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俄羅斯出口了8.8萬t豬肉,比2019年同期增長96%。俄羅斯豬肉生產商聯盟(RUPP)主席尤里·科瓦列夫(Yuri Kovalev)在8月的線上會議表示,如果一切順利,俄羅斯2020年將能夠出口20萬t豬肉,總價值達3億美元。他說,這一成就將使俄羅斯的肉類出口首次突破10億美元。
俄羅斯豬肉進口減少
科瓦列夫表示,俄羅斯從成為世界最大的豬肉進口國之一到成為凈出口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2009 年,俄羅斯進口了125萬t豬肉,而到2020年,預計豬肉進口量將接近于零。俄羅斯養豬業的迅速發展也對國內市場的消費者有利。在2019年,豬肉價格下降了8%,到2020年已經下降了10%。結果,俄羅斯上半年國內豬肉消費量增長了5.2%,即95 000 t。
科瓦列夫指出,2020年上半年,俄羅斯生產了236萬t豬肉,比2019年同期增長了12.6%。他補充說,俄羅斯排名前20位的豬肉生產商的豬肉總產量合計占該國總產量的70%。
中國是最有前途的市場
到2020 年上半年,中國已成為俄羅斯肉類的最大購買國,占俄羅斯出口總銷售額的54%。俄羅斯正在向中國出口禽肉和牛肉,而豬肉仍被禁止直接向中國供應。俄羅斯市場參與者估計,如果允許的話,俄羅斯每年可以向中國出口35萬~100萬t的豬肉。
美國農業部(USDA)在8月發布的《牲畜、乳制品和家禽展望》報告中表示,由于今年夏天批發需求適中,豬肉供應充足,到目前為止,加工商沒有動力將其工廠的負荷運行到屠宰水平之上。
隨著屠宰率的提高,豬肉供應持續增加,生豬價格上漲,給加工利潤帶來壓力。隨著生豬供應達到市場重量并開始對價格施加壓力,這些利潤可能會穩定下來。然而,美國農業部有關人員表示,它們可能會限制增加屠宰量的激勵措施。
該報告稱,因此,第三季度豬肉產量預測降至72 億磅,略低于上月的預測,但仍比2019年同期增長7%,因為7 月低于預期的每周屠宰率可能平衡本季度的產量。考慮到日糧中缺乏萊克多巴胺的影響,今年下半年的平均出欄重量也可能會降低。
隨著新冠疫情在豬肉工廠員工中傳播,4月29日行業產能利用率觸底,降至53.9%。此后利用率一直呈上升趨勢,而到8 月為止,產能利用率平均約為96%。美國農業部稱,雖然一些設施由于應對疫情引起產能利用率下降,但大多數加工廠在7月份達到了去年同期的水平。
出口上升
該報告稱,6 月份美國豬肉出口總計5.153 億磅,比2019年同期增長約3%,這主要是受到對中國大量出口的支持。到其他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墨西哥、加拿大、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哥倫比亞)的出口低于一年前,最有可能是由于與新冠疫情相關的市場動蕩造成的。
在非洲豬瘟(ASF)疫情的推動下,6 月出口到中國的份額占美國豬肉出口總份額的34%,是2019 年份額15%的兩倍以上。自2018年8月在中國首次發現ASF以來,美國農業部估計非洲豬瘟已使中國的生豬存欄量減少了近30%。
在整個第二季度,出口額比2019年同期增長了約16%。
最近兩年,受非洲豬瘟事件影響,國內迎來史上最強“超級雞周期”,甚至讓養殖戶感慨“這輩子還沒有見過這樣的行情,百年難遇!”。然而,不到3個月的時間,市場增速逐漸放慢,肉雞養殖似乎進入了微利時代,“超級雞周期”光環不在。
營收利潤雙降 行業龍頭“冰火兩重天”
近期,國內白羽肉雞行業上市公司的財報帶來的幾乎都是壞消息。
財報顯示:圣農發展上半年營收利潤雙降。其中,凈利潤同比下降19.4%;民和股份凈利潤同比下降73.26%;仙壇股份凈利潤同比下降30.82%;本周即將發布半年報的益生股份此前亦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降77.86%~77.31%。
反觀2019年,在非洲豬瘟影響下,禽肉對豬肉的替代性需求帶來禽業的高景氣,養雞企業賺得盆滿缽滿,民和股份全年大賺16.1 億元,凈利潤增長3 倍多;益生股份全年盈利超21億元,增長近5倍。
與2019 年高光時刻相比,行業巨頭都陷入了冰火兩重天的境地,營收利潤雙降。整體行業承壓形勢嚴峻。
養殖企業利潤空間嚴重縮水 破局需新思路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受到公共衛生事件、學校放假以及南方降水的天氣影響,肉雞養殖業下游產品市場交投速度滯緩。在較為傳統的銷售鏈條下,目前肉雞市場供需雙利空,整體運行情況不佳。
今年1-6 月,國內白羽肉雞均價為7.32 元/千克,同比跌幅為25.31%,環比跌幅為21.96%。白羽肉雞養殖利潤也因此大幅下跌,上半年國內白羽肉雞養殖利潤為-0.02元/只,環比和同比跌幅均超過100%。養殖企業利潤空間因此縮水嚴重,多呈現盈虧互現的情況。下游屠宰企業盈利水平相對穩定,由于消費市場同樣疲軟,盈利空間較為有限。
與2019年相比,變化更大的是雛雞報價。今年5月份,雛雞價格遭遇腰斬,跌至2元/羽以下,不到4月份價格的一半。8月上旬國內白羽肉雞市場延續弱勢,產品走貨欠佳,國內毛雞出欄量稍增,毛雞均價7.14 元/千克,環比跌幅3.25%。區內出欄毛雞的雛雞成本漲幅5.98%,飼料成本漲幅0.78%,故而肉雞養殖利潤不斷被壓縮。8月上旬肉雞養殖利潤1.14元/只,環比下滑0.64元/只,跌幅35.96%。
截至2020 年8 月17 日,全國白羽肉雞雛雞報價仍持續下跌,且受中小散養戶補欄積極性降低影響,全國孵化場雛雞高報低走,滯銷嚴重。
另一個不利因素是:從飼料市場來看,原料玉米及豆粕仍維持在較高價位。在供需缺口預期逐漸加大的情況下,豆粕及玉米價格仍舊看強。有專業機構預計:9 月國內肉雞飼料平均價格或漲至3.2元/千克,環比漲幅5.26%。
一方面是成本的不斷增加,另一方面是利潤空間的不斷壓縮,對于整個白羽肉雞行業來說,去年雛雞價格大漲帶來的暴利階段顯然早已遠去。整個行業進入了洗牌期,躺著賺錢的日子一去不復返,市場破局亟須新思路。
國家統計局9月9日公布最新數據,今年8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2.4%,漲幅較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連續第三個月上漲,但漲幅明顯回落。
今年以來,隨著生豬供給改善,豬肉價格持續走低。不過,6月份豬肉價格出現回升,環比上漲3.6%;7月,漲勢持續且漲幅擴大,環比上漲10.3%,隨后,明顯上漲的勢頭出現回落。8月份,豬肉價格環比上漲1.2%,漲幅回落9.1個百分點;同比上漲52.6%,漲幅大幅回落33.1個百分點。
受豬肉價格上漲影響,加之飼料成本上漲、需求恢復,替代肉類如牛肉、羊肉、雞肉、鴨肉等價格上漲明顯,漲幅在0.5%~1.4%之間。
市場方面,農業農村部監測顯示,8月份,豬肉批發均價環比上漲0.7%,同比上升69.8%,漲幅明顯減弱。替代肉類牛肉、羊肉價格上漲明顯,牛肉批發均價環比上升2.2%,同比上升16.2%;羊肉批發均價環比上升2.5%,同比上升10.7%。
對于豬肉價格連續上漲的原因,國家統計局近日給出解釋:主要受到需求持續增加影響。隨著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保持平穩,復工復產加快推進,經濟社會明顯復蘇,餐飲等消費需求開始回暖。
植信投資研究院研究員許珂認為,6月、7月餐飲業復蘇,豬肉需求釋放明顯,疊加部分產區受洪澇災害影響出欄效率降低,供需雙重作用下養殖企業預期提升,養殖戶存欄惜售,導致豬肉價格有所回升。
雖然豬肉價格“三連漲”,但漲幅已經明顯回落。國家統計局表示,這主要是由于豬肉供給有所改善。
分析后續走勢,許珂預計,隨著豬肉供給恢復常態,豬肉價格的拐點可能出現在9月、10月份。她分析,8月以來我國降雨較此前減少,生豬調運逐步恢復,加之高價豬肉需求疲軟,養殖戶出欄積極性有所提升,供給端短期增量。她預計,生豬存欄、出欄量都將于9月、10月份同比回正,豬肉供給恢復常態,支撐豬肉價格維持高位的動力將不復存在,豬肉價格拐點可能在9月、10月之間出現。
為實施好2020年新型經營主體肉牛奶牛生產能力提升工程、糧改飼試點等畜牧業發展項目,確保各項惠農政策落到實處,9 月2 日,河南省農業農村廳在鄭州召開了2020年全省畜牧業發展項目政策解讀及工作推進會。河南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處站負責人,各省轄市、濟源示范區、省直管縣(市)主管畜牧業發展項目的科(站)負責同志及10多家畜牧企業代表,共計90余人參加了會議。
會議座談交流了2019 年畜牧業發展項目實施情況,鄭州市、平頂山市、焦作市、信陽市、濟源示范區、鄧州市、新蔡縣、泌陽縣、太康縣等9個市縣分別圍繞2019年支持肉牛奶牛產業發展資金項目、糧改飼試點項目和奶畜養殖場升級改造、奶牛高產核心群組建母犢補貼等做了典型發言,分享了主要做法和先進經驗,為各地實施好2020年有關項目政策提供了有益借鑒。
會議重點解讀了2020年新型經營主體肉牛奶牛生產能力提升工程和相關奶業發展項目、糧改飼試點、生豬良種補貼等項目實施方案,對各個項目的實施背景、目標任務、實施要求和重點工作進行了介紹,提出了明確工作要求。會議通報了2019年28個生豬規模場新建改擴建項目進展情況,對2020年79個生豬規模場新建改擴建項目的實施、監管等提出明確要求,要求各地務必要嚴格項目管理、強化項目監管,確保按時保質完成建設任務,為全省生豬穩產保供提供有力支撐。會議還就有關市縣在項目實施中存在的疑問進行了解答,對有關難點、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使與會人員準確把握項目落實的方向和尺度,為年度項目順利實施奠定堅實基礎。
針對畜牧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會議還特別邀請了河南省農開擔保股份有限公司參會,并圍繞如何提升畜牧企業融資擔保能力、降低融資擔保成本進行了詳細介紹,受到與會企業一致好評。
9 月1 日至2 日,河南省畜牧總站在鄭州市舉辦了河南省種羊生產性能測定技術培訓班暨種羊遺傳評估中心啟動會。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種業管理處負責同志、各省轄市、直管縣畜牧技術推廣部門負責人,國家肉羊核心育種場、一級種羊場和二級種羊場負責人近80 人參加了培訓。河南省畜牧總站睢富根站長就中心啟動工作做出了安排。河南省畜牧總站徐澤君書記主持會議。
會議指出,種羊產業是現代肉羊產業發展的基礎,是推進河南省農業“四優四化”、加快畜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全省肉羊供種能力的優化提升始終是全省畜牧系統的一項核心工作。科技是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有效的群體遺傳改良是提高行業生產水平和企業效益的唯一方向。開展種羊生產性能測定及其數據收集是肉羊遺傳改良的基礎和前提,是掌握種業大數據,做好技術服務指導的現實要求。
會議要求,各地種羊企業要在思想上繃緊危機意識,樹立長遠眼光,進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及時完善育種設施設備,加強種羊場種羊育種檔案記錄和管理,大力開展種羊育種培訓和技術交流,嚴格按照此次培訓內容和要求,定期報送種羊育種數據和育種工作總結,扎實做好系譜檔案編制、品種登記、性能測定等相關工作。各地市畜牧站同志管理好、利用好這個平臺,夯實基礎,積累經驗,用大數據架起為企業服務的橋梁,助推全省肉羊產業加快轉型升級。
會議最后,河南省畜牧總站徐澤君書記宣布河南省種羊遺傳評估中心正式啟動。河南省種羊遺傳評估中心是全國首家由畜牧技術推廣部門建設的省級平臺,其啟動運行對于引導全省種羊場規范開展品種登記、性能測定、遺傳評估等育種基礎工作,逐步建立場內測定和中心評估相結合的種羊測定評估體系,推動肉羊聯合育種,提高全省種羊育種水平和供種質量,助推羊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促進作用和現實意義。
培訓期間,河南農業大學陳其新教授、南京慧牧科技有限公司張鷺經理、天津奧群牧業有限公司張清峰技術總監以及河南省畜牧總站王獻偉科長等專家圍繞種羊選育方案制定和育種關鍵技術等相關內容進行了詳細的授課。
“在浙江打工了5 年,積蓄也算有了一些。現在在家上班和在外打工的收入相差無幾,回來的話還可以方便照顧家里。”9月6日,通許縣朱砂鎮李寨村李軍超高興地說,他在家門口的牧原公司上班,每月可拿到3 000多塊錢。
今年以來,受新冠疫情影響,許多常年外出務工人員選擇就地創業。開封市借助大力發展生豬產業各項政策,因勢利導,積極組織引導農民工參與生豬養殖生產,有效促進農民工就業。目前全市直接參與生豬產業生產的人員突破60 000人。
“廣大農民工的積極參與,不但加速了大型生豬企業產能擴張和規模養豬場快速復產,還助推了當地飼料加工企業的快速發展,支撐了我市中小養豬場快速復蘇,為我市生豬穩產保供做出了巨大貢獻。”開封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劉磊欣慰地說。
生豬龍頭企業成為農民工就業主渠道。去年以來,開封市生豬龍頭企業全面擴張,牧原公司在杞縣、通許新建年出欄10 萬頭生豬養殖場10 個,雛鷹農牧尉氏分公司100萬頭生豬養殖基地逐步復產,雨潤集團在祥符區建設年出欄100 萬頭生豬產業鏈,正大、六合等企業也在該市布局生豬生產,對農民工的需求較大。當地農業、人社部門積極組織、引導、對接,讓短期無法返城的農民工就地加入生豬龍頭企業發展中。今年以來,僅牧原公司在杞縣和通許縣入職的農民工就多達1 810人,全市畜牧龍頭企業招收農民工達到5 000多人。
支持規模養殖場和飼料加工企業帶動農民工就業。開封市擁有規模養豬場1 500多家,伴隨疫情防控水平提升、生物安全設施到位、養殖技術不斷成熟以及社會資本和龍頭企業的帶動,今年以來,該市規模養豬場快速恢復,在地方政府和農業部門支持下,直接帶動農民工就業20 000 多人。圍繞生豬產業快速發展,該市飼料加工企業也快速發展,新建、在建年產10萬t飼料廠3家,新增飼料添加劑生產線5 條,飼料企業的生產銷售明顯好轉,對用工需求也明顯提升。
開封市從土地使用、環境評價、動物防疫條件許可等方面全面服務農民工從事生豬養殖,協調溝通農民工盤活原有中小養殖場,加強種豬、仔豬購買服務,養殖技術指導,幫助做好生物安全。目前該市年出欄500頭以下非規模場戶多達13 700多家,30 000多個就業崗位。非規模的養殖比重由去年底的25%快速提升到目前的35%,個別縣區超過50%。
與此同時,生豬產業也快速帶動開封市農業領域建材、建筑、金融、保險、交通運輸、屠宰加工、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等全產業鏈用工需求,為農民工就業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天地。
貴港市港北區武樂鎮三紅蜜柚基地里,蜜柚飄香,黃澄澄的柚子壓彎了枝頭,群眾正忙著采摘、搬運、裝車。貧困戶陶間鳳長期在基地務工,每天工作8 個小時,工錢每日70元。她說,現在不用為孩子學費發愁,也方便照顧家庭和打理莊稼地。
“我們優先聘用貧困戶在基地務工,采摘季每天有40多人,每年每人收入2 萬元。”基地負責人侯鎮坤介紹,該基地以“村兩委+基地+貧困戶”的模式打造貧困戶產業園,通過流轉3.8 hm2土地、提供40多個就業崗位等途徑帶動貧困群眾增收。累計承接貧困戶扶貧小額貸款和委托經營產業扶持資金200 多萬元,基地按8%年回報率給貧困戶分紅。
為推進蜜柚產業發展,港北區加強對蜜柚栽培的技術指導,實行技術人員點對點聯系服務,指導生物防治技術,做到精細化管理。同時發展“生豬+蜜柚”種養循環農業,在提高蜜柚品質的同時減少環境污染。目前該區種植0.67 hm2以上的柚子基地7個,面積133.4 hm2。貧困群眾通過土地租金、入股分紅、就業工資等獲得多重收益。
近日,中國太保產險象山支公司與興業期貨共同實施的寧波地區首個豬飼料成本價格指數“保險+期貨”項目在象山落地,計劃為象山縣兩家生豬養殖企業1.1萬頭生豬提供千萬元的飼料成本上漲的風險保障。
長期以來,生豬養殖業存在養不起、不敢養和沒地養三大痛點。其中,農戶養不起主要是由于養殖成本高(飼料成本占養殖成本的70%左右),玉米、豆粕飼料價格的大幅波動更是牽動著廣大養殖戶的心。為此,中國太保產險聯合大連商品交易所,在全國首創豬飼料成本指數,運用“農業保險+期貨”手段,將農業保險保障領域從傳統自然風險向市場風險延伸,有效化解豬飼料原料過快上漲帶來的風險,有助于提高養殖戶生產積極性,穩定社會民生。
象山是全國農業大縣,保險業聯合期貨業共同為當地生豬產業提供金融服務尚屬首次。該項目借助保險化解生豬飼料成本價格上漲風險,有助于增強養殖戶補欄復產信心,保障生豬市場供應,符合保險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和寧波保險創新綜合試驗區建設要求,是在農業保險市場化運作中的一種新模式探索。
在此之前,中國太保產險聯合興業期貨共同申報的象山縣豬飼料指數“保險+期貨”,獲得了2020 年“大商所農民收入保障計劃”備案。據了解,后期象山相關部門將根據象山生豬產業政策導向,指導和支持該模式在象山全縣推廣,提升金融服務覆蓋面和水平,讓更多養殖戶享受到金融政策紅利。
9 月8 日,有美國“人造肉第一股”之稱的人造肉龍頭企業Beyond Meat宣布,將在浙江嘉興經濟開發區建兩家工廠,以在中國生產“Beyond Meat”品牌的人造牛肉、豬肉和雞肉等人造肉產品。
Beyond Meat 方面表示,會將其主要生產設施引入中國,建立的兩家工廠中,其中一家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技術領先的植物性肉制品工廠之一。
目前,該項目正在推進中,預計將在數月內啟動試生產,并于2021年年初全面投產。Beyond Meat將成為第一家將其主要生產設施落戶中國的專注于人造肉產品生產的跨國公司。
Beyond Meat 方面指出,中國將成為該公司最重要的市場之一。
資料顯示,Beyond Meat 成立于2009 年,這家以素食漢堡聞名的公司投資人眾多,有比爾·蓋茨、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等。
2020 年4 月,Beyond Meat 植物肉系列產品已經開始在星巴克中國大部分門店上市。根據Beyond Meat 公布的2020 年二季度財報,該公司營收為1.133 億美元,同比增加69%。其中,來自美國的凈營收為9 652.6萬美元,來自國際的凈營收為1 681.2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