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紅亮
(長沙市公路橋梁建設有限責任公司,湖南 長沙 410000)
以某城市建設的橋梁工程項目為例。該橋梁工程采用連續(xù)梁的橋跨結構形式,橋梁總長度超過900 m,在與橋梁具體結構特點以及施工要求等進行充分考量下,施工人員最終在該大跨徑橋梁上部結構中采用懸臂澆筑法施工技術。所謂的懸臂施工法指的就是從橋墩頂兩側對稱或不對稱分段形成梁體節(jié)段直至完成整個橋梁施工。按照混凝土施工形式,可以將其細分成兩種不同的施工方法,分別為懸臂澆筑與懸臂拼裝施工法。其中懸臂澆筑指的就是在梁端懸臂接長位置處使用掛籃,在橋位處進行梁段混凝土現(xiàn)澆,當其初步凝固且強度值與規(guī)定要求相符后,張拉預應力筋并將掛籃前移,隨后進行下一梁段施工。在該大跨徑橋梁建設工程項目中,選擇在連續(xù)梁懸臂澆筑段運用菱形掛籃施工的方式,邊跨與中跨合攏段則分別采用掛籃搭配托架的澆筑法以及懸空吊架法。0#塊施工中則統(tǒng)一運用托架法。
該大跨徑橋梁工程項目分別由兩段連續(xù)梁共同組成,其中前一段連續(xù)梁施工中選擇使用掛籃分段懸臂澆筑法,即施工人員需要嚴格依照施工圖紙要求,將臨時支座灌注于主墩位置上,并在完成托架安裝后在其上進行0#梁段的灌注施工。此后按照對稱灌注的方式按照梁段號從小到大依次進行梁段灌注,由此構成兩個連續(xù)梁T構段。此時需要施工人員將托架安裝在兩邊橋墩墩頂及周邊位置處,并直接在托架上進行邊跨12#梁段現(xiàn)澆,在將邊跨合攏后借助掛籃對11#梁段合攏邊跨進行澆筑。最后運用中跨掛籃對中跨11#梁段進行澆筑并將中跨及時合攏,即可將安裝在主墩位置處的臨時支座與支架拆除。另一端連續(xù)梁的施工方法基本相同,施工人員同樣需要先將臨時支座灌注在主墩上并完成托架的安裝,而后直接在其上進行0#梁段灌注,此時按序對稱灌注梁段構成相應T構后進行中跨合攏。此后施工人員則需要將托架安設在兩邊墩墩頂位置處并進行邊跨8#梁段的澆筑,隨之借助掛籃對7#梁段進行澆筑并將邊跨合攏之后,將臨時支座與支架全部拆除,即可構成一個完整的連續(xù)梁體系。
(1)掛籃施工
在運用懸臂澆筑法開展連續(xù)梁梁體施工時,施工人員首先需要按要求規(guī)范進行掛籃施工。在此過程中,需要施工人員使用塔吊設備將施工現(xiàn)場中的各個掛籃結構構件,吊至已經完成澆注施工的梁段頂面后直接進行現(xiàn)場拼裝。隨后通過嚴格依照國家相關標準要求對掛籃進行靜載試驗,確保掛籃具有較高的承載能力與抗形變能力。此時工作人員將與梁段相同的荷載施加在掛籃上,對其進行預壓可以將掛籃產生的非彈性變形有效消除。一般情況下,掛籃加載試驗分為4級,連續(xù)梁節(jié)段重量最大值M,如果其取值為自身的1.2倍,對應的加載重量即為1.2 m,分級加載順序為:
0%→50%(0.5M)→75%(0.75M)→100%(M)→120%(1.2M)
加載配重堆碼多集中于對應著梁體腹板的底模處,在保障堆碼整齊的基礎上使用直徑為10 mm的鋼絲繩牢固綁扎配重塊,以避免出現(xiàn)配重脫落的問題。當各梁段完成混凝土澆筑且張拉預應力筋后,需要沿著行走軌道前移掛籃至下一梁段位置處,繼續(xù)開展后續(xù)施工工作直至所有梁段懸臂澆筑施工均已完成。此時需要施工人員按照先拆除箱內拱頂支架,而后使用卷揚機對側模系統(tǒng)進行整體吊放,在將底模系統(tǒng)拆除后最后拆除主桁架的順序,徹底拆除掛籃結構即可。
(2)懸臂澆筑
在該大跨徑橋梁上部結構中懸臂澆筑梁段施工長度在3~5 m之間,當已經完成前一梁段施工后,施工人員將各個吊點接觸放松使得模板與梁體相互脫離。此時通過將梁上后錨點一并解除,轉換錨固并在滑道位置處進行行走小車托力轉換,利用手拉葫蘆對主桁進行拖拉使得掛籃前移至指定位置后。需要施工人員先進行主桁梁上錨固轉換,再運用專業(yè)的測量設備對各關鍵參數(shù)包括中線、高程值等進行精準測定,搭配使用千斤頂對標高進行合理調整后即可進行全面錨固。此后需要施工人員嚴格依照具體施工圖紙要求以及相關技術規(guī)程規(guī)定,在確定鋼筋與孔道位置后對其進行規(guī)范安裝,并依次完成混凝土灌注與養(yǎng)護等施工工序,在確保混凝土的強度值與彈性模量均與規(guī)定要求相符后,進行預應力張拉。
(3)封錨施工
在進行混凝土封錨施工時,通過結合該大跨徑橋梁工程的實際情況,施工人員最終選擇使用強度等級較高的收縮補償混凝土,將其作為該橋梁工程的封錨混凝土。在尚未澆筑封錨混凝土時,需要施工人員先對梁體斷面混凝土進行鑿毛處理,并及時將殘留其上的灰塵、碎石等徹底清理干凈。在錨頭位置處均勻刷涂一層液態(tài)阻銹劑,以有效提高其抗銹蝕能力,延長錨頭使用壽命,同時使得封錨混凝土和梁體混凝土可以實現(xiàn)有機結合。施工人員通過采用專業(yè)錨具安裝孔,借助兩端分別帶狗和帶螺紋的鋼筋,將梁體、封錨鋼筋以及錨墊板進行相互連接,使之成為一個完整整體。在封錨之后施工人員則需要將選用的防水材料均勻刷涂在混凝土表面,以進一步提高其抗腐蝕、抗銹蝕性能。
在橋梁邊跨段的懸臂澆筑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首先將托架規(guī)范安裝在兩個邊墩旁邊,并將底模安裝在托架上后。根據(jù)梁段施工時的荷載重量最大值的1.2倍,預壓托架以達到消除非彈性變形的目的。在運用專業(yè)的檢測儀器對其彈性形變值進行精準測定后,綜合分析標高并以此為依據(jù)對模板高程進行優(yōu)化調整。此時施工人員在將臨時支座安裝在墩頂位置處并做好固定處理后,需要根據(jù)施工圖紙在指定位置處對底模與外模支立平臺進行鋪設,在完成底模與外模的安裝并結合實際情況對底模高度進行相應調整后。需要將鋼筋牢固綁扎安裝在底、腹板位置處,同時制作安裝預應力定位鋼筋。隨后施工人員需要依次完成底模縱向和豎向的預應力管道與預應力鋼筋、內模與翼緣模板、頂板預應力管道的安裝。在牢固綁扎好頂板鋼筋,確保各相關預埋件安裝到位后,即可進行混凝土現(xiàn)澆,在對混凝土進行科學養(yǎng)護并使其強度至少達到95%時,張拉預應力束并進行壓漿,最后開展合攏段施工即可。
(1)邊跨合攏段
在邊跨合攏段施工中,施工人員首先需要利用塔吊設備將所有邊跨合攏段施工所需的材料設備等,全部吊至墩頂位置處。在澆注完懸臂梁段混凝土后,前移懸臂掛籃,在做好相應施工前期準備工作后開展掛籃施工。其中外模與底模、內模分別使用的是掛籃模板與組合鋼模。在加設平衡重的過程中,施工人員選擇采用向預備在懸臂端的配重水箱中加入適量水的方式,根據(jù)具體施工平衡設計,確定近遠端的所加平衡重噸位。隨后要求施工人員將臨時支座解除并對一側墩頂永久支座進行鎖定,即需要進入到安裝普通鋼筋以及預應力管道的環(huán)節(jié)。在此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先在地面統(tǒng)一對普通鋼筋進行加工成型,而后將其運送至合攏段進行綁扎安裝,在綁扎時需要預留出安裝勁性骨架的位置,待其鎖定后再繼續(xù)進行補充綁扎。而在尚未安裝底板束管道時,則需要施工人員對全部底板束進行逐一試穿,以有效排除底板束中存在的質量問題。通過將鋼絞線芯模徹底穿過合攏段底板束,使得在合攏段完成混凝土澆筑后底板束管道仍然能夠保持暢通。
在進行合攏段混凝土澆筑時,要求施工人員依照新澆筑混凝土重量,將平衡重分級卸去,以實現(xiàn)平衡施工的目的。在施工當日氣溫最低的時間短進行混凝土澆筑,將澆筑速度控制在10 m3/h,澆筑時間控制在3~4 h。當混凝土強度值已經達到設計要求后,依次對邊跨頂板預應力束與底板第一批預應力束進行張拉,而后將所有臨時預應力束以及其他模板、支架等進行拆除,在完成管道壓降后即可進行合攏鎖定。
在尚未進行合攏時需要施工人員臨時連接懸臂端和跨邊高度相同的現(xiàn)澆段,并對其進行臨時固定,以有效保障合攏段混凝土施工質量。合攏鎖定中的鎖定對象主要為焊接勁性骨架以及對臨時預應力束進行張拉。所采用的支撐勁性骨架利用一個連接槽鋼牢固連接兩個預埋槽鋼,同時使用聯(lián)結鋼板牢固焊接連接槽鋼和預埋槽鋼,由此構成一個完整的支撐勁性骨架。當施工人員頂緊勁性鋼架后即可張拉臨時預應力束,在無需壓漿的情況下在完成所有合攏施工后拆除臨時束即可。
(2)中跨合攏段
在中跨合攏段的懸臂澆筑施工中,施工人員在依次完成相應施工準備工作,包括確保懸臂梁段澆筑完畢,左右側懸臂掛籃分別進行前移與后移等,依照前文所述的邊跨合攏段施工方法,規(guī)范安裝普通鋼筋和預應力管道。隨后在合攏鎖定中,要求在尚未合攏時,臨時連接合攏段的兩個共軛懸臂段,并對其進行臨時固定。T構懸臂端需依照平衡要求設置好平衡重,同時施工人員也需根據(jù)具體施工現(xiàn)場情況以及施工要求,及時調整其他合攏段處的平衡重。
施工人員在當天氣溫最低時進行混凝土澆筑,并逐級將水箱配重卸除后,即可將連續(xù)梁墩頂臨時鎖定一并解除。將設置在該連續(xù)梁墩位置處的臨時支座錨固鋼筋徹底切斷,以有效完成體系轉換。在完成中跨合攏之后對中跨預應力束進行張拉,隨后對邊跨底板第二批預應力束進行張拉即可。待所有合攏段施工結束,將臨時預應力束全部拆除并對其管道進行壓漿即可。
綜上所述,在大跨徑橋梁上部結構懸臂澆筑法施工當中,施工人員需要充分結合工程實際,立足具體施工要求并嚴格依照國家相關技術規(guī)程規(guī)定,合理運用懸臂澆筑法,對其中的各項施工技術要點包括掛籃施工、懸臂澆筑等進行嚴格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