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萌萌,楊 迪,蔣燕燕
(洛寧縣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 洛寧471700)
洛寧縣位于河南省西部,東鄰宜陽縣、西接三門峽市盧氏縣,北與三門峽市陜縣毗連,南同嵩縣、欒川縣接壤。全縣轄18 個鄉(鎮)390 個行政村(社區),總人口51.8 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2萬人,農村勞動力22萬人,其中從事畜牧產業人員占農村勞動力的比重長期維持50%以上,是傳統的畜牧大縣。
“把洛寧縣建成現代畜牧業先進示范區”是洛寧縣委、縣政府在農業發展新形勢下結合洛寧實際做出的重大決策。現代畜牧業作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經過幾年的發展,洛寧縣畜牧業初步呈現出三個方面的轉變。一是生產方式發生了轉變,從粗放低效向集約高效轉變的趨勢明顯。初步形成了有生產,有儲藏加工,有銷售的產業體系。二是農牧業生產組織化程度有了轉變。按照自愿組合、適度集中、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組織成立農民合作組織。三是經營方式發生了轉變。目前洛寧縣畜牧業生產已出現大戶帶動型、公司+基地+農戶型等不同類型的經營模式。截至2019 年底,全縣牛、羊、豬、雞等存欄量分別達19.93 萬頭(其中奶牛0.25 萬頭)、14.96 萬只、13.48 萬頭、243.25 萬只;出欄量分別達11.64萬頭、12.72萬只、12.78萬頭、115.45萬只。全縣肉類總產32 940噸、蛋類總產23 880噸、奶產量15 240噸,主要家畜(禽)存欄量和出欄量連續多年保持較高增長。
一是政策有力。近幾年,洛寧縣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發展畜牧業優惠扶持政策,提出“畜牧富民”和“果牧興農”的戰略目標,大力發展以牛、羊為主的優質草畜業,為把洛寧縣建成現代畜牧業提供了持久有力的政策支撐。二是市場有利。近年來,畜產品價格高位運行,養殖場和專業合作社養殖效益顯著,農戶和規模養殖積極高漲,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在政策引導和市場拉動的共同作用下,更多的社會資本投入養殖業。三是基礎良好。洛寧縣是典型的山區農業縣,全縣約90%的土地分布在山區和塬區,土壤肥沃,氣候適宜,牧草、飼料資源豐富,畜牧養殖又是群眾的傳統產業,發展畜牧業優勢突出。四是典型示范作用明顯。德青源蛋雞現代農業產業園、科爾沁牛業循環農業產業示范園、鑫寧牧業產業示范園等省內外知名畜牧項目的建設投產,有力帶動了全縣現代畜牧業的發展。五是城鄉間資本雙向流動。隨著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加快等各種原因,散養戶逐年減少,部分農民通過打工掙到的資金返鄉用于發展規模養殖,促進了社會資本在城鄉間雙向流動。
一是農村勞動力轉移對發展畜牧業帶來深刻影響,從事畜牧業生產的中老年比重上升,畜牧業勞動力素質呈現結構性下降。二是消費升級和經濟一體化對畜產品有效供給帶來新的挑戰。三是提高畜牧業組織化程度要求越來越緊迫。四是推進畜牧科技進步任務緊迫而艱巨。
洛寧縣畜牧業正處于爬坡的關鍵期,傳統而分散的小農戶生產還大量存在,其最大的問題是發展的速度、結構、質量和效益不同步,最大的風險是動物疫病和市場波動。具體呈現出六個方面的階段性特征:一是生產總量增長較快,但基礎設施薄弱,規模經營小,良種化水平低,比較效益低。二是龍頭企業發展不足,精深加工滯后,知名品牌少,產業化經營水平較低。三是標準化生產水平不高,影響畜產品質量安全的隱患依然存在。四是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五是加快畜牧業發展與保護生態環境的矛盾日益尖銳。六是就生產抓生產的傳統觀念影響深遠,現代發展理念需不斷強化。
立足縣情,結合洛寧縣畜牧業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必須堅持走科技驅動型、內涵提升型、循環經濟型、環境友好型的現代畜牧經濟發展之路。一要正確處理發展規模化養殖和洛寧縣散養為主的關系。二要正確處理發展規模化養殖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三要正確處理發展規模化養殖與加工和現代物流的關系。四要適時把握生產發展和市場導向的關系。五要抓住畜牧業發展和政策平臺與機遇的關系。
如何將洛寧縣打造成“現代畜牧業先進示范區”,重點在于抓好各項措施的落實。一是抓好草業建設是發展現代畜牧業的飼草保障。二是抓好發展是建設現代畜牧業先進示范區的基礎。三是抓好疫病防控是發展現代畜牧業的保障。四是抓好繁育體系建設是發展現代畜牧業的重點。五是抓好龍頭企業發展是建設現代畜牧業的關鍵。六是抓好機制創新和畜牧產業化運行是發展現代畜牧業的必然。七是加強隊伍建設及提高服務水平是發展現代畜牧業的永恒主題。
加快現代畜牧業發展一定要搶抓機遇,迎接挑戰,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遵循畜牧發展的客觀規律,實現洛寧縣畜牧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為建設現代畜牧業先進示范區作出更大的貢獻。