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AsiaOne新聞網1月9日文章,原題:直播是中國網絡騙子的新獵場根據一家互聯網安全公司的研究報告,中國去年最流行的三類詐騙行為是:金融詐騙、游戲詐騙和兼職詐騙,直播已成為騙子們有利可圖的一個新獵場。
根據報告,去年金融詐騙案件數量最多,共3314起。在各種類型的案件中,虛擬貨幣詐騙導致的人均損失最高,達134522元。在網絡詐騙中,“數字貨幣”“比特幣”和“挖礦”等術語是最流行的詞語。騙子還利用流行的直播平臺,使用區塊鏈等熱門詞語作為誘餌引誘潛在受害者。
就人均損失而言,直播平臺是導致人們損失最多的首要渠道。在一些案例中,騙子以諸如“投資指導”等名義建立網絡直播工作室,舉辦所謂的培訓課程或組織股票交易比賽等虛假活動。騙子們稱自己為“導師”,向觀眾推薦虛假的金融平臺。
由于在科技發展推動下中國社會正經歷巨大變化,人們日常生活的更多方面轉移到網上,這為騙子提供了偷錢的新方法,迫使政府采取行動(打擊)。去年6月中國公安部發起“云劍”行動,截至去年底,警方已拘留9.9萬名嫌疑人,他們被指控從事電信和互聯網詐騙。
超過10%的受害者是通過QQ上當受騙的,還有相似比例的受害者是通過微信損失了錢,9.76%的受害者是受到電信詐騙。隨著技術發展,網絡詐騙也在演化。報告指出,男性舉報最多的網絡詐騙涉及金融和游戲,女性舉報最多的詐騙涉及金融和兼職。▲(陳一譯)
環球時報20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