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進財 梁仕輝 鐘麗虹
熱壓傷是一種復合傷,在臨床中十分常見,通過查閱相關的臨床資料顯示,熱壓傷約占整個燒傷住院患者的0.5%~1.0%[1];致傷的局部組織除受熱力損傷外,同時還伴有擠壓損傷,只有予以及時有效的治療才能夠有效的消除不良癥狀,進而提升患者的康復效果[2]。伴隨治療技術的不斷提升與發展,目前臨床中多使用VSD 聯合游離髂腹股溝皮瓣修復方式進行治療[3]。本文將探討VSD 聯合游離髂腹股溝皮瓣修復治療熱壓傷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5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60例熱壓傷患者,男29例,女31例;年齡32~45 歲,平均年齡(38.5±10.9)歲;致傷部位:前臂傷患者19例,上臂傷患者16例,胸部傷患者10例,小腿傷患者4例,大腿傷患者5例,臀部傷患者4例,背部傷患者2例;其中有10例并發神經血管損傷;受傷類型:貫通型患者35例,盲管型患者18例,切線型患者7例。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家屬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均符合熱壓傷的臨床診斷標準,即局部損傷重,多伴有骨、關節損傷;創面干枯,損傷界限清楚,擠壓部位的血管內皮受損,出現進行性血循環障礙,局部腫脹明顯,疼痛劇烈,可發生進行性血管栓塞和組織壞死;②獲得家屬的完全同意。排除標準:①存在嚴重的治療禁忌證;②患有慢性神經疼痛疾病。
1.2 方法 所有患者予以VSD 聯合游離髂腹股溝皮瓣修復方式進行治療,具體方法如下。
1.2.1 壞死創面清創與VSD 處理 對患者進行臂叢麻醉,待麻醉起效后根據患者的實際受傷部位對創面的潰爛壞死組織進行徹底處理,使用大小適宜的VSD 敷料完全覆蓋創面,并用絲線進行間斷縫合,以便對敷料進行縫合,使用酒精對周圍皮膚進行擦拭,待酒精晾干后使用配套薄膜對敷料四周進行粘貼封閉。連接沖洗管,使用等滲沖洗液持續沖洗,與此同時將引流管與中心負壓吸引設備進行良好的連接,并嚴密檢查其通暢性;調整負壓至-200~-300 mm Hg(1mm Hg=0.133 kPa),保持VSD 敷料癟陷。1 周后完全拆除VSD 裝置,若未出現壞死滲液情況,治療方式采用游離髂腹股溝皮瓣修復,然而若出現肉芽組織生長不良,則重新徹底清理創面及VSD 處理。
1.2.2 創面游離髂腹股溝皮瓣移植修復 ①皮瓣設計。標記創面的大小及形狀,以便能夠依據標記的情況制作相應的皮瓣,皮瓣的長與寬需超過創面的1~2 cm;②皮瓣切取。首先要將皮瓣蒂部的腹股溝區皮膚切開,于皮下淺筋膜層對旋髂淺靜脈進行仔細的分離與查找,但在此過程中需要加強對血管的保護,同時在進行分離的過程中需要將皮瓣相關的淺靜脈進行較好的保留,并進行標記;使用顯微鏡深入觀察旋髂淺靜脈,以便能夠明確旋髂淺動脈的位置,之后結扎與皮瓣無關的血管穿支,沿腹股溝區延長切口,把血管蒂部進行游離,至旋髂淺動脈發出點處;按照標記點切開皮膚組織,將皮下筋膜層使用電刀完全切開,皮瓣解剖平面為腹外斜肌筋膜及臀筋膜表面,要依據透光試驗對皮瓣內血管走行進行確定后對皮瓣進行切取,分離時要加強血管蒂的保護,以防止出現牽拉的不良后果。皮瓣解剖分離時要確保髂腹股溝皮瓣的營養皮神經獲得完整的保留。皮瓣分離后要對血運情況及皮瓣顏色進行嚴格的檢查,在旋髂淺動脈發出點處結扎切斷血管蒂,將皮瓣轉移至受區,充分止血后對供區進行直接縫合。③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由皮瓣遠端向近端在深筋膜下銳性逆行剝離。在明確血管走行的情況下加強血管的保護,確保旋髂淺動脈分支保存于皮瓣內部。采用無張力縫合方式對蒂部4~7 cm 位置進行縫合,使其形成管狀,切取皮瓣后對供區進行皮下直接縫合。若切取皮瓣面積較大,產生縫合困難情況的下可以進行大張中厚皮游離移植。④血管吻合。依據創面的實際情況將皮瓣轉移到受區后縫合皮瓣遠端及兩側皮膚,使其有效固定,利用顯微鏡對創面近端予以分離后選擇血管口徑相匹配的旋髂淺動脈及動脈分支進行端端吻合。將創面近端的供體神經與保留的髂腹股溝皮瓣營養皮神經進行端側吻合,然后對蒂部皮膚予以充分游離,防止縫合后的張力影響血供,再進行間斷縫合皮瓣皮膚。⑤將皮瓣轉移至再次清創后的手部創面,皮瓣下置橡皮片引流。⑥術后處理。術后患者需臥床休息,并對患處進行良好的保暖、抗凝、抗炎、抗血管痙攣等治療。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患者的皮瓣存活情況。①臨床滿意度。采用科室自制問卷進行評價,主要分為滿意、一般滿意及不滿意。總滿意度=滿意率+一般滿意率。③患者的并發癥(傷口感染)發生情況。
2.1 皮瓣存活情況 57例患者的皮瓣全部成活,成活率為95.00%。
2.2 臨床滿意度情況 滿意45例,一般滿意12例,不滿意3例,總滿意度為95.00%(57/60)。3例不滿意患者主要原因在于術后未獲得良好的康復效果,且術中出現一定的損傷現象。
2.3 并發癥發生情況 有3例患者出現傷口感染,并發癥發生率為5.00%。經過二次治療后恢復。
熱損傷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臨床癥狀,將會對患者造成較為嚴重的損傷,只有予以良好的治療才能更有效降低患者不良的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4,5]。為了提升患者的臨床療效,需對熱損傷癥狀進行有效的醫學知識明確,具體分析如下。
3.1 皮瓣選擇的適應證 主要使用皮瓣用于對器官的再造治療,不論患者是否發生肌腱骨骼外露情況,不能由于皮瓣需要二次手術斷蒂,后期皮瓣修薄等原因而不選用,其主要原因在于熱壓傷是一種立體性損傷癥狀,雖然部分組織由外表顯示正常,但仍將出現進行性壞死的不良情況,從而導致手術失敗,因此需要首選皮瓣進行修復[6,7]。
3.2 選擇適合的手術時機 若患者存在創面張力較大現象,則需要立即對其進行減壓處理,并及早進行手術治療。通過相關的臨床研究表明,燒傷滲出高峰通常發生于傷后1~3 h,組織腫脹通常發生于傷后24 h,3~5 d才能夠消退,因此對于中小面積熱擠壓傷的患者而言,可在受傷當天為其切痂植皮;若受傷面積較大,則可在3~5 d 后進行手術治療[8,9]。若壞死組織未具備清晰的界限,則可首先使用異體皮對受傷部位進行覆蓋,2~3 d 后予以延期植皮。
依據本次實驗結果顯示,57例患者的皮瓣全部成活,成活率為95.00%。滿意45例,一般滿意12例,不滿意3例,總滿意度為95.00%(57/60)。有3例患者出現傷口感染,并發癥發生率為5.00%,經過二次治療后恢復。原因在于在進行手術前臨床醫生對患者皮瓣選擇的適應證進行了良好的把握,并且能夠依據患者不同的受傷部位予以針對性的手術治療,同時對患者進行了良好的術后處理,因而使患者獲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VSD 聯合游離髂腹股溝皮瓣修復治療熱壓傷具有顯著的臨床效果,可作為臨床中的首選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