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蕾
(重慶市榮昌中學校 重慶 402460)
為了有效實施課堂教學,實現素質教育目的,我校提出了實施“三段六步”課堂教學模式。這種模式把課堂教學分為“課前:預習自學,收集疑惑;課堂:詮釋目標、預習糾錯、探究討論、展示點評、當堂檢測、總結反思;課后:學后反思,訓練應用”。“六步”是“三段”的具體化,即課堂階段中的六個步驟。這種教學模式要求教師賦予學生更多自主學習和活動的機會,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在運用這一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我認為政治課堂更應該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學生獨立的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造等方法實現學習目標,改變過于強調接受,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樂于探究,積極參與政治生活。
人們常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三段六步”教學模式的突出環節就是自主學習。授人以漁,就是教會學生學習。高中政治屬于文史類科目,文字量和信息量比較大,因而在應試教育中它成了一門死記硬背就過關的學科。但在“三段六步”教學模式中,它恰恰可以成為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最佳載體。
第一,對教師的要求:編制導學案。政治學科相對于其他學科而言,理論性強,邏輯結構嚴密。而根據高中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要使課前的自學、閱讀達到預期效果,就必須有一個提綱挈領的導學案。導學案要明確學習目標和學習重難點,將教材中的知識點、德育點隱入創設到一個個具體的材料情景(生活場景)中。例如:在《消費及其類型》導學案中,“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模塊中“請調查你周圍同學的月消費是多少?比較一下,有沒有差異?試分析一下原因?”“思考:如果你喜歡看碟片,你會選擇怎樣的消費方式?觀看碟片屬于哪種消費類型?”
第二,學生以基礎知識為主線自主學習教材。第一步,認真閱讀教材,對教材內容有初步的了解,知道該框題的概念、原理等基礎知識。第二步,結合導學案,對教材內容進行分析、綜合、歸納和概括。第三步,貼近生活,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時結合身邊的事、生活中的事,這樣就可以加深對概念、原理的理解,能夠對原有知識進行延伸和擴展。第四步,培養學生構建“知識結構圖”的能力,能把各個知識點聯系并表達出來,使一框題、一課題、一個單元、一個知識模塊具有連貫性和整體性,這樣才能真正讓學生成為主體,使學生的自學達到預想效果,為開展課堂教學做好準備。
高中政治課程分為“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與哲學”和“經濟學常識”(選修)五個模塊。學生作為巨大的消費群體,每天都參與在經濟生活;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無時無刻不接受著文化的熏陶;學生作為公民,積極參與到政治生活之中;生活中處處是哲學,每個學生的生活中都包含著等待發現和總結的智慧之學。因而,政治課堂的開展必須建立在貼近生活的基礎之上,這樣的課堂才能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第一,貼近學生生活。把生活中的點滴與課堂中的知識原理結合起來,讓學生更有親切感,讓學生在探究討論時有話可說。例如,在《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教學中,把生活帶入課堂,“你怎樣看待打包這一現象?勤儉節約的作風是不是過時了?”
第二,有針對性地選取國際、國內或發生在本地的新聞熱點材料。比如“兩會”的召開、恐怖問題、榮昌新聞、榮昌特色(豬、涼粉、鵝肉)等。選取的這些材料具有典型性和說服力,具有鮮活和生動的特征,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時代感、親切感,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教學互動進一步深化。例如,在講“價格變動的影響”這一框題內容時,選取榮昌的特產——豬,通過豬肉的價格變化,生豬的養殖規模不斷變化來說明價格變動會調節產量。這樣就能把學生濃厚的鄉土之情和經濟知識聯系起來,使學生既能理解教材知識,又能達到知識的遷移,更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可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第三,學生討論。首先把整個班級按4-6人一組,分成若干小組,各組在自主學習環節提前做好準備。教師引出問題,根據問題的具體情況,學生討論3-6分鐘,學生分小組展示討論結果。在討論過程中教師巡回指導,對討論中碰撞出的火花加以延伸和拓展。教師點撥,將學生討論中存在的帶有普遍性的問題集中起來,同教材基本原理加以有機結合,形成一個中心問題,找到釋疑重點知識的突破口,為整體講授教材知識做準備。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樹立是每一門課程的重要目標。就高中政治學科而言,在課堂教學和討論中,隨處都能找到德育的“點”。例如,在《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這一框題中講到健康、合理、文明的生活消費,既關系到個人的生活質量和健康發展,又關系到集體和社會的利益,對于這一教育資源,我們把它與現實生活中的綠色消費聯系起來,能使學生明白自己的消費行為不僅是個人的私事,還會對整個社會環境產生影響,因此,為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為了人類有一個更美好的生活環境,應該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承擔起對社會的環保、經濟等責任,通過這個知識點的學習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檢測,是新課教學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通過檢測能了解學生是否真正掌握該知識并學會了運用。但在檢測題的選擇和設置上應該難易適中,把基礎知識點與深化延伸點結合起來,課堂中以選擇題為主,課后檢測可以設置一些較簡單的應用題。在檢測中學生及時反饋問題,反思學習中的難懂或不懂的地方,教師及時發現問題,對教學效果做到心中有數,查漏補缺。
總之,“三段六步”教學模式,改變了政治課程枯燥無味的現狀,學生動起來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提高了,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成為學習的主體。學生在政治課堂中學會了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樹立起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