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涯茜
樂山師范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614000)
傳統的現澆式建筑不僅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工期較長。裝配式建筑是伴隨著工業化生產而產生的一種新型建筑模式,更加符合現代社會對建筑的需求,但其成本相對較高。建筑成本更多地體現在單方造價上,因為裝配式建筑的面積相較于傳統的現澆式建筑要小很多,所以其單方造價也相對較高。總之,裝配式建筑存在一定的優勢,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裝配式建筑起源于國外。裝配一詞最早被用于機械領域,主要是指將零件組裝在一起,成為一個合格的產品。裝配式建筑是一種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的建筑模式,主要是將各個建筑部件先在其他地方生產好,然后直接在建筑現場組裝起來即可,其牢固性更好,施工周期較短。在房屋設計完成之后,就可以根據設計選擇房屋的建筑零件,然后在選定地址進行組裝即可。建筑零件都是以組合方式進行使用,可以減少現場垃圾的產生,更加環保。裝配式建筑能夠實現多種材料組合式、批量化生產,從而有效減少施工工序。
裝配式建筑最大的缺點就是成本相對較高。裝配式建筑的樓板比傳統的樓板厚,從而增加了建筑的材料成本。由于目前裝配式建筑的應用規模較小,建筑零件生產企業較少,也使得裝配式建筑的成本難以降低,相較于傳統現澆式建筑,其單方成本不具優勢。
裝配式建筑設計階段的成本控制非常關鍵,要綜合考慮各個方面的因素,既要注重建筑的成型效果,還要考慮生產過程中的各個工序的成本,如PC構件的生產、運輸、儲存、吊裝等成本都要考慮,只有將所有的成本都體現在項目設計中,才能夠做好項目成本的控制工作。
預制構件的成本占據了裝配式建筑成本的絕大部分。影響預制構件成本的因素主要是料和技術。要選擇質量較好、成本較低的建筑材料。由于裝配式建筑是近年來才發展起來的一種建筑模式,PC構件制造技術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制成率較低,提高了構件制造成本。
裝配式建筑的構件都相對較大,必須采用合適的運輸裝置進行運輸,在運輸上也會消耗一些成本。一方面,可以與一些特殊車輛運輸公司長期合作,從而合理地控制運輸成本;另一方面,可以設法降低構件的儲存成本。不同的運輸方式和儲存場所,其花費的成本也是不同的。
吊裝是裝配式建筑施工的核心部分。吊裝的成本不僅僅在于吊裝本身,還在于吊裝中出現失誤時造成構件的損壞。專業團隊可以減少失誤,避免人員傷亡,從而降低成本。可以與專業吊裝團隊形成長期合作關系,進一步降低吊裝成本。
裝配式建筑的成本控制工作要從源頭做起,在工程造價階段就要計算好每個部件的成本,發現不合理部件時要及時加以改進,同時,建筑部件的運輸與儲存要形成產業化模式,以便不斷地降低裝配式建筑的成本,推動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