過閱讀練習結合,使學生掌握英語閱讀及英語學習技巧。
農村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應建立在家校合作的學習模式下,教師可通過鼓勵學生激發學習興趣,利用教材創造閱讀條件,閱讀練習結合、掌握技巧三個策略培養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及英語學習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