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倪浩
針對美國商務部下屬的工業和安全局(BIS)日前發布新的出口管制措施,限制人工智能(AI)軟件出口一事,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9日表示,希望美方糾正泛化國家安全、濫用出口管制措施的錯誤做法,為各國企業開展正常的貿易與合作創造有利的條件。
BIS發布的新規顯示,自1月6日起,美國企業出口某些地理空間圖像軟件時必須得到許可,才能將軟件發送到海外(加拿大除外)。應用于智能化傳感器、無人機、衛星和其他自動化設備的目標識別軟件(無論民用或軍用)都在限制范圍之內。外媒認為,此項措施直接指向包括中國在內的幾個國家。
高峰9日在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說,在經濟全球化深度發展的今天,限制和干擾正常的國際合作,不僅會損害有關企業包括美國企業的利益,而且會引起市場對美國的貿易投資環境、創新環境的擔憂,影響國際產業鏈的穩定。科學應該是無國界的,科技發展進步應該造福于全世界人民。
高峰強調,中國的科技進步是在開放條件下,通過幾代人的不懈奮斗取得的。中國將堅持走自主創新的道路,同時將更加開放,愿意同世界各國加強合作,推動科技創新,分享科技成果,共同解決人類發展難題,共同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美國出臺上述措施后,中國科技領域相關企業就迅速給予回應,認為不會受到影響。國內無人機領軍企業大疆創新表示,大疆本身有自主研發的航測軟件“大疆智圖”,美國相關政策的出臺,對大疆來說算是一個利好。另一領先人工智能科技公司科大訊飛稱,美國新的出口管制措施對其影響不大,因為“訊飛本來就在‘實體清單中”。國內數字地圖服務商四維圖新則表示,目前新規對公司沒有影響,因為四維圖新目前地圖均為自采、地理圖像軟件也是自研。
渤海證券在其研報中稱,目前,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十分迅速。騰訊、阿里、華為、科大訊飛、海康威視等中國企業在不同領域進行了廣泛的產業布局,并取得不少技術突破。渤海證券認為,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國際尖端技術方面,中國與國外仍有一定差距。但此次美國限制人工智能軟件的出口,將激發中國的AI廠商進一步提高自身能力,提高國產化水平。▲
環球時報20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