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又到草長鶯飛時, 經受了疫情考驗的國人, 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期待萬物復蘇的春天。盡管今年頭兩個月開局慘淡,但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3 月份我國制造業PMI 為52.0%,比上月回升16.3 個百分點。 截至3 月25 日,我國大中型企業復工率為96.6%, 其中制造業企業復工率為98.7%, 龐大的產業鏈正在加速運轉。
春回大地,總是給人帶來無限憧憬。 經濟復蘇也讓能源電力行業倍感振奮,雖然原本作為傳統的春節用電高峰期,今年1、2 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卻同比下降7.8%, 但是能源電力系統積極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精準研判疫情防控形勢,切實保障復工復產用電需求,在助力社會經濟秩序恢復的過程中將行業高質量發展的主動權牢牢地握在自己手中。
日前,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做好有序復工復產期間電力供應保障的通知》。在堅持疫情防控不放松和推動有序復工復產“兩手抓”的新形勢下,電力行業更要巧思善謀、做好加減法,化危為機,推動行業治理能力邁上新的臺階。
要充分發揮電力行業在經濟發展中的先行軍地位, 通過增產增效推動社會經濟高質量復蘇。 在當前用電需求增長乏力的市場環境下,電力行業應持續優化用電營商環境,不斷創新服務手段和方式, 積極引導產業鏈配套需求落地,進而開拓市場空間;抓住精準投資拉動有效需求這個牛鼻子,推動電力建設項目有序啟動,聚焦國家“新基建”“云端經濟”最新動向,切實提質增效,確保資源得到合理配置,為社會經濟的良好發展提供安全、高效、優質的電力支撐。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毛偉明撰文指出,該公司今年將聚焦特高壓、充電樁等“新基建”項目,全年初步安排電網投資4500 億元,可帶動社會投資9000 億元。
要切實承擔電力行業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國計民生中的社會責任, 通過減負減貧減污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電網企業在堅決執行階段性降低用電成本政策的基礎上,要多措并舉確保政策福利能夠為客戶應享盡享,以客戶為中心,與廣大用電客戶構建利益共同體,共同進步。發電企業應密切關注國際能源市場價格走勢, 利用能源價格的波動謀求降本增效,為全產業鏈成本下降創造空間。全行業要不惜代價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污染防治,通過電力技術迭代升級、電力基礎設施高標準建設、 產業帶動和行業定點扶貧等多種手段,在打贏三大攻堅戰中身先士卒、以身作則。
一年之計在于春。這次抗“疫”經歷讓我們的道路優勢、理論優勢、制度優勢和文化優勢更加凸顯。 值此新舊交替的轉折時刻,面對被疫情解構的全球產業格局,充分發現和利用各種比較優勢, 完成時代所賦予的歷史使命,對電力行業來說既是挑戰,更是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