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豐
(商水縣畜牧局,河南 商水466100)
動物衛生管理制度不健全為動物衛生監督執法檢查工作帶來了一定難度,部分動物養殖企業與商戶未能在養殖與生產工作中嚴格遵守、執行動物衛生制度與條例,例如缺少對動物疫苗接種情況的定期記錄、難以提供完整的動物信息記錄表、逃避動物衛生監督執法檢查等,一定程度上干擾監督執法人員檢查與判斷的準確度,嚴重影響到監督執法工作的順利開展。
通常動物衛生監督部門需依照規范化程序開展監督執法工作,然而部分監督執法程序僅提供大致的框架,缺乏對實際工作的針對性指導,導致監督執法人員難以深入了解動物養殖企業及商戶的生產、加工與經營模式,忽略關鍵性衛生細節,抽樣調查與取樣分析不完整,為動物衛生監督執法質量埋下隱患。
當前我國多沿用傳統動物衛生監督方法,部分工作人員缺乏專業檢查技能與精密檢測儀器設備,在與動物養殖企業和商戶溝通時未能靈活運用溝通技巧、難以爭取到對方的配合,加之市場需求量、動物養殖量的增多導致動物防疫檢測工作量持續增加,一定程度上對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效率造成負面影響,難以有效提升動物衛生防疫檢測水平。
動物衛生監督執法人員素質與工作能力直接影響到動物產品質量與市場環境安全,諸如工作模式單一、案件定性不合理、調查取證過程不嚴謹、濫用自由裁量權、未能妥善整理執法文書等問題普遍存在,對于監督執法工作實施進展與工作質量造成嚴重影響,加劇動物防疫、動物衛生監督等環節的風險隱患。
為保障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的順利開展,動物衛生監督部門應定期與不定期開展實地考察,保障監督執法人員深入了解動物養殖、加工與經營企業的防疫流程、生產流水線、管理模式等信息,通過走訪調查加深對動物養殖模式、經營模式的了解,為相關企業與商戶提供專業指導意見與整改建議,督促其健全動物衛生管理制度,并且對于情況嚴重者進行處罰、責令限期改正,落實后續跟蹤檢查工作,保障實現對動物安全問題的持續性監控。與此同時,動物衛生監督部門應針對《動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規政策進行完善,注重針對其中操作性不強、概念模糊不清、缺乏明確處罰規定等描述做出改進,并加快制定出臺有關《動物衛生監督管理辦法》等配套執行文件,保障基層工作人員在實際監督執法工作中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在完善法規制度建設的基礎上,應理清動物監督執法程序與具體監督標準,基于網格化、信息化建設理念完善監督執法條件,重點梳理監督執法流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優化建議,保障推動動物檢疫、動物監督執法程序的規范化建設。同時需依靠政府加大對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的扶持力度,給予動物衛生監督部門一定的財政資金支持,保障定期更新檢測設備與監測儀器、引入先進的檢測技術及方法,配合獎懲制度的實施進一步發揮對監督執法工作的約束與激勵作用,推進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的規范化發展。
一方面,應構建完善的動物防疫體系,引導各基層動物衛生部門積極履行自身職責,基于責任制細化各崗位工作人員的責任分工,配合官方獸醫派駐制度推動動物衛生保護工作的常態化建設,提升監督執法效能。另一方面,需針對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進行創新,引入信息技術手段落實對養殖業屠宰、運輸、銷售等環節的全過程監管,健全動物檢疫電子追溯系統、檢疫識讀系統與電子出證系統,保障有效整合動物防疫資料與免疫信息檔案,為動物衛生保護工作提供重要參考信息。
為有效提升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效能,還需著重加強監督執法工作隊伍建設,引導監督執法由以往片面重視管理、執法隨意性強、以剛性執法占主導逐漸轉向管理與服務結合、規范化執法、柔性執法轉型,加大對監督執法工作人員執法能力與思想政治素養的培訓教育工作,引導監督執法人員掌握正確工作方法與專業檢測能力,確保其針對動物養殖場的飼料與獸藥使用情況、動物防疫工作進展,做到定期檢查與實時掌握,針對經營假劣獸藥、違規售賣不合格動物產品等行為進行嚴厲打擊與處罰,有效提升動物衛生監督執法水平、保障動物衛生與產品安全。
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主要針對動物及動物產品進行執法檢測,與動物食品、用品的質量安全存在密切關聯。對此應圍繞管理制度、監督程序、防疫體系、工作隊伍等層面予以優化,加大對現存風險點的全方位排查與全過程監管,督促動物養殖企業、加工企業與商戶實現合規經營,為動物產品質量安全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