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介紹,農業農村部緊緊圍繞年底前生豬生產基本恢復到接近常年水平的目標任務,重點抓責任落實、政策落地、復工復產、替代品生產、疫病防控等五方面工作。據農業農村部監測,3月份生豬產銷秩序基本恢復,全國生豬生產繼續向好,主要生產指標好于2月份,豬肉市場價格連續8周回落。
“主要生產指標向好體現在生豬產能加快恢復,新生仔豬數量繼續增長,大部分省份生產穩中向好。”楊振海表示。
據對全國400個定點監測縣數據匯總,3月份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長2.8%,快于1月份的1.2%和2月份的1.7%。自去年10月份以來,能繁母豬存欄已連續6個月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去年四季度能繁母豬存欄比三季度增加了95萬頭,今年一季度又增加了301萬頭,今年3月末比去年9月份增長13.2%。
據對全國16 萬家年出欄500 頭以上規模豬場監測,2 月份新生仔豬數量首次環比增長,2 月份、3 月份環比增幅分別為3.4%、7.3%。新生仔豬育肥6 個月即可出欄,預示著7 月份開始商品肥豬上市量將逐步增加。
楊振海介紹,全國有28個省份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長,其中,有10 個省份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幅超過4%。四川、湖南和河南等傳統養豬大省能繁母豬存欄分別連續4個月、5個月和7個月環比增長。
隨著生豬產銷秩序逐步恢復正常,屠宰企業全面復工復產,前期壓欄的肥豬加快出欄,加之儲備肉投放調控,豬價持續回落。據監測,4 月份第3 周豬肉價格為每公斤52.96 元,比2 月份第3 周的高點下降了近7元。
“從全年豬肉供需情況看,雖然生豬產能恢復積極向好,但豬肉供應偏緊的格局還沒有根本改變?!睏钫窈UJ為,二季度豬肉供需還面臨著生產基數低、進口不確定性增加、消費回升等三重因素疊加的壓力,可能是這一輪豬周期最為困難的時期。7月份后市場供應將逐步改善,但由于下半年節日多,消費拉動力也更強,豬肉價格高峰可能出現在9月份前后。從同比漲幅看,由于去年豬肉價格的走勢由低到高,今年隨著市場供應改善,豬肉價格同比漲幅將持續收窄,四季度甚至有可能同比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