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麗思
(廣州市花都區花山鎮美成小學 廣東廣州 510880)
在小學階段就注重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很有必要的,讓學生在培養閱讀能力時愛上閱讀,通過多讀書、讀好書,提高閱讀能力和自身的文化內涵,讓學生由內而外地散發藝術氣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輕松地應對閱讀理解的考驗,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閱讀是學生學習和成長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豐富的閱讀量能豐富學生的知識量、拓展視野,在面對充滿未知性、不定性的世界時,不恐慌不害怕,能勇于認識和發現這個世界的美好,探索新知識領域的奧秘。
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需要通過閱讀,完善自身的語文水平并鞏固自身的基礎知識,在閱讀過程中感受作者的心歷路程和文中所表達的具體思想感情。由于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學習能力不夠成熟,知識積累也不夠豐富,需要教師進行積極的引導,在實際教學中滲透閱讀對教學的重大作用,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有效的閱讀。但傳統的教學方法可能無法實現閱讀帶來的理想作用,需要教師結合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閱讀教學方法進行創新,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手段開展閱讀教學,進而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效率和質量。
小學語文低年級的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小學低年級學生年齡太小,學習能力和知識儲備都不夠完善,認識的字也不多,對很多詞語成語都不夠了解,閱讀時會遇到很多難點。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時,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考慮到學生的能力水平,選擇和學生基本能力相符的閱讀內容,突破閱讀障礙,進行有效的閱讀,這樣才不會打擊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應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具體特征,為學生選擇合適的閱讀內容,如一些寓言故事書、童話書和《十萬個為》什么等,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熟悉故事情節,并就閱讀內容和同學教師家長進行交流和討論,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還可以在閱讀過程中將故事情節設置成劇本,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將故事演繹出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最后,隨著學生閱讀能力的不斷提升,適當增加閱讀任務,穩扎穩打地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1]。
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要利用自身的知識進行有效閱讀,閱讀的關鍵是在閱讀的同時理解故事的含義。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整體閱讀和細節內容的聯系。在引導學生進行有效閱讀時,主要關注學生的觀后感,要求學生閱讀之后能清楚地表達出文章的大致含義,這樣才是完整的閱讀。然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文章中的細節進行分析,仔細品讀文章中優美的句子,加深記憶。
小學低年級教學主要參考教材課本,但日常生活中的閱讀對小學生提高閱讀能力有一定幫助,畢竟教材課本中的知識是有限的,所以,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增加課外延展,開闊學生眼界,為其提供更豐富的閱讀空間。比如,和語文課本主題思路相似的閱讀資料,不僅能增加學生的知識空間,還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而且,增加課外閱讀還可以讓學生積累閱讀知識。
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容易對未知、新鮮的事物產生興趣,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增加一些創新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畢竟學習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教師一定要從學生的愛好、興趣出發,制定有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感覺到快樂,在輕松有趣的氛圍下掌握關鍵信息,完成學習任務。教師可以利用智能設備,對學生進行線上線下結合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例如,學習《曹沖稱象》時,在對課本進行閱讀之后,讓學生在課堂中進行簡單的小游戲,比如,讓學生對曹沖稱象的部分進行分句,讓班級中的學生合作讀課本,教師讀一段、男生讀一段、女生讀一段,這樣能增加課堂的活躍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布置課堂任務,讓學生回家后錄制讀書的視頻,教師通過線上形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引導,讓學生在產生興趣的情況下愛上閱讀。
教師進行線上教學是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教學,但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沒有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身心發展不夠成熟,還沒有建立健全的學習方法,所以,采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方法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在線下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方式,傳授閱讀的技巧,讓學生先掌握文章整體的含義,再對文章進行段落分析,進而明白文章中的人物形象,體會作者想表達的主要情感,然后讓學生在線上進行閱讀,充分利用線上閱讀的優勢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效率[2]。
例如,學習《小蝌蚪找媽媽》時,教師先線下對學生進行知識梳理和傳授閱讀技巧,讓學生先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詞,先了解文章的大體含義,然后進行線上教學,將閱讀環節制作成有趣的動畫,一只可愛的小蝌蚪帶領學生閱讀,有趣的教學情境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在學生自由閱讀時,為學生營造輕松的閱讀環境,為學生選擇一個和文章契合的音樂,讓學生在音樂中進行閱讀,通過閱讀體會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產生的情感變化,提高閱讀效果。
由于大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占主導地位,學生的參與感不足,導致提不起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互動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師和學生的交流過程中,彼此之間會傳遞很多有效信息。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營造一個輕松的學習空間,構建一個完整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有效閱讀。教師應充分利用線上教學的優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3]。
例如,學習《坐井觀天》時,教師可利用線上教學的優勢,將教材內容制作成微課課件,線上發送給學生,讓學生在掌握課本主要內容的同時,觀看微課,掌握小青蛙整體的心理變化。線下對學生進行課本知識和閱讀能力的考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針對小青蛙的心理展開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的效率和質量。
在小學語文低年級階段的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是至關重要的,閱讀教學也是小學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養成良好閱讀習慣有積極作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要以閱讀內容與學生基本能力相符、注意整體閱讀和細節的聯系、增加對閱讀教學課外延伸的重視為主要教學目標,線上線下結合開展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空間,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構建完整的教學模式,全方面促進小學生低年級階段閱讀教學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