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慧軍,余清芬
(1.南陽市獸藥監察所,河南 南陽 473000;2.淅川縣動物衛生監督所)
近年來,南陽市以生態畜牧業示范市創建為抓手,以生態示范場建設為典型,以項目建設為載體,實現了畜禽養殖廢棄物土地消納、種養結合、循環發展。1 252家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設施配套已完成1 188家,完成94%,畜禽糞污資源化綜合利用率達75%。目前全市利用畜禽糞便生產有機肥的加工廠23家,年產有機肥50多萬t,全市有7家社會化組織服務于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工作,已建成各種形式的生態養殖企業125家,其中國家級標準化示范場25家,省級生態畜牧業示范場41家,河南三色鴿農牧示范園成功創建國家級休閑觀光牧場,內鄉縣被確定為國家級畜牧業綠色發展示范縣,方城縣、唐河縣、內鄉縣、社旗縣等分別實施了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
為全面了解南陽市生態畜牧業發展模式,筆者深入臥龍、方城、內鄉、新野等縣區實地進行了調查,初步梳理出南陽市生態畜牧業的三種發展模式。
主要典型有科爾沁牛業公司、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新野興業外貿有限公司等。如科爾沁肉牛養殖有限公司已經形成了集土地流轉、飼糧種植、良種繁育、母牛養殖、肉牛育肥、屠宰加工、熟食品生產、物流運輸、產品銷售為一體的全鏈條、全循環的發展格局。萬頭肉牛育肥場、年屠宰10萬頭的肉牛加工廠、15 萬t 的有機肥生產、5 萬t甜玉米加工、3 000頭皮南母牛繁育場、日交易3 000頭肉牛電子交易市場、南陽市種公牛站遷建項目、熟食品加工廠等一系列配套項目均已建成投產,年產值30 億元以上。牧原食品公司已經形成集科研、飼料加工、種豬繁育、商品豬飼養、屠宰加工、有機肥生產、沼氣發電、生態農業為一體的農業產業鏈:年收購基地農戶小麥、玉米等原糧50 萬t 以上;有機肥廠年處理豬糞30 萬t,年產有機肥10萬t;擁有1個蔬菜大棚建設基地,年可生產蔬菜瓜果820 t;建設了一個以美國竹柳為主的萬畝生態林示范種植推廣基地。
主要典型有河南三色鴿農牧示范園觀光牧場、方城縣鴻旺牧業休閑觀光園、南陽東嘉牧業休閑觀光園等。如方城縣鴻旺牧業休閑觀光園以萬頭生豬養殖場為基礎,以旅游觀光、牧歌體驗、鄉村休閑、生態采摘為特色,著力打造現代化養殖與生態農業品牌,擬建成一家4 A級農牧休閑觀光旅游區,目前已經基本完工。河南三色鴿農牧示范園觀光牧場已經被農業部確定為國家級休閑觀光牧場。
如西峽陽光牧業“奶山羊-羊糞-獼猴桃”循環型、河南福葵農牧科技有限公司“蛋雞-秸稈-雙孢菇”等模式。河南福葵農牧科技有限公司推廣應用了“雞糞+秸稈+生產雙孢菇”模式,年消化雞糞8 000 t,秸稈4 000 t,生產雙孢菇2 000 t,實現了糞污和秸稈資源就地轉化增值。
生態畜牧業的發展離不開大量土地對畜禽糞污的消納,但受農民傳統種植習慣的影響,養殖企業流轉土地的難度越來越大。
生態畜牧業的發展在前期資金投入方面較大,資金問題也是制約生態畜牧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一是因地制宜,進一步探索不同畜種、不同規模、不同類型的生態養殖模式,實現生態畜牧業發展的多樣化、層次化、特色化。二是以生態循環畜牧業示范園區創建活動為載體,發展以特種養殖和生態循環園區為主題的休閑旅游畜牧業,實現以畜牧生產帶動旅游發展,以旅游發展促進畜牧生產,培育新的畜牧經濟增長點,提升畜牧業的生態價值、休閑價值和文化價值。三是建議有關部門出臺扶持生態畜牧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加大資金投入力度,重點從有機肥生產、土地流轉等方面予以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