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月亮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和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有著很大的不同,在高中生物課堂上應用翻轉課堂,轉化教師和學生的身份,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將高中生物知識進行整理,構建一個完善的高中生物體系,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生物這門學科本身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進行學習和理解。通過在高中生物的課堂上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幫助學生降低學習難度,將高中生物知識以一種更為簡單化的方式呈現給學生,讓學生更好地接收生物知識,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增加生物課堂的趣味性[1]。
在當前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通過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認知能力,使其從不同的角度探究和學習高中生物知識,發散學生的思維能力,發揮課堂教學實踐的作用,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當前的課堂教學提倡素質教育,通過在高中生物的課堂上應用翻轉課堂,合理運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方式,強調讓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師在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時,應注意根據課堂教學內容,選擇更為合理的視頻課件,通過課件的形式,為學生展示本節課教學內容中的知識點,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提升學生學習的有效性。為了充分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教師應注意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保證課堂學習內容滿足學生的課堂學習需要。通過仔細研讀教材,根據教材內容制定課堂教學目標,結合信息技術,編制更為合適的視頻課件,通過課件的形式,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讓學生對于本節課的學習內容產生興趣,保證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例如,學習“核酸”的知識內容時,教師在應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時,應注意先確定課堂教學目標。在本節課的課堂學習中,學生需要能夠說出核酸的種類,能夠用自己的語言說出核酸的分子結構和功能,懂得用特定的染色劑染色,能夠區分出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制作好視頻后,教師應注意將視頻傳送給學生,讓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引導學生自己學習和了解生物知識,在頭腦中構建一個生物體系。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教師應注意設計不同的教學問題,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針對學生出現的各種問題,教師應注意為學生進行答疑解惑,通過合適的方式,引導學生理解生物知識點,為學生搭建一個溝通的橋梁[2]。
例如,教學“ATP”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在開展課堂教學前,將教學任務單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前做好預習工作,記錄下自己在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然后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引導學生總結有關于本節課的知識點,讓學生學習ATP分子結構、ATP和ADP之間的相互轉化。接下來,教師需要在課堂上完成查漏補缺,對于本節課學習的知識點內容進行總結和歸納,為學生理清脈絡,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在進行小組合作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充分借助于多媒體的形式,讓學生理解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對于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探究,教師在這時,應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針對于學生出現的疑難點進行解決,為學生提供實際的幫助。
教師在高中生物的課堂上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時,應注意摒棄傳統的單一化評價方式,通過建立一個新的評價機制,在評價中加入多個主體,讓學生也參與到評價中。通過多元化的課堂教學評價方式,充分滿足學生的課堂學習需要,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比如,教師可以采取小組評價、學生互評、學生自評的方式,增加評價的內容,提升評價效果。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評價時,應注意把握好課堂教學評價的時間,指出學生學習中的不足之處,對于學生,教師應多給予鼓勵,讓學生發現自己的優勢,增加學生學習的自信心。為了保證教學評價的效果,需要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多注意觀察學生,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同時了解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只有更深入地了解學生,在開展教學評價時才能起到最佳的效果[3]。
綜上所述,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利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保證學生的課堂學習質量,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識,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實效性,深化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