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小麗,鄧小敏,羅 幸,陳方飛
(1.廣西中醫藥大學,廣西 南寧530001;2.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廣西 南寧530023)
糖尿病是以多食、多飲、多尿和消瘦為主要癥狀的代謝性疾病。我國大多數為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人數的90%~95%,該病發生與環境和遺傳因素密切相關。近30年來,我國糖尿病患病率呈快速增長的趨勢,成年人患病率高達11.6%[1],而我國許多農村地區人群缺乏定期體檢的條件,因此我國糖尿病患者的數量仍被低估[2]。中醫稱糖尿病為“消渴”“消中”等,認為其發病與情志刺激、飲食失節、稟賦不足相關,并提出陰虛為本,燥熱為標,互為因果,后期易發生陰陽兩虛及多臟腑病損。治療時西醫以藥物控制血糖為主,主要采用口服藥物和胰島素治療;中醫治療糖尿病從臟腑、陰陽出發,以養陰清熱、潤燥生津為基本治則。近年來臨床應用玉泉丸治療2型糖尿病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筆者對玉泉丸近年來的研究做一概述。
玉泉丸出自宋·楊士瀛的《仁齋直指方論》,由葛根、麥冬、地黃、五味子、天花粉和甘草組成。其中葛根為君藥,味甘辛涼,入脾、胃、肺經,生津止渴,為治消渴要藥。天花粉清熱滋陰,地黃滋陰填精補腎,共為臣藥。麥冬性甘寒微苦,潤肺清心,擅治陰虛內熱;五味子性溫而味酸,甘溫而補益,味酸而收斂,滋腎澀精,主治津傷口渴和內熱消渴,共為佐藥。甘草補益心脾,清熱解毒,調和諸藥,為使藥。據統計,葛根、地黃、麥冬、甘草、天花粉、五味子均為糖尿病處方中的高頻藥物,降糖作用顯著[3]。諸藥合用,肺、胃、腎兼顧,共奏滋陰益氣、除煩止渴之功,治療消渴病肺、胃、腎陰虧虛,效果顯著。
現代研究發現,玉泉丸組成藥物含有的成分均具有降血糖作用。葛根素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狀況,增加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4]。麥冬多糖可明顯抑制胰島素依賴-四氧嘧啶模型小鼠的血糖,表明麥冬對四氧嘧啶造成的胰島B細胞損害具有保護作用[5]。甘草酸和甘草黃酮類化合物可抑制α-葡萄糖苷酶,延緩腸道吸收葡萄糖的速度,產生降糖作用[6]。地黃中的地黃多糖發揮降血糖作用可能有多種機制,其中葡萄糖依賴性促胰島素釋放肽和胰高血糖素樣肽-1可促進胰島素分泌,前者可通過提高胰島素敏感性發揮降血糖作用,后者可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促進葡萄糖代謝[7]。天花粉中的天花粉凝集素具有抗脂肪分解等胰島素樣作用[8]。五味子多糖能通過上調蛋白激酶B、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胰島素受體底物1(IRS1)水平,調控葡萄糖轉運蛋白4在細胞膜的表達,進而發揮抗胰島素抵抗的作用[9]。由此可見,玉泉丸中6味藥具有的成分可從提高胰島素敏感性等方面發揮降血糖作用。
王大慶[10]研究不同劑量玉泉丸對2型糖尿病大鼠的影響,結果顯示在糖耐量方面,玉泉丸高劑量組效果明顯優于低劑量組。段露芬等[11]研究證明,玉泉丸可減少二甲雙胍的腎排泄量,而二甲雙胍的腎排泄主要由腎近端小管的SLC22家族的有機陽離子轉運蛋白2完成,進一步證明玉泉丸能降低有機陽離子轉運蛋白2水平。傅大莉等[12]研究玉泉丸對谷氨酸鈉肥胖大鼠胰島素敏感性的影響及對高脂加鏈脲佐菌素誘導的2型糖尿病大鼠血脂指標的影響,結果顯示,玉泉丸可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和血脂代謝,具有防治糖尿病慢性并發癥及減少大血管、微血管病變的作用。研究證明,玉泉丸口腔速崩片可對糖尿病小鼠體脂代謝、肝臟、腎臟等發揮保護作用[13]。上述研究說明玉泉丸降血糖的確切療效,對臨床用藥有指導作用,但其動物實驗的安全性與有效性有待考究。
4.1 玉泉丸配合西藥治療2型糖尿病 臨床多在西醫治療基礎上采用玉泉丸治療2型糖尿病。楊林相[14]選取252例2型糖尿病患者,對照組服用阿卡波糖片,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玉泉丸,療程為3個月。治療后觀察組的顯效率為60.32%、總有效率為90.48%,與對照組的40.48%、80.16%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治療后觀察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林墾等[15]在口服西藥和胰島素治療的基礎上聯合玉泉丸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12例,觀察12周,結果顯示,顯效5例,有效7例,總有效率為100%。李水花等[16]選擇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對照組在飲食和運動療法的基礎上聯合鹽酸二甲雙胍片口服,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聯合玉泉丸治療,治療6周后,兩組患者FBG和HbA1c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餐后2h血糖(2hPBG)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景曉琦等[17]選擇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在應用胰島素治療的基礎上,對照組根據患者具體病情選擇吡格列酮、二甲雙胍或其他藥物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聯合玉泉丸治療,治療3個月,結果顯示,觀察組FBG、餐后血糖、三酰甘油、總膽固醇、并發癥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顯示,玉泉丸除可降血糖外,還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機體氧化應激反應和炎性水平,降低血糖波動,預防低血糖事件的發生[18-19]。上述研究表明,玉泉丸結合西藥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的療效較單純應用胰島素和/或降糖藥物效果顯著。
4.2 玉泉丸聯合中醫外治法治療2型糖尿病 中醫外治法歷史悠久,具有見效快、患者痛苦小的特點,在糖尿病前期干預有事半功倍的效果[20]。劉歷泉等[21]選取氣陰兩虛型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給予格列吡嗪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聯合玉泉丸及耳穴磁珠貼壓(耳穴取胰、膽、脾、內分泌、三焦、耳中等),結果顯示格列吡嗪、玉泉丸聯合耳穴磁珠貼壓能顯著降低患者FBG、2hPBG、HbAIc水平,降低血糖波動。陳偉燕等[22]選取糖尿病瘙癢癥患者90例,治療組1單純應用玉泉丸加味治療,治療組2在治療組1治療基礎上聯合穴位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對照組使用地氯雷他定片治療。治療后,治療組2的FBG、2hPBG、證候積分(證候積分由皮膚瘙癢積分、繼發皮損積分、次癥積分構成)顯著低于對照組及治療組1(P<0.05)。玉泉丸聯合外治法治療2型糖尿病既體現了內治法作用持久的特點,又發揮了外治法見效快的優勢,突顯了中醫治療糖尿病的優勢,效果明顯。
綜上所述,玉泉丸治療2型糖尿病療效顯著。近年來,糖尿病發病人數不斷增加,同時由于西藥治療2型糖尿病主要采用口服降糖藥物,大多數患者有低血糖反應及消化系統、造血系統、皮膚和其他方面的毒副反應[23],人們逐漸將注意力轉向不良反應較少的傳統中醫療法,彌補西醫治法的不足,甚至尋求單純的中醫治療。玉泉丸治療2型糖尿病具有毒副作用小,降糖效果緩和持久、安全性高等特點,發展前景廣闊。但目前單純應用中醫藥治療糖尿病的案例比較少見,臨床多用中西醫結合治療,且大多停留在臨床觀察的水平上,運用中醫藥治療糖尿病晚期癥狀嚴重者案例更少,因此對于玉泉丸治療2型糖尿病的作用機制還需更加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