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丹
(湖南藝術職業學院 湖南·長沙 410100)
2018 年 4 月,《教育信息化 2.0 行動計劃》中提出:“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深度融入教育全過程,……全面提升師生信息素養,推動從技術應用向能力素質拓展,使之具備良好的信息思維,適應信息社會發展的要求……”為順應信息化教學的發展潮流、貫徹執行職業教育相關政策、適應產業發展升級,高職院校需要積極投入并不斷完善信息化教學的硬件設備設施及環境建設中,為信息化教學提供基本的保障及強大的后臺支撐,有效推動信息化教學的實施。
2010 年開始,我國教育部就面向全體職業院校教師組織了信息化大賽,以期促進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推動教師信息化教學的常態化發展,經過近十年的發展,信息化教學理念已逐步推廣,以賽促教的形式對教師日常教學中的信息化教學技術、信息化教學手段、信息化教學能力均產生了較好的效果。信息化教學的有效實施將傳統的“灌輸式”“填鴨式”教育向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能力及綜合素養發展發生轉變;信息化技術融入課堂教學,有效促進教學資源的豐富化、多樣化、立體化,豐富課堂教學形式,促使學生的學習狀態由被動向主動發生轉變,引導學生體驗、探究性學習,實現教育教學本質的回歸。
基于新時代行業發展背景,酒店數字化、智能化管理的實現,住宿業逐漸呈現多元化、多業態發展,酒店產品有了新的內涵及創新,對人才需求的專業知識、能力要求、素質素養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的內涵。多元化產業時代背景下,酒店作為現代服務型行業,酒店的信息化管理在新時代社會發展需求變化及信息技術的應用推廣下不斷提升,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提升學生的信息化素養及工匠精神顯得尤為重要。
“客房服務與管理”是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應適時、適當、適量根據行業及顧客市場的變化調整教學內容。“客房服務質量管理”是客房部門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在客房主題性、文化性、創新性、體驗性等理念內涵指引下,客房個性化服務是做好客房服務與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基于行業發展背景,立足崗位實際,以酒店客房服務與管理中的實際案例指導理論教學,通過學生“學、做、析、創”實現一體化教學,以“線上自學—情境演示—探討改進—創新提高”為教學設計脈絡展開。
本次任務的實施對象是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二年級學生,通過之前的客房服務技能知識學習,學生具備較好的客房實操技能,理解了客房服務流程,有較好的職業意識與職業素養,為對客服務技能及服務理念的學習奠定了專業基礎。學生思維比較活躍,能快速的接收新事物,動手能力強,但理論基礎比較薄弱,實踐經驗比較缺乏,服務規范性意識不強。
基于教學內容及學情分析,確定知識、能力、素養的三維教學目標,即:掌握客房個性化服務的內涵及內容,能針對具體顧客獨立完成客房個性化服務設計的工作任務,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職業意識、職業態度及創新思維。其中,客房個性化服務的內容及物品呈現為教學重點,客房個性化服務設計的創新為教學難點。
基于翻轉課堂、任務驅動、工作過程導向的教學理念,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及線上線下教學資源,以工匠型創新型人才培養為主線,以服務與創意為兩翼,把握學生學習規律,引導探究性學習,圍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學習階段展開教學,體現“一線兩翼三段”的設計思路。結合信息化教學手段,運用信息化即時數據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進行分析,以線上自主學習、線下情境演示、角色扮演及知識探究逐次展開教學,展現學生“學-做-析-創”的學習過程。
基于“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理念,科學合理地對教學過程中的各環節加以設計。充分運用信息化教學工具及教學資源,包括網絡教學平臺、微信、QQ 群、思維導圖、行業專家公眾號、客房真實情境、客房服務專家資源、客房實訓室等,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拓展教學空間,提升課堂教學效果。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探索;通過情境模擬教學法,學生體驗服務流程及服務規范,促進職業素養的形成;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成果展示等學習方法,注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的提高。
運用線上教學平臺發布學習任務,通過線上平臺理論知識的學習及知識檢測,小組自主探究,初步完成課前任務訂單。課前學習將課程知識學習由被動轉為主動,運用任務訂單促使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技能,提高學生的實操能力,符合職業教育教學要求。
通過課前線上學習反饋,發現學生自學過程中對知識內容的掌握情況及理解應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引出課堂教學任務,有效開展課堂教學。
教師通過情境視頻及案例展示,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討論,運用線上教學平臺,即時獲得學生的信息數據,呈現知識內容;圍繞小組任務展開研討,呈現小組討論結果,教師針對學生總結的客人個性化需求加以補充完善。
之后,學生分小組實施任務演練,任務演練過程中,對接崗位規范,突出職業素養要求,強調客房服務操作的“三輕”;學生在實操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自主尋找答案,也可以尋求教師的指導;小組與小組之間、小組成員之間也可以相互發現問題,相互改進提高,體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活動設計。期間,教師歸類總結學生實訓中出現的主要問題及解決對策,上傳至學習平臺,開展個性化教學。通過反復實訓演練,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凸顯,技能得以強化,實訓演練之后的進步及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應用,極大的提高了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與自信心。
課后,學生將實訓成果資料提交到網絡教學平臺,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推薦參加合作酒店舉辦的客房創意大賽,經由行業專家點評及企業實踐檢驗,既能拓寬學生的專業知識面,又能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及實踐應用能力,培養行業所需的實用性人才,實現產學研用一體。
高職課程教學內容與行業發展貼合緊密,專業課程教學中,學生不僅需要掌握酒店服務規范及流程,具備專業實操技能,更需要理解行業、企業的新知識、新工藝、新成果、新技術及先進的理論,以適應行業崗位發展及變化,具備信息素養及創新意識。
將學生的職業素養、職業意識、職業態度、課程思政、勞動教育融入課程教學,通過“一線兩翼三段”的教學設計思路,運用3D 軟件、微課、視頻、錄屏等信息化資源,融入教學實施的“三步驟”中,突出創新型工匠型人才的培養。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課程信息化教學設計中需把握信息技術的應用,圍繞學情、教學目標以有效、合適的信息技術推動課程教學的開展,讓信息技術為課程教學的高效實施保駕護航。
教學過程中強調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根據學生自主學習的靈活性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將課堂理論知識轉化為學生動手實操,通過學生“學、做、析、創”實現一體化教學,突出“做中學、做中教、做中析、做中創”的思想;課程教學內容依托行業真實案例,貫徹產教融合理念,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的職業思考,實現課程教學與行業崗位的無縫對接。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課堂信息化教學設計中,教師起主導作用,教師的信息化素養及信息化水平直接決定著課堂實施效果。一方面,專業教師要有行業發展意識,把握行業發展最前沿的新知識、新方法、新技術、新標準等;另一方面,專業教師要與時俱進,不斷開發并完善信息化資源,比如視頻制作、信息化教材開發等,善于挖掘并利用信息化技術,提高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信息化課堂教學已成為現代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手段,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融合是教師職業能力的重要體現,高職教師應拓寬教學思路,積極改革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模式,不斷探索信息化技術與課程教學的融合,培養適應新時代發展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