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田
(湖北省黃州火車站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湖北 黃岡 438000)
某高速公路在設計過程中,利用衡重式擋墻進行防護。但是由于原本橋梁使用過程中出現了裂縫,影響了施工,降低了主橋橋墩樁基和承臺的優勢。測量工程開挖結構的左側坡面基巖可以看出來,利用區域構件節理存在三組發育,三組節理裂隙的走向相同,但是兩組與一組兩者之間存在0.2~3 m的間距,而且每平方米有1~3條的發育。通過分析表示,節理裂縫的發育裂面比較完整,還存在閉合-微張的情況,張開度為5~10 mm。在工程中的裂隙有三組,關系著邊坡巖體和工程實際,使其塊狀切割,裂隙為120~16°∠20~60°。
此工程建設場地在地質環境斷層上盤區域,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對地址構造斷層進行判斷。邊坡施工區域巖體狀態包括破裂、發育、節理,結構面和巖層產狀具有較大的變化。粉質黏土在廠區巖土層中覆蓋,狀態為可塑性、灰褐色和褐黃色,在工程建設環境中零星的分布。中風化層為灰色的中厚狀,在施工建設環境中。以鉆孔電視揭露,巖體大部分都是被節理裂隙切割,寬度為0.5~2 cm。
主橋橋墩樁基和承臺工程在施工過程中的地質環境不同,分布不規則。以此,工作人員要重視此方面的研究,從而使其在實踐中作用的效果得到提高。
在施工的過程中,樁基施工能夠使用1 m直徑以下的挖孔和成樁工藝,此項目地質結構比較復雜,為了保證樁基在完成灌注之后滿足設計需求承載能力,適當的使樁深增加,主墩樁長度為50~70 m。通過實地勘察,充分考慮地質結構和技術限制,使用鉆孔成樁工藝,通過全液壓沖擊反循環成樁工藝技術實現施工。
在施工過程中,為了避免河水和樁孔相互連通,工程在接近于河水的一側優先鉆孔,從而將內側樁位和河水相互滲水、貫通。為了對復雜的地質結構影響到工程施工進行控制,避免相鄰樁基穿孔的情況出現,此項目在設計樁位過程中將兩個樁相錯梅花形開孔。
(1)在開鉆過程中,先實現孔內灌注,之后使用錐小沖程進行反復沖擊并且造漿,對孔內水位控制到護筒頂面以下。
(2)在進入到正常鉆進的過程中使用0.9 m沖程,對沖擊錘控制,避免對孔壁及護筒造成沖擊。通過轉向裝置實現控制,使鉆孔始終為圓形,避免出現倒錘、卡鉆的情況
(3)在施工的過程中對鋼絲長度和松緊度進行控制,松軟地層在沖擊過程中放繩5~8 cm;緊密地層沖擊松繩在3~8 cm,避免因為打空或者鋼絲繩較長導致纏繞的情況出現。
(4)在施工過程中實時監控,隨時檢查鉆進的過程,假如出現地質結構改變、軟土層的情況,就要及時的進行改變。假如出現彎孔、縮孔及斜孔的情況,如果不嚴重能夠利用鉆機進行調整和修復,要不然停工改進。在鉆孔過程中如果出現巖層補平的情況,要回填并且通過小沖程反復的沖擊,尋找平巖層對施工質量進行保證。其次,在施工過程中如果出現故障就要停止,取出鉆錐并且加蓋孔保護,避免人或者物體墜入到孔中。
(5)在鉆孔標高過程中要通過監理人員監測鉆孔,之后才能夠使鉆具提離到孔底30 cm,并且即刻實現清空作業。使事先配置泥漿到孔內進行補充,在清孔過程中對沉渣厚度和泥漿指標進行檢查,基于滿足實際需求之后就能夠停機,將導管拆除,使鉆機轉移,并且實現下一步作業。
(1)使用地質鉆機實現破碎帶成孔,鉆孔直徑設置為70 mm,深度比樁身要大。每個樁實現三個注漿孔設置,注漿孔根據三角形分布。
(2)假如樁位為其他地質結構,比如溶洞發育,要適當調整注漿孔位置,比如規避溶洞位置,或者使注漿孔深入到溶洞中,不穿過溶洞進行處理。
(3)注漿液使用水玻璃和水泥漿,注漿過程中劈裂、滲透及技密等作用對底層松散巖層進行加固,填充溶溝流沙,通過水泥特性加固松散地質結構。此項目通過此方法實現加固,避免串孔及漏漿的情況。
鋼護筒內徑設置為2.2 m,利用16 mm厚的鋼板進行加工。利用鋼護筒角鋼和鋼板實現處理,使鋼筒在下沉過程中的剛度及強度滿足需求,護筒外側刃角為2 m高度,設置高度50 cm、厚度16 mm的鋼板,實現護筒設置,使護筒刃角加工成為刃形,使加強板下方加工成為流線形,使護筒與地面摩擦阻力降低。在加工鋼護筒之后到施工現場運輸并且組裝,利用導向架實現導向下沉,利用浮吊結合沉樁基。
根據承臺結構與水文資料的特點,設置橋墩承臺鋼護筒封底混凝土厚度為1.8 m,一次性澆筑混凝土,混凝土澆筑量設置為486 m3。
在澆筑封底混凝土的過程中利用剛性導管的方法實現施工,澆筑施工過程中的重點為。
(1)對鋼護筒布置影響進行考慮,根據每個布料點作用半徑3.0~4.0實現混凝土導管的布置,導管底和吊箱底板的距離設置為15~20 cm,在使用導管之前實現水密、氣密檢驗。
(2)由于混凝土一次連續澆筑具有較大的方量,而且要長時間澆筑,為了滿足封底混凝土布料的需求,控制封底混凝土塌落度為16~18 cm,設置初凝時間為8 h以上。
(3)封底混凝土分層灌注,根據先周邊后中間順序逐漸的封底。
(4)在套箱抽水過程中的時間限制以設計需求,通過水下混凝土和條件養護事件強度為基準。
(5)封底混凝土表面起伏高度沒有太大差別的時候,以設計標高將混凝土人工鑿除并且整平,如果低于標高時,利用砂漿實現填補,封底混凝土普通起伏的高差比較大時候,鑿除比標高高的地方,填補比標高低的地方。
(1)為了對連續澆筑進行保證,使用廠拌混凝土,基于混凝土強度和塌落度需求,使摻合料用骨料含量得到提高,以此使每立方混凝土水泥得到降低;
(2)泵送混凝土初凝時間在8 h以上,控制塌落度在12 cm左右;
(3)施工之前檢查拌和站,準備足量原材料,保證連續供應;
(4)對澆筑順序和泵車數量合理的安排,從而降低溫差,連續進行澆筑;
(5)使用分段分層澆筑,在澆筑結構底部混凝土過程中操作人員從下到底部振搗,在振搗上層混凝土的時候插入下層5~10 cm,將兩層之間的接縫消除。對上層混凝土振搗過程中在下層混凝土初凝以前開展,對振搗時間進行控制。在澆筑過程中對各個混泥土澆筑速度進行控制,各個混凝土泵澆筑之前要存在錯位,使澆筑混凝土為弧形前進,從而及時消除混凝土泌水;
(6)及時對混凝土養護,保護成品。
對于市政主橋橋墩樁基和承臺工程施工過程中,要選擇最佳的施工方案,以此使施工能夠順利的開展。在使用過程中,要以橋梁具體的地質、水文、材料條件為基礎,綜合考慮全部因素,選擇最佳施工方案。在選擇方案的過程中要對樁基施工和承臺施工兼備進行考慮,在我國市政橋梁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開始使用大量全新的材料,部分大型承臺結構方式不斷出現,從而使我國橋梁施工技術得到了大量的實踐經驗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