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茜
課堂評價語在課堂教學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將評價語貫徹到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效的評價語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學生也具有激勵、指導、解惑等作用。在新課程改革的影響下,要求課堂評價貫穿全過程,重視有效評價語的使用[1],有效的課堂評價語能夠促進學生的發展,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準確使用評價語,對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非常重要。
所謂的課堂評價語,簡單點來說,就是教師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行為表現進行評價的語言。在當前的語文課堂教學中,一部分教師忽略了使用有效的課堂評價語,對學生的表現也沒有做出合適的評價,這種現象對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提升非常不利,其主要表現在:
現階段,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最常見的表揚聲是比較含糊和夸張的語言,如“你真聰明”“你真棒”“非常好”等,每當學生把問題回答正確,教師就會拿出這些常見的表揚語夸獎學生。例如,學習《我最好的老師》時,教師往往會提出非常簡單的問題,“同學們,大家認為誰是最好的老師呢?”學生會回答“語文老師是最好的老師”(毫不思考,脫口而出),教師就會毫不猶豫地表揚學生“回答的非常好”。教師如果總是使用習慣性的語言,慢慢的學生就會枯燥,產生抵觸的心理,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小學語文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質量的高低會直接影響整個基礎教育的成敗,為了促進語文教學的發展,教師要注意表揚和評價的范圍和尺度。
逃避錯誤式的評價方式是課堂教學中經常出現的一種現象。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點名讓學生閱讀文章,學生有幾句話讀的斷斷續續,甚至丟掉幾個字,不知道教師對學生的要求降低了還是沒有認真聽學生的閱讀情況,脫口而出的表揚就是“讀的非常好”,全班學生都很驚訝,但是也不敢反駁。這種現象就是逃避錯誤式評價,表面看上去是尊重學生的閱讀成果,實際上是一種錯誤的肯定,對學生的學習非常不利,會讓學生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教師要對學生抱有賞識的態度。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使用充滿鼓勵性的評價,語言使用要親切、真誠,再加上友善的微笑,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到被教師尊重的喜悅,進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例如,學習《北京的春節》時,教師可以首先讓學生對文章進行朗讀,學生朗讀完成后教師可以面帶微笑地進行表揚“聽到你的閱讀,我對春節有了全新的認識,仿佛春節就在眼前一樣,讓我有一種置身于春節熱鬧的氛圍中的感覺,好想現在就在過春節”教師真誠的評價,友善的微笑,既能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欣賞和尊重,也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在新課程改革的影響下,語文教師的教學評價語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主觀感受[2]。當學生的理解不完善時,教師要不厭其煩地進行引導,當學生理解出現偏頗時,教師要指明方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做到表揚與批評相結合,對表現好的給出積極的鼓勵,同時也要指出不足之處。
例如,學習《魯濱孫漂流記》時,教師可以對閱讀好的學生給出積極的表揚,“你讀的非常好,流利,有感情,如果聲音更響亮一點就更好了”“你對文章內容概括的非常準確,如果更簡潔一點就非常玩美了”“你對人物形象的感知非常正確”這樣的評價語言是非常有效的,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提升學生的參與熱情,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語文的魅力,同時也能給學生指明方向,使學生朝著更好的方向前進,幫助學生在評價中不斷進步、不斷成長,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教師的言語評價貫穿于學生學習的全過程。在小學階段,小學生無論在生理還是心理上發育都不成熟,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作為學生的“重要他人”,教師的身份和地位決定了其言語評價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起重要作用,教師言語評價要起到方向性的指導作用。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評價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的評價語不要局限于一種形式,要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合理有效地使用評價語,教師在實踐教學中要不斷總結、歸納,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3],科學、有效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可以創造出和諧、愉快的教學環境,也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幫助學生和教師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