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畢克新在發布會上介紹,針對近期一些國家肉類水產品企業發生聚集性感染疫情,我們采取暫停其產品進口等措施。大家可能已經注意到,目前已經暫停了德國的通內斯、美國泰森、巴西Agra、英國Tulip 等23 家境外肉類企業產品進口。不少國家和企業積極配合,這23家企業當中有10家是根據中方的要求,由出口企業自主暫停對華出口。
根據美國農業部(USDA)和美國肉類出口聯合會(U.S. Meat Export Federation)聯合發布和編纂的數據,2020年6月美國豬肉出口首次跌破去年同期水平,但2020年出口仍保持創紀錄水平。牛肉出口較2019年6月大幅下降,反映出牛肉產量暫時放緩,新冠疫情對食品服務造成的限制以及主要進口市場經濟疲軟的影響揮之不去。
USMEF 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丹·哈斯特羅姆(Dan Halstrom)說:“我們預計紅肉生產的中斷將繼續對6 月的出口造成壓力,但預計將比5 月的低位有所反彈,尤其是牛肉。但是整個供應鏈需要時間來適應供應沖擊,因此又是一個艱難的出口月份。但是,美國每周出口數據表明,大多數市場的需求都呈上升趨勢,并且隨著產量的恢復,美國已經恢復了供應優勢。因此,預計牛肉和豬肉出口將在下半年恢復增長勢頭。”
6 月豬肉出口總計207 181 噸,比2019 年同期下降3%,而出口總值下降9%,至5.163億美元。對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的出口繼續保持比一年前更高的趨勢,卻是2019 年10 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對東盟地區、加勒比海地區、洪都拉斯的出口也同比增長,對阿爾巴尼亞和烏克蘭的出口量則大大增加,但是對墨西哥、日本、韓國和南美的出貨量卻有所下降。盡管6月份豬肉出口量下降,但上半年豬肉出口量仍比去年創紀錄的水平(155 萬噸)增長了24%,出口額(40.5億美元)增長了29%。
6月份出口占豬肉總產量的24%,占切塊豬肉產量的22.2%,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大幅下降(分別為27.8%和24%)。今年上半年,出口占豬肉總產量的31.5%和切塊豬肉的28.6%,分別高于去年的25.8%和22.4%。6 月份每頭屠宰豬均出口價值為46.19美元,比2019年同期下降19%,與4月和5月的最高水平相比大幅下降。1月至6月的平均價格為每頭豬63.61美元,比一年前增長了27%。
6 月牛肉出口接近5 月低點,同比下降33%至79 013噸,價值下降32%至4.923億美元。對大多數市場的出口量低于2019 年同期水平,但對加拿大、中國和南非的出口趨勢則有所上升。1月至6月,牛肉出口量比2019年同期(591 609 噸)下降了9%,出口額(36.3 億美元)下降了10%。
6月份出口占牛肉總產量的9.7%,切塊牛肉占8%,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大幅下降(分別為15.4%和12.7%),為十年來最低。上半年出口占牛肉總產量的13.3%,占切塊牛肉的10.9%,分別低于去年的14.2%和11.6%。6月份,每頭飼喂屠宰牛的出口平均價值為219.53美元,同比下降32%。上半年平均價格為每頭300.43美元,下降了4%。
生豬產能恢復帶動飼料需求的增加,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飼料價格上漲。本次飼料價格的上漲,主要原因是玉米存在供需缺口。
“近期,新希望、正邦、大北農等近20家企業都發布了飼料漲價通知,平均每噸上漲75~100 元,而在6-7 月,不少飼料企業就已經有兩次價格上漲。”青島西海岸新區一家養豬企業負責人馬金強表示,3 個月內,飼料價格已連漲3次。其中,豬飼料一般漲價在50~150元/噸之間。
飼料糧價格穩中有升。馬金強表示,此次上漲的主要是配合飼料。飼料主要分為配合飼料、預混飼料和濃縮飼料。配合飼料是預先添加好玉米和豆粕,養殖戶購買以后就可以直接投喂,而預混飼料和濃縮飼料則需要養殖戶自己添加玉米、豆粕后才可以使用。
“現在的養豬利潤比較可觀,每頭豬的利潤有2 000元,因此飼料漲價的影響在接受范圍之內。”馬金強說。
作為養殖大省,上半年山東飼料產銷量也明顯增加。根據山東省畜牧獸醫局飼料獸藥處的數據,上半年山東生豬飼料全線增長,接近2018 年同期水平。生豬飼料產量454 萬t,同比增長42.8%。自2019 年8 月起,全省生豬產能開始止跌回升,帶來生豬飼料銷量快速回升。
上半年山東登記注冊飼料生產企業1 915家;完成飼料總產量2 156 萬t,同比增長16.9%;總產值688.6 億元,同比增長24.4%。
“受飼料原料價格調整、養殖行情的影響,畜禽配合料價格呈現震蕩態勢,截至第30周(7月20日至26日)全省育肥豬配合飼料價格為2.96 元/千克,同比升高7.64%;肉雞配合飼料價格為3.16 元/千克,同比升高9.34%;蛋雞配合飼料價格為2.62元/千克,同比升高4.38%。”山東省畜牧總站高級分析師胡智勝表示。
據胡智勝介紹,第30 周,山東飼料糧價格穩中有升。其中,玉米價格升高,為2.35元/千克,同比升高13.53%;豆粕價格升高,為3.06元/千克,同比升高2.34%;小麥麩價格為1.81 元/千克,同比升高26.57%;進口魚粉當前價格為14.36元/千克,同比升高20.07%。
玉米存在供需缺口
玉米期貨從3月份的每噸1 920元上漲至近2 300元,漲幅接近20%,創4年來新高。
行情寶數據顯示,7 月玉米均價上漲183 元/噸,豆粕均價上漲195 元/噸,除此之外,棉菜粕、麩皮、DDGS 原料的價格也出現大幅上漲現象。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副研究員朱增勇表示,2019年四季度起,生豬產能恢復帶動飼料需求的增加,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飼料價格上漲。
本次飼料價格的上漲,主要原因是玉米存在供需缺口。另外,豬的復產復養加快,下游需求也在增加,因此對飼料的需求明顯增加。
飼料主要用于生豬和禽類的養殖,飼料漲價會不會帶動豬肉、禽肉的價格上漲?朱增勇表示,上游飼料的價格波動對肉價影響較小,無論是肉類還是禽類,價格受供需關系影響更大。當前因為整個生豬養殖效益比較好,養殖戶補欄積極性比較高。飼料成本增加并不影響當前整個生豬產能恢復。
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2020 年第二季度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風險監測)信息,監測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抽檢蔬菜、水果、茶葉、畜禽產品和水產品等5大類產品91個品種130項參數8 323個樣品,抽檢總體合格率為97.1%,同比上升0.3個百分點。
據介紹,農業農村部組織開展第二季度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工作,共監測了31個省份和5個計劃單列市,共151個地級市的636個菜果茶生產基地、435輛蔬菜和水果運輸車、213個屠宰場、253個養殖場、657輛(個)水產品運輸車(暫養池)、1 252個農產品批發(農貿)市場和超市。監測結果顯示,蔬菜、水果、茶葉、畜禽產品和水產品抽檢合格率分別為97.4%、92.6%、97.9%、98.5%和94.8%。
從監測品種看,抽檢的蔬菜中,根菜類全部合格,食用菌、瓜類、白菜類抽檢合格率較高,分別為99.6%、99.5%、99.4%。抽檢的畜禽產品中,豬肝全部合格,豬肉、牛肉、羊肉、禽肉和禽蛋的抽檢合格率分別為99.9%、99.3%、98.9%、98.3%和96.1%。抽檢的大宗養殖水產品中,鰱魚、鯰魚全部合格,鳙魚、羅非魚合格率相對較高,分別為99.3%、98.1%。
農業農村部已將監測結果通報各地,要求地方農業農村部門堅持問題導向,強化監管,對生產環節發現的問題跟進開展監督抽查及飛行檢查。深入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利劍”行動,針對水產品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加大對違法違規使用農藥和禁用藥、銷售原料藥以及無證經營等行為的打擊力度。加強安全用藥宣傳培訓,引導種植、養殖者嚴格落實安全間隔期和休藥期規定,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種養結合循環發展是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和發展方向。河南是農業大省,也是畜牧業大省,年產農作物秸稈約8 600萬t,牛羊飼養量連續多年居全國前列,具有通過秸稈過腹還田實現種養結合循環發展的突出產業優勢。2016 年以來,河南省緊緊抓住實施國家糧改飼試點項目的重大機遇,在調整優化種植業結構的同時,適時出臺了《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支持肉牛奶牛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每年統籌財政資金2.5億元專項支持肉牛奶牛產業發展。四年來,在國家和省級雙重政策的刺激和引導下,河南糧改飼試點工作穩步推進,肉牛奶牛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種養結合循環發展取得積極成效,初步走出了一條“以養定種、種養結合、草畜配套、草企結合”的中原農區畜牧業發展新路子。
優化種植業結構 有力促進種養結合
據介紹,河南糧改飼試點縣由2016 年的8 個擴大到2019年的69個,全省試點縣糧改飼面積由2.1萬hm2發展到8.4萬hm2、全株青貯由78萬t增加到317萬t,分別增長293%、306%,示范帶動全省糧改飼面積發展到18.7萬hm2。全省優質飼草料作物種植面積占比由2016年的0.6%提高到1.2%,糧經飼結構更加優化。在項目的示范引領下,河南省利用黃河灘區居民遷建機遇,積極謀劃建設黃河灘區優質草業帶建設,2019年印發了《黃河灘區優質草業帶建設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到2025 年,在黃河灘區種植優質飼草6.7 萬hm2,把黃河灘區優質草業帶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現代化優質牧草生產加工基地和草業科技創新基地。
以項目實施為抓手,河南積極引導牛羊規模養殖場流轉土地自種或積極發展訂單生產,種植端和養殖端主體聯系更加緊密。據統計,2019 年收貯主體通過流轉土地自種、與種植戶簽訂訂單等方式收貯量占總收貯量的比重達81.96%,較2016年提高了15個百分點,以養定種、種養結合趨勢更加明顯。目前,全省規模奶牛養殖場基本實現了全株青貯玉米全覆蓋,種養結合養殖場發展到近萬家,種養結合面積近26.7 萬hm2,成功探索總結出南陽科爾沁、河南花花牛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種養結合模式。
經測算,全株青貯與傳統的籽粒和秸稈分開收獲、分開利用相比,每畝全株青貯玉米提供給牛羊的有效能量和有效蛋白約增加40%,生產1 t牛奶配套的飼料地減少0.1畝以上,生產1 t 牛羊肉配套的飼料地減少3.5 畝以上,資源利用率明顯提升。養殖場飼喂全株青貯玉米綜合飼料成本下降約9%。高質量的飼草料有效提升了奶牛生產效率,河南省參測奶牛平均單產由2016 年的7.7 t 提高到2019年的8.3 t,增長了7.8%。從種植端看,與種植籽粒玉米相比,每畝全株青貯可增加農民純收入約290元。四年來,全省試點區域累計種植全株青貯23.9 萬hm2,帶動農民直接增收10億多元。
支撐草畜產業化發展 推廣先進適用技術
優質飼草料基地的不斷壯大,為草食畜牧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飼草料保障,河南全省肉牛奶牛生產能力穩步提升。母牛繁育基地不斷壯大,全省肉牛基礎母牛養殖大縣發展到41 個,存欄10 頭以上母牛養殖場戶發展到9 474個,示范帶動8.6萬個養殖場(戶、合作社)發展母牛養殖,產業基礎更加穩固。規模養殖加快發展,僅2017年以來,全省新建擴建500 頭以上肉牛場147 個、奶牛場37 個,其中千頭以上肉牛場31個、5 000頭以上奶牛場16個,養殖規模化、標準化水平顯著提升。2019年底,河南省牛存欄385.1萬頭,出欄238.4萬頭,扭轉了自2006年以來的持續下滑勢頭,分別較2016 年增長11%、4%;其中奶牛存欄35.6 萬頭,較2016 年增長18%;牛肉產量36.2 萬t,增長3.7%。全省基本形成了淺山丘陵區母牛繁育、平原農區規模肉牛育肥、沿黃灘區豫東豫南豫西南“一帶三片”奶牛養殖的發展格局。
在糧改飼試點項目帶動下,全省大型青貯飼料聯合收獲機等現代裝備數量快速增長,由2016年的249臺(套)發展到386 臺(套),全株青貯的“耕、種、收、貯”全程機械化作業水平大幅度提高。現代草牧業生產服務能力不斷提升,涌現出滎陽極致、鎮平敏霞、泌陽恒興等一批專業化飼草生產企業(合作社),全省秸草加工企業(合作社)由2016年的30家發展到173家,產品遠銷12個省份。
為做好項目實施,河南省聯合有關高校科研院所,組成省市縣糧改飼技術服務專家組,分片包干糧改飼試點縣及項目實施單位,開展了全覆蓋式技術咨詢、培訓和現場指導。篩選推廣了一批適合河南省種植的苜蓿和青貯玉米品種,探索出一年兩熟、三熟種植模式,提高了單位土地面積生物質產量,測土施肥、無人機植保等先進管理方式得到應用。組織編寫《青貯玉米種植與利用技術手冊》,制定了《紫花苜蓿生產技術規程》等一批河南省地方標準和規程,苜蓿青貯技術在全省得到推廣應用,青貯收貯質量顯著提升。
下一步,河南省將堅持以糧改飼試點為帶動,以推廣全株玉米青貯為重點,以發展牛羊規模養殖為載體,以提高種養效益為目標,抓好“種、管、收、貯、用”等關鍵環節,大力實施“以養定種、種養結合、草畜配套、草企結合”發展戰略,持續推動政策在區域、品種、主體和技術四個方面的全覆蓋,多措并舉,進一步加大糧改飼工作力度,為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鄉村振興戰略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8月6日至7日,由河南省農業農村廳、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河南省總工會聯合舉辦的2020 年河南省畜牧獸醫技能競賽(動物檢疫檢驗員)全省決賽在洛陽成功舉辦,來自省動物衛生監督所和各地市、直管縣(市)的27個代表隊81名隊員參加了比賽。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承啟,廳領導方旭,洛陽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王淑霞,洛陽市農業農村局局長裴萬贏等參加相關活動。
據了解,本次競賽設置理論考試和現場操作技能兩項內容,理論考試主要考核動物檢疫人員對法律法規、規章制度、技術規范等的掌握情況。現場技能操作考核是對生豬屠宰同步檢疫環節進行考核,分為頭蹄崗、咬肌崗、紅臟崗、白臟崗、胴體崗、旋毛蟲崗6 個檢疫崗位,主要考核動物檢疫人員檢疫操作的準度和速度,要求參賽隊員在420秒內完成全部操作。現場操作競賽地點設置在洛陽正大食品有限公司。
“我在剛剛完成的兩項操作競賽中發揮得不錯,感謝大賽主辦方,讓我可以與同行交流切磋技藝,賽務安排很周到,尤其是新冠肺炎防護工作很周密。”來自漯河市動物衛生監督所的楊毅告訴記者。
大賽總指揮駱雙慶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自預賽開始,本次比賽在全省基層動物檢疫人員中掀起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與比拼高潮,競賽充分展現了我省動物檢疫人員新形象、新風采,通過競賽、選拔、表彰的形式,進一步激勵我省動物檢疫工作者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為我省動物衛生和畜牧獸醫工作持續健康高速發展做出新貢獻,為實施鄉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
經過兩天時間激烈、緊張、有序、精彩的比試,鄭州代表隊獲得團體一等獎,洛陽代表隊和濟源代表隊獲得團體二等獎;駐馬店代表隊、新鄉代表隊、焦作代表隊分別獲得團體三等獎。
天津市規劃資源局近日會同相關部門印發通知,明確設施農業用地的類型和適用范圍,簡化備案程序。根據通知,該市取消生豬和奶牛養殖輔助設施用地1 hm2上限規定,支持生豬生產和奶業振興。
根據該通知,畜禽養殖輔助設施用地規模原則上控制在項目用地面積的10%以內,最多不超過1 hm2,生豬和奶牛養殖不受1 hm2上限規定;水產養殖輔助設施用地規模原則上控制在項目用地面積的7%以內,最多不超過0.67 hm2。養殖設施允許建設多層建筑。看護房用地規模執行“大棚房”問題專項清理整改標準,控制在單層、22.5 m2以內,新建設施單棟棚室面積達到0.03 hm2以上方可配備1個看護房。
據介紹,該市設施農業屬于農業內部結構調整,可以使用一般耕地,不需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不需落實耕地占補平衡。設施農業用地按農用地管理。種植設施不破壞耕地耕作層的,可以使用永久基本農田,不需要補劃;破壞耕地耕作層,由于位置關系難以避讓永久基本農田的,在補劃同等數量、質量永久基本農田的前提下,允許使用永久基本農田。“該市簡化備案程序,由原來的區級備案調整為由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備案。僅生產設施、輔助設施用地發生調整的,在符合設施農業用地管理要求情況下,可對原有備案情況進行變更。”市規劃資源局工作人員說。
近日,由萬科控股的珠海琴山佳業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宣布100%投資利津華育養豬有限公司。利津華育位于山東省東營市,注冊資本為100萬元,主營種豬繁育、生豬養殖與銷售等。此次珠海琴山佳業收購利津華育,被外界看作是萬科跨界養豬后的布局新舉之一。
據悉,由萬科控股的珠海琴山佳業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簡稱“珠海琴山佳業”)新增一項對外投資,投資對象為利津華育養豬有限公司(簡稱“利津華育”),出資比例100%。
珠海琴山佳業成立于2019年12月12日,注冊資本為100 萬元,主要經營農業技術服務及生物科技研發、畜禽養殖、種豬繁殖及銷售等業務,法定代表人為胡賁。7 月30日,珠海琴山佳業新增一項對外投資,投資對象為利津華育,出資比例為100%。利津華育位于山東省東營市,注冊資本為100 萬元,主營種豬繁育、生豬養殖與銷售等。股權結構顯示,珠海琴山佳業由深圳六園企業發展有限公司(簡稱“深圳六園”)100%控股,深圳六園由深圳市盈達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100%控股,而后者由萬科100%控股。
萬科所在的萬科集團招聘小程序“萬招君”曾更新人才信息,向社會公開招聘豬場拓展經理、養豬場開發報建專員、豬場獸醫、聚落化豬場總經理和養豬場預結算專業經理等5個崗位。由此,萬科準備跨界養豬的舉動被官方落實。
圣農集團旗下福建圣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與資溪縣人民政府“白羽肉雞祖代種雞及圣農食品十廠項目”投資簽約儀式在資溪縣舉行。
此次簽約包含白羽肉雞祖代種雞及牛肉深加工兩個項目,總投資達10億元。兩個項目科技含量高、產業帶動能力強,具有很強的成長性,將為資溪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圣農集團董事長、圣農發展總裁傅芬芳與資溪縣委副書記、縣長吳淑琴代表雙方在投資協議上簽字。
簽約會上,圣農集團創始人傅光明說:“資溪縣是我的家鄉,家鄉優越的生態環境和優良的營商環境是促成這次簽約的重要因素。很高興也很榮幸能將這兩個項目落戶資溪,這將為圣農打造白羽肉雞產業集群奠定堅實的基層,也希望能為資溪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全力實現肉雞生產總量10 億羽的目標”和“做大做強食品深加工行業”是圣農未來發展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資溪兩個項目的投資建設正是企業踐行發展戰略的有力舉措。三十余年,圣農在光澤已經構建了一套完整的“綠色循環經濟產業鏈”,這套“圣農循環經濟模式”已經被復制在“浦城、政和”等地。投建資溪項目,也是企業對“組織可復制性”戰略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