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在進入新世紀的又一個十年之際,解構與重建,這一主題能夠準確地描述當今世界所面臨的局勢。
自全球金融危機發生以來的許多年里,主流宏觀經濟學思想的根本缺陷暴露無遺,我們生活在一個結構不穩定和前景不確定的世界里——決策者別無選擇,只能尋找新的政策工具。盡管長期的地緣政治秩序、商業模式正面臨危境或遭瓦解,但為構建全球和平與繁榮的新基礎而做的努力已經展開。
全球廣泛的社會和政治動蕩、技術變革和不平等加劇,以及緊迫的氣候危機,所有這一切,都要求全世界的政治和經濟學家勇于挑戰自己的理論,也要求企業家重新思考商業的運作和價值。
值得慶幸的是,在過去10年里,戰爭與和平的輪回沒有重現上個世紀的悲劇。而讓人依然憂心的是,世界并沒有遠離戰火與暴力,戰后秩序的演進與人類文明的前行依然步履維艱。
圣雄甘地說:“沒有通往和平的道路,和平本身就是道路。”在一個人員、技術和信息都在加速流動并導致世界日益“變小”的時代,和平除了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目標,也應是塑造未來新秩序的行動方向。
在2020年到來之際,《中國新聞周刊》與報業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合作,推出全球頂級政治觀察家、經濟學家、意見領袖的深度評論文章,解讀新的一年地區和世界熱點問題的走向,探究全球局勢的長遠演進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