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丁鑒
廈門興海灣工程管理有限公司(360002)
海翔大道為城市快速公路,是地處片區內重要的貨運物流通道,經過長期的超負荷運行,路面不堪重負已造成較大的毀損。 在本次的公鐵立交-孚蓮路段提升改造中,設計人員專門對路面的病害處理和加固采用不同的思路,對雙向六車道路面抬升40 cm,并在傳統路面基層設計(級配碎石+兩層水泥穩定層+瀝青層) 的基礎上在水穩層與瀝青層間增加一層C20 碾壓混凝土。
前期準備(配合比設計)→路面基層清理→放樣、 鋼釬安裝掛線→材料拌和→運輸→混合料檢驗→攤鋪→碾壓壓實→混凝土養生→切縫、灌縫處理→驗收評定。
在施工單位對原材料檢測合格、完成施工配合比的基礎上,應分別對砂、石屑、碎石、水泥等材料進行嚴格的抽樣檢測。 檢測合格后,還應對施工材料的配合比進行驗證,再其材料和配合比均符合要求后方能投入使用[1]。
首先須完成下部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的檢測工作,檢測合格后可進行碾壓混凝土施工。 達標的基層施工前,要采用水車沖洗,配合人工清掃,將基層松散的砂漿沖洗干凈,這樣既保證下承層的清潔,也潤濕了基層,有利于上下兩層基層的黏結。 監理對清洗完成面進行檢查。
3.3.1 放樣
施工單位根據設計提供的導線點和水準點,放出攤鋪路段的中線及邊線。監理對各放樣成果點位置及標高進行復核。
3.3.2 鋼釬安裝及掛線
根據施工放樣點打入鋼釬,鋼釬的位置應距離邊線10 cm 以上。
按照各點的標高結合松鋪系數計算出中樁、邊樁和出掛線高度。
3.4.1 攪拌設備監理
碾壓混凝土材料的拌制采用二級拌和連續出料的生產設備,保證了足夠長的拌和時間,大大提高了成品料的攪拌勻質性。 對攪拌站的各儀器的精度進行檢定,應符合相關規定標準。 設備為全自動化控制,可通過設置各相應的參數完成混合料的攪拌[2]。 監理人員只需按照生產配合比對各相應參數、攪拌時間、次數進行檢查。拌和時間控制在120 s 以上。
3.4.2 堆料場地監理
堆料場地應對各集料按規格進行分別堆放。 為了避免受到雨水影響,各堆放集料應設置防雨棚。
碾壓混凝土為干硬性混凝土,運輸過程中易造成離析。 為了在運輸過程中避免該問題的發生,應控制好含水率,對車廂灑水潤濕,運輸過程應蓋上遮蓋板或用帆布覆蓋,避免水分蒸發。 合理配置運輸車數量,保證混合料的供應。 應對司機進行交底,運輸過程不可急剎車、急轉彎。 運輸車到達現場不應提早掀開帆布,待到快卸料時再掀開帆布。 運輸車靠近攤鋪機及卸料過程起斗時要有專人指揮。 卸料應緩慢,不可一次性卸料太多,導致混合料溢出料斗。
開始攤鋪前,混合料到達現場,施工單位及試驗監理工程師應對混合料進行取樣,對混合料的水泥劑量、礦料級配、含水率進行檢驗,確保各項指標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 監理按頻率進行平行檢驗。
1)攤鋪施工是路基成型最重要的環節,要在保證高程符合要求的前提下,攤鋪施工一次成型。
2)選用符合要求的螺旋布料攤鋪機,根據施工路幅寬度合理布置攤鋪機組合、作業順序、攤鋪搭接寬度等。 安排專人對離析現象進行觀察,一經發現要及時清除,并補充合格的混合料。
3)根據試驗段確定的松鋪系數控制攤鋪厚度,攤鋪厚度控制在30 cm 以內為宜。
4) 控制攤鋪機的攤鋪速度, 保證攤鋪過程緩慢、連續、不間斷進行,不得隨意改變攤鋪速度,不得任意停頓急剎。
5)監理在攤鋪過程要檢查混合料攤鋪的寬度、平整度和坡度,不合格的部位及時要求施工單位進行補救[3]。
1)碾壓效果是直接影響道路基層施工質量,因此要重點關注該環節。 選擇合適噸位的壓路機,振動壓路機選擇10~15 t 為宜, 輪胎壓路機選擇15~25 t 為宜。
2)碾壓長度控制在30~40 m 為宜,直線段從邊往中間碾壓。 平曲線超高段,由低向高、由內向外碾壓。
3)路面碾壓要按照試驗段施工時確認的遍數按初壓、復壓、終壓三環節進行。 控制碾壓的速度在1.5~3 km/h 為宜。 先用鋼輪壓路機靜壓兩遍,再用鋼輪壓路機開振動碾壓5~6 遍,最后用鋼輪和輪胎壓路機各靜壓1 遍,碾壓過程中要注意碾壓重疊量宜為1/3~1/4 鋼輪寬度。
4)碾壓過程中及時跟進檢測高程和平整度,用3 m 直尺和塞尺測量平整度偏差,超過8 mm 的應及時處理。
5)根據設計要求及時同步設置拉桿。
6)每次施工完成后,施工終點應設置縱向斜坡,作為壓路機碾壓過渡段,在下次施工前應用切割機切齊施工縫,把平整度不合格的部分切除。 切齊的施工縫應垂直于路面。
7)碾壓完成后的混凝土檢測內容包括壓實度、縱斷面高程、寬度、厚度、橫坡、平整度等
碾壓混凝土的含水量不同于常規混凝土,碾壓完成后如不適時地補充水分, 會影響后期強度發展,故混凝土養生環節不可馬虎。 混凝土碾壓成型后應開始養生準備,采用土工布進行全范圍覆蓋,并保證土工布潤濕。 后期養生期間要做好成品保護,禁止除灑水車外的車輛碾壓基層。 灑水車養生過程車速不能太快,保證灑水頻率,確保基層和土工布潤濕。 養護時間至少7 d。
1)切縫:碾壓完成后要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規范》的要求對基層切縫寬度、深度及切縫之間的距離進行控制。 切縫的時間應考慮混凝土強度發展情況,根據項目當地環境控制在1~3 d 內進行。
2)灌縫前清洗:切縫完成后進入灌縫工序,灌縫前要對切縫進行清理。 切縫可以采用鼓風機、高壓水槍配合人工進行清理。 各別清洗的泥水粘貼在基層的采用鋼刷清掃后再沖洗,水泥漿要用高壓水槍一次性沖洗至基層邊線外,以免水泥漿干硬后殘留在基層影響后續施工。
3)灌縫:灌縫須等切縫干燥后進行。采用熱瀝青進行灌縫處理, 待第一遍熱瀝青完全深入切縫穩定后,視情況是否進行二次灌縫,保證灌縫飽滿。
完成以上工序后可以對碾壓混凝土基層進行驗收評定。 碾壓混凝土養生7 d 結束后,可安排試驗部門進行鉆芯取樣,對芯樣進行壓實情況、厚度、抗折、抗壓強度的檢測。 對碾壓混凝土基層進行平整度、彎沉檢測。 從養生期間到下一道工序施工前應對基層進行日常巡視,及時發現處理基層裂縫。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車輛的保有量與日俱增。 日趨嚴峻的交通壓力直接影響到道路結構的質量,這也要求工程從業人員從質量第一的角度出發,加強道路結構的質量控制。 文章從碾壓混凝土施工前的準備、施工中的每道工序以及完成該項工作后的驗收評定出發,對原材料、施工工藝、質量等方面嚴格把控,確保符合設計及相關規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